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施介波,1952年出生於山東省渤海之濱的一個海島上。自幼熱愛繪畫的他 1987年負篋北上進入北京畫院研修班深造,師從當代優秀畫家、身為畫院院長的王明明先生,攻下傳統筆墨這一關,為他"大海人物畫"的創造奠定造型與筆墨基礎。2004年施介波又拜著名海軍畫家周永家為師,周永家以表現海洋和海軍生活而著稱,受其影響施介波始終是真誠和虔誠地與海洋為伴,與漁民為友,他不好虛名,甘於寂寞,雖不是勇敢的弄潮兒,不如新一代更“現代”,卻始終是拓荒者前行在時代潮流之中。他的畫用筆強勁,構圖飽滿,氣勢磅礴,頗具“筆墨未到氣已吞”的豪放。
藝術觀點
藝術是客觀物象與主觀意識物化而成的產物。中國畫創作就是對客觀物象的感受經過主觀理念的精煉、概括、去繁就簡。中國畫重寫意,意者,就是以主觀為主導。中國畫的最高層次是不似之似。“時隱時顯神仙界,似夢似幻瑤池境。層巒煙海與天接,遊子雲端九霄來。”體現了他的藝術觀點與追求。
發表作品
1995年《國畫家》第五期發表作品《春潮》《海妹子》《海姑》。1997年《國畫院》第一期發表作品《海風》《離人夢》。
1988年《國畫家》第一期發表作品《老船》《女子是花》。
2002年《國畫家》第五期發表品《九級風》《藍色之夢》《海畔拾貝圖》《仲尼日月也》《石匠圖》《月下海畔》及論文《創作心態與我的畫》。
2004年《國畫院》第三期發表作品《下海》《故鄉的小河》《漁船》《漁家妹子》《渤海漢子》《漁民像》及論文《師法造化與第二自然探討》。
2007年《國畫家》第六期發表作品《漁民像1》《漁民像2》《漁民像3》《大海印月》《渤海弄潮》《黃海潮》《同舟共濟》《早春》《漁民頭像》,《美術》第九期發表作品《渤海弄潮》《同舟共濟》《黃海潮》《老海》《大海印月》《漁歸》《海韻》《早春》。
大量作品被海內外收藏家收藏;先後在全國各地舉辦畫展數十次,在全國各地報刊上發表的作品百餘幅。
出版有《施介波水墨畫集》《施介波畫集》《施介波人物畫集》。
獲獎記錄
1989年作品《收繭時節》入選中國美協主辦的“絲綢之路美術作品大展”;1998年作品《海風》入編吉林出版社出版的《全國中青年畫家百人作品集》;《老船》《海妹子》《海漢子》入選中國美協中國畫芝委會主辦的“中國首屆國畫學術邀請展”,《午晴》獲中國畫研究會主辦的“全國首屆中國畫大展“佳作獎;
1999年作品《情系億萬人》獲中國美協主辦的“中國畫三百家展”銀獎,《黃河之畔》獲山東美協主辦的”慶祝建國50周年美展”三等獎,《仲尼曰月也》獲中國美協主辦的”紀念孔子誕辰2550年中國畫大展”優秀獎;
2000年作品義《九級風》入選“中國美協主辦的亞亨杯”全國書畫精品大展;
2001年作品《藍色之夢》獲中國美協主辦的“新時代中國畫大展”優秀獎,《黃海潮》獲“北京中國畫大展二等獎”;
2002年作品《下海》入選中國美協主辦的“全國中國畫作品展”;《漁船》入選中國美協主辦的"同里——保護世界遺產國際中國畫作品展";
2003年作品《暮歸圖》入選中國美協主辦的“海潮杯全國中國畫大展”;
2004年作品《漁民的曰子過好了》獲中國美協主辦的“紀念鄧小平誕辰100周年中國畫大展”優秀獎;《同舟共濟》入選中國美協主辦的“紀念蔣兆和誕辰100周年-第二屆中國人物畫大展》;
2005年作品《春早》入選中國美協主辦的“長江頌“全國中國畫提名展,《早春》入選中國美協主辦的'首屆中國畫大寫意展’。
藝術風格
