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家胡同

施家胡同

施家胡同位於北京前門大街路西。是宣南文化中二十個“最”之一。有眾多私家銀號和江浙、山東、潮州等地的巨商。

北京前門大街路西,一家服裝商店旁有一條窄巷,穿巷經糧食店街還照直走就進了施家胡同,這胡同看上去只不過比周圍的幾條胡同略寬而已,豈不知,倒退半個多世紀,這裡堪稱舊北京的金融街或CBD。

簡介

施家胡同施家胡同
施家胡同是宣南文化中二十個“最”之一,清末民初時,它連同西河沿錢市胡同是北京最集中的民族金融區,這胡同里會聚著眾多私家銀號和江浙、山東、潮州等地的巨商,其中山西商人則獨占鰲頭。當時,規模較大的銀號有10號的謙生銀號、11號的裕興中銀號、12號的義生銀號、15號的福生銀號、17號的啟明銀號、21號的三聚源銀號、22號的集成銀號等。據說,北京“鐵飯碗”這個字眼由來已久,指的就是在京城銀行做事的人們。解放後,施家胡同的一應私家銀號都合了營,當初的銀號都變成了人民銀行的宿舍,如今住在那裡的許多人已經是銀行系統的第五、六代傳人了。

歷程

施家胡同就似一幅清末民初的風俗畫,有中國傳統的四合院,也有日、歐式的尖頂小樓。有興趣逐一院落細細觀瞧,還可隱約看出各樣舊時的店堂門臉門雕裝飾。相傳,早年間這裡曾經文人薈萃,著名學者紀曉嵐、王漁洋、梁詩正的故居以及許多梨園巨子、商界名家的家都散布在周圍,他們來來往往,在施家胡同留下過許多歷史的足跡。南開大學的第一任校長張伯苓回憶說,他每次到北京辦事,總是住前門外施家胡同一個普通客店,每天房費一元。由於客店的臭蟲特多,所以他每次總要自己帶一盒臭蟲藥設防。施家胡同只有一家旅館叫做“正陽旅館”,當初很體面的,能在那裡落腳的絕非常人。同是旅店,往南二里地的珠市口鋪陳市就有好多“雞毛店”,進門一盤大炕,上無被褥,只是一炕雞毛,數九寒天住店的人只能和衣鑽入雞毛堆,如有新人來,旅店的夥計便用一把冰涼的鐵通條往靠邊人的身上杵,那人必本能地往裡躲,於是便多出來一個人的地方。當時,敢收一元大洋宿費的旅館,起碼是“三星”以上“四星”以下了。

胡同路北17號,人稱“社會主義大院”,進門有一空地,半個多世紀以來的各項社會主義教育運動以及居民會議、選民等活動都在那兒舉行,故得名。有一張珍藏版的老照片,是1953年2月《中華人民共和國選舉法》頒布,同年12月,施家胡同的居民在“社會主義大院”參加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全國規模的普選。1958年,全胡同的居民曾經在那兒吃過一段“大鍋飯”,男女老少一律排隊領食,和小夥伴們在這裡對扔棗窩頭,三年困難時期卻餓得口吐酸水的滋味終身難忘。

施家胡同路南的22號,早先是一座西式小樓,老牌的集成銀號就在那裡。“文革”中,樓後的院子裡有兩家被“紅衛兵”抄了家,還打死了人。因為樓高,它在胡同里顯得鶴立雞群,這裡正對著天安門廣場方向,每年十一、五一天安門放焰火的時候,如有北風,胡同上空總有一片片帶著焰火的降落傘飄然而過。屆時,樓上的人總會執長竿伺機而動,每當截獲其中的一個,樓下就會爆發出驚羨的歡呼聲。1976年地震後,為了安全削去了小樓華而不實的尖屋頂,於是失去了建築美感,加之破舊不堪,成了一隻禿尾鵪鶉。

施家胡同的西部沒有搶眼的建築,卻不乏浪漫的回憶。三國里有傾國傾城的二喬,那裡住著施家胡同的“二米”,那是兩個漂亮得非常打眼的女孩。“大米”天生麗質出落得畫兒一般,她家住在路南一個“穿堂門”里,進那個院,可以從施家胡同直接走到相鄰的掌扇胡同。許多高年級的男同學有事沒事就喜歡從那裡穿堂而過,為的是得到大米姑娘的驚鴻一瞥。男孩子扎堆兒時候見到“大米”對面走來還會借勢起鬨,在那個禁錮年代裡,姑且算是一種美的禮讚吧。後來這美麗姑娘做了海政文工團的舞蹈演員,20世紀70年代初,她成為第一個走上螢屏的電視廣告模特。如今,美麗的明星迭出,但始終無出其右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