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南土司皇城遺址

原施南土司皇城的朝門所在地現在已經是一家農居的場壩,循著這家農戶屋側的小巷,我們還能看見原土司皇城的點點遺蹟。 背後的大山據說是龍脈,所以施南土司皇城才能有這么好的風水。 土司制度的終結當然與傳說中的龍脈無關,但站在土司皇城,仰望大山頂上,確實能清楚看見大山上的凹口。

沿209國道宣恩椒園段,前往慶陽老街的半路中,有一塊大山包圍中的坪壩,名叫水田壩。麥苗生長的季節,一片片綠油油的稻田寬闊平整,微風過處,麥苗此起彼伏,泛起一波一波的綠浪,遠處的青山腳下,幾棟農居零零散散地排列著,透出一份隨意和悠閒。
不了解此地的人們無法想像,這裡就是土司制度時施南宣慰司土司皇城遺址。明朝初年,施州府先後設有施南、散毛、耳毛、忠建、容美四個宣撫司,九個安撫司,十四個長官司,施南和容美還曾被升格為宣慰司。宣恩水田壩的土司正是在當時級別最高的宣慰司,因此施南土司王墓地也級別較高,全國保存最完整的明代金鳳冠就從宣恩貓兒堡出土,現在保存在中國歷史博物館,表明施南土司夫人在古施州受皇帝御賜為一品夫人,這頂金鳳冠造型精美,是罕見的珍貴文物。
聽宣恩縣原政協主席曾憲凡介紹,水田壩分為上壩和下壩,皆有寬敞平整的水田,聽說原上壩有一亭子,還有一塊大石牌坊。下壩是土司皇城所在地,走在田間小道上穿過麥田,走過水渠,跨過小河,漸漸走進這曾經顯赫一時的皇城遺址。
原施南土司皇城的朝門所在地現在已經是一家農居的場壩,循著這家農戶屋側的小巷,我們還能看見原土司皇城的點點遺蹟。路邊的石板路、散落的柱礎似乎在敘說從前的輝煌,屋後人們收集在一起的那些遺存的水池外壁,從生命力極其頑強的小草叢中,隱隱露出雕刻著似虎似龍、對人俯首貼耳的動物,旁邊一塊石壁也雕有奇異的圖案。
石朝門和門檻如今被施南土司的後代移到家門口保存,循著指點,我們果然看見一家農戶門前堆放著石朝門和門檻。農戶家大門緊閉,聽說是外出打工去了。石朝門柱上的字清楚明了,但朝門兩邊的石柱因為橫放堆砌,前面的能看清,後面的字被朝門楣嚴嚴實實地擋住,我們無法搬開,只能看見一根朝門石柱上刻:“北闕文章經國策”,從這一句上也能看出,施南土司並非魯莽土夫,也是有著雄才武略、遠大抱負的土司,這可能也是能得到皇帝特別賞識、加以封賜的原因之一吧!
原土司皇城的木結構建築都朝一個方向,分為三進,建築規模宏偉。土司皇城背靠大山,面對小河,右邊不遠處還有一個大型溶洞,稱為落水洞。背後的大山據說是龍脈,所以施南土司皇城才能有這么好的風水。而關於施南土司的衰敗也有一個傳說。很多人相信家族的興衰成敗與龍脈有關,施南土司王的仇家無法與之抗衡,於是想出一條毒計,找了一位仙人,一夜之間挖斷了施南土司皇城背後大山的龍脈,土司皇帝發現後,找來大批工人將這缺口補上,第二天仇家又派仙人將這裡挖斷,並將泥土運到遠遠的地方,使缺口無土可補,從此施南土司家族就一蹶不振,很快衰敗下來。土司制度的終結當然與傳說中的龍脈無關,但站在土司皇城,仰望大山頂上,確實能清楚看見大山上的凹口。
返程的路上經過一座古石拱橋,聽說以前拱橋下懸掛有一把幾百年前的鐵劍,名曰“斬蛟劍”,為斬蛟護河、保佑一方不發洪水之意。因為另修了一座橋,現在這座石橋已少有人跡,我們特意下車到橋下仔細尋找,已看不到那柄懸掛上百年的鐵劍,但相信這橋下清清水流不是憑著鐵劍的庇護,而是靠人們的愛護才保持著清澈。
施南土司皇城的遺蹟在漸漸湮滅,如同歲月遠離土司制度,世代生活在此地的人們一年如一年,在寬敞的水田壩辛勤耕作,播種著希望,也收穫著希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