細讀他的作品,他在藝術上的特色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施介波“大海人物畫”中的造型,雖仍以寫實為支點,卻大膽地加人了變形。這些變形只在結構上誇張其寬、厚和質重感,絕不怪戾。其目的是為了強化歷盡憂患、飽經風霜漁民們的外貌與精神形象的真實,也突出了畫家的激奮心情。施介波有意強調了體現人物身份和思想個性的造型特徵,注重他們在特定環境中的典型情態,而將他們的形象風格化,並由這種風格化的造型體現出一種內在的“意”來。這種風格特質和背後的意蘊,可以用深沉、苦澀、渾厚來概括。
第二,施介波“大海人物畫”中的筆墨,完全衝破了典雅、規範但空殼化的經典形式技巧,拋棄了流行的寫實水墨的抒情矯飾和蒼白無力。施介波沒有放棄筆法與墨法,而是將它們極端化,使它們隸屬於視覺震憾力與主題的精神性需要。筆力的雄強與筆勢的跌宕是他的著力點,色墨和情調是他的落意處,於是隨勢賦形、酣暢揮毫,在西方推崇的寫實和中國傳統文人畫崇尚的寫意之間直抒胸臆,不為程法所障,力求筆墨服務於造型,用線凝練持重,頗具功力,運墨烘托出線的強勁與含蓄,造成氣勢與氛圍,見出筆墨合一的變化。
第三,就風格而言,他尋找著渾厚質樸甚至粗糙的美感,絕不典雅化或甜俗話,寧笨重勿玲瓏,寧拙稚勿巧媚,寧蒼厚勿俊美,體現出中國人物畫表現主義的畫風。他曾為老一代畫家周永家的學生。作為海軍的一員,周永家以表現海洋和海軍生活而著稱,受其影響施介波始終是真誠和虔誠地與海洋為伴,與漁民為友,他不好虛名,甘於寂寞,雖不是勇敢的弄潮兒,不如新一代更“現代”,卻始終是拓荒者前行在時代潮流之中。畫如同人,一種畫風首先是於畫家的氣質、性情、志趣等個性相關。他的老師周永家評論他“是一個勤奮、寬厚、質樸、大度的人,他全身心都透露出濃烈的藝術氣質”;我說他還是一個耿介的人,有一股鍥而不捨的精神。他的畫用筆強勁,構圖飽滿,氣勢磅礴,頗具“筆墨未到氣已吞”的豪放。相比之下,當前人物畫壇的流行畫風好像戲曲中的小生、花旦,而施介波的畫則如同京劇中的花臉,粗壯而厚重。
第四,施介波的作品所體現出來的人文關懷是在現今社會更有積極意義的平民意識的關懷。我一直認為現實主義是一個不斷發展的觀念,更是一個不斷修正、直至完善自身的過程。在這個自我完善的過程中,現實主義的精神才會充分顯示它的內在鮮活力和強大的生命力。也正因為如此,現實主義在今天才仍然有著發展的前景。中國人物畫的現實主義,在施介波那裡,體現的人文關懷主要是平民意識的關懷。他關注的是對社會主義社會中普通的勞動人群的描繪,表現的是平凡的生活主題,是用強烈的愛心去關懷為我們這個社會作出貢獻的勞動者和創造者,激勵全社會的創新意識和奉獻精神,弘揚整個時代的主體精神。我很欣賞施介波的現實主義創作態度,他對大海漁民有一顆執著的人文關懷的愛心,始終不變。他的作品表現了激情的、頑強的、奮力拚搏的主旋律,也就是說,他沒有停留在表面的苦澀和艱苦的環境中去過分地強調非積極因素,而是從中發現或發掘積極奮發的精神。他作品中所體現的人文精神和人文關懷是對勞動者和創造者的頌揚,是對時代精神主體的彰顯。
在中國,和諧的抒情、溫柔的敘述,仍是主流藝術方式。但是真正令人動容的還是那些強烈的真實性和內在性的作品牽人心魄,還是那些阻嚼人生的作品比直感人生的作品更能撥動人的心弦。施介波的“大海人物系列”的主調是強烈而鮮明的,筆墨與造型的結合是有質感有靈趣的,作品所顯示出的陽剛大氣正是我們時代所需求的。他拓展了中國水墨人物畫的新領域,創造了人物畫中最動人、最深情的篇章。因此,他的作品對於溝通過去和未來、東方與西方、藝術與生活,對於傳統繪畫的創造性轉化,有十分積極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