旅大級飛彈驅逐艦

旅大級飛彈驅逐艦

旅大級飛彈驅逐艦,到目前為止,051型一共發展出三個級別,分別被北約稱為:“旅大I級”、“旅大Ⅱ級”和“旅大Ⅲ級”。人民海軍目前裝備I級艦(基本型)14艘;Ⅱ級艦(改裝型)2艘;Ⅲ級艦(現代化型)1艘。051型飛彈驅逐艦是中國自行設計製造的第一種飛彈驅逐艦,也是人民海軍擁有的第一種具備遠洋作戰能力的大型水面作戰艦艇,目前在海軍裝備的驅逐艦中數量最多,預計在2010年以前仍將會在海軍驅逐艦陣容中擔負主要角色。051型最有力的武器是其裝備的6枚“海鷹二號”反艦飛彈。這種飛彈當時屬於相當先進的武器,飛行速度快、射程遠、威力大、抗干擾能力強,具有強大的反艦火力。但該型艦的防空和反潛火力相當薄弱,只有57毫米和37毫米高炮防空,反潛手段只有射程2000米的火箭深彈和自由落體深彈,容易遭到敵方航空兵和潛艇的打擊。此外,051型的排水量對於驅逐艦而言也顯得偏低,以至於有些國外軍事研究機構將其列入護衛艦的範疇。在1980年南太平洋火箭試驗和多次出訪中,顯現出噸位過小及適航性不好等問題。

旅大級飛彈驅逐艦

旅大級飛彈驅逐艦 60年代,中國只有四艘從前蘇聯購買的“鞍山”級驅逐艦,當著手規劃“東風五”型洲際彈道飛彈從中國內地到南太平洋海域的全射程發射試驗時,這些只有13天續航力的蘇制驅逐艦根本無法勝任。當時中國的大型艦艇非常少,而且裝備簡陋。除這四艘被稱為“四大金剛”的驅逐艦外,購買的“里加”級護衛艦續航能力更差。1966年中國自行設計建造的“江南”級火炮護衛艦下水,而安裝的對海雷達還是蘇聯P4魚雷艇上的雷達,可見60年代中國海軍裝備的落後與尷尬。由於當時缺少資金和相關技術,因此一直對建造大型艦艇沒有下最後決心。
在運載火箭試驗任務提出後,一直盼望擁有大型水面艦艇的海軍立即提出需要建造一批大型驅逐艦,以便為遠航至南太平洋的海上測量船隊進行護航,這個提議馬上被批准。當時船隊計畫包括“遠望”號航天測量船、遠洋拖船、遠洋油水補給船、護航警戒艦艇等一系列新型艦船建造計畫。051型飛彈驅逐艦是該造船計畫的產物之一。
由於中國沒有大型艦隻的設計經驗,051型的設計參照了前蘇聯“科特林”級和“快速”級驅逐艦的布局。即使以當時的標準來衡量,051型飛彈驅逐艦也稱不上是一種先進的驅逐艦。但通過該型艦的設計建造,中國積累了豐富的建造大型水面戰艦的經驗和技術儲備,培養了一大批相關人才,為以後國產驅逐艦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最初的051設計只是比較成功地解決了布局,而結構設計非常幼稚。整個艦體的防水隔艙少,機艙之間也缺乏足夠的防護。當時正處文革期間,強調艱苦樸素的生活作風,因此艦上的生活設施基本按照農村的標準。做飯和就餐需要在甲板上進行,淡水櫃容量也不足。由於當時中國沒有合適的艦艇主機,只好採用成熟的蒸汽輪機作為主機,重油鍋爐提供蒸汽。
這種被北約稱為“旅大級”(Luda Class)的驅逐艦一共建造17艘,目前尚有16艘在服役。其中在北海艦隊服役的6艘(舷號105-110)由大連造船廠建造;在東海艦隊服役的4艘(舷號131-134)由上海中華造船廠建造;在南海艦隊服役的7艘(舷號160-166)由廣州造船廠建造。
051型的首艦“濟南”號(舷號105)於1968年開工建造,1970年下水,1971年交付海軍,1973年首次成功發射反艦飛彈。最後一艘“珠海”號(舷號166)於1988年開工建造,1991年下水,1993年交付海軍使用。在南海艦隊服役的“廣州”號(舷號160)在80年代初因鍋爐爆炸被毀而報廢。
051型飛彈驅逐艦是中國自行設計製造的第一種飛彈驅逐艦,也是人民海軍擁有的第一種具備遠洋作戰能力的大型水面作戰艦艇,目前在海軍裝備的驅逐艦中數量最多,預計在2010年以前仍將會在海軍驅逐艦陣容中擔負主要角色。051型最有力的武器是其裝備的6枚“海鷹二號”反艦飛彈。這種飛彈當時屬於相當先進的武器,飛行速度快、射程遠、威力大、抗干擾能力強,具有強大的反艦火力。但該型艦的防空和反潛火力相當薄弱,只有57毫米和37毫米高炮防空,反潛手段只有射程2000米的火箭深彈和自由落體深彈,容易遭到敵方航空兵和潛艇的打擊。此外,051型的排水量對於驅逐艦而言也顯得偏低,以至於有些國外軍事研究機構將其列入護衛艦的範疇。在1980年南太平洋火箭試驗和多次出訪中,顯現出噸位過小及適航性不好等問題。
到目前為止,051型一共發展出三個級別,分別被北約稱為:“旅大I級”、“旅大Ⅱ級”和“旅大Ⅲ級”。人民海軍目前裝備I級艦(基本型)14艘;Ⅱ級艦(改裝型)2艘;Ⅲ級艦(現代化型)1艘。
80年代和90年代,中國對部分051基本型進行了改裝。改裝後的軍艦被北約稱為“旅大Ⅱ級”,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包括:
“濟南”號(舷號105):1987年完成改裝,主要改裝內容是拆除了後甲板的主炮和防空高炮,加裝了直升機平台和機庫,搭載2架“直九”反潛直升機。這是051型飛彈驅逐艦中唯一能夠搭載直升機的一艘。
“開封”號(舷號109):該艦在051型中扮演一種“技術驗證艦”的角色。80年代末該艦進行了第一次改裝,拆除了艦後部的雙聯37毫米防空高炮,加裝了一座法國湯姆遜CSF公司的八聯“海響尾蛇”(Crotale)防空飛彈發射架。90年代末,該艦進行第二次改裝,用4座雙聯“鷹擊八號”(C-801)反艦飛彈取代老式的“海鷹二號”飛彈,用雙37毫米自動防空炮取代了雙37毫米高炮,更換了現代化的電子設備和自動化指揮系統等。改裝後的109艦排水量增大到3730噸,與旅大Ⅲ級的166艦配置類似,但防空能力比旅大Ⅲ級更強(166艦沒有防空飛彈),因此實際成為051型驅逐艦中戰力最強的一艘。
中國可能準備讓更多的051基本型接受類似於109艦的現代化改裝,從而使其作戰能力達到旅大Ⅲ級的水平。有報導指出,051型的110艦、131艦、132艦可能已經或即將接受類似的改裝。
旅大Ⅲ級目前僅有1艘(166艦“珠海”號),在解放軍內部被稱為051G型(G代表“改”),由廣州造船廠建造,1991年下水,1993年交付海軍使用。
051G型的排水量比基本型有所增大,標準排水量3250噸,滿載排水量3750噸。換裝了8枚“鷹擊八號”反艦飛彈;老式的手動雙聯57毫米和25毫米高射炮被4座雙聯37毫米自動防空速射炮取代;更新了雷達和電子戰系統,防空能力有所提高。
051驅逐艦基本性能
標準排水量3250噸,滿載排水量3670噸,動力裝置為總功率72000馬力的2台蒸汽輪機,具有良好的高速性能,最高航速達32節,船員280人(包括45名軍官)。
即使經過了多次現代化改進,五、六十年代水平設計的051型也還是明顯不能適應現代化海戰的需要。但在目前暫時沒有較大海上威脅的形勢下,中國似乎並不打算大量建造新型的驅逐艦來全面取代051型,而是僅通過建造少量新型驅逐艦(如052型和054型)來試驗和發展新型的艦載武器和電子系統,追蹤世界驅逐艦發展的最新潮流,逐步積累造艦技術,以此縮短同已開發國家在這個領域的差距。
武器系統
051型艦基本型的反艦武器系統包括:2座雙聯裝130毫米炮(105艦僅有1座);2座三聯“海鷹二號”反艦飛彈(109艦、166艦為4座雙聯“鷹擊八號”)。
防空武器系統包括;4座雙聯37毫米或57毫米高射炮(105艦僅有2座,109艦、166艦全部拆除);4座雙聯25毫米高射炮(109艦、166艦全部拆除)。此外,109艦和166艦裝備有4座雙聯37毫米速射防空炮;109艦還裝備1座法制八聯“海響尾蛇”防空飛彈發射架。
反潛武器包括:2座十二聯25mm反潛火箭發射器(類似俄羅斯RUB1200);部分軍艦還擁有2座三聯324毫米魚雷發射管。105艦設有一座機庫,可容納2架“直9”反潛直升機。
電子設備
051型的艦載雷達包括:“豆棍”雙坐標遠程對空搜尋雷達、MX902/“眼罩”雙坐標近程對空搜尋雷達(部分軍艦)、“海鷹”雙坐標對空搜尋雷達(部分軍艦)、“谷罩”三坐標對空警戒探測雷達(部分軍艦)、342C型主炮和反艦飛彈火控雷達、Castor-II型防空飛彈火控雷達(109艦)。
電子戰系統包括:“壺對”RW23-1雷達預警/干擾發射機,干擾誘餌火箭發射器(109艦、166艦)。反潛聲吶為主被動艇殼聲吶。

其它

文化藝術,生活娛樂,人物百科,社會人文,中外歷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