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孟學

於孟學

於孟學,1941年6月22日出生於遼寧省瀋陽市,國內頂尖風濕免疫學專家,北京協和醫院風濕免疫科創始人之一,北京軍區總醫院風濕免疫科特邀專家和主任醫師。 1960年就讀於中國協和醫科大學醫療系(八年制)1968年畢業。年作為研究生考入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北京協和醫院,1981年取得風濕免疫學碩士學位。 擅長系統性紅斑狼瘡、乾燥綜合徵、類風濕關節炎、脊柱關節病、系統性血管炎等各種風濕免疫病。

人物簡介

科室:北京協和醫院風濕免疫科 北京軍區總醫院風濕免疫科

職稱: 主任醫師 教授博士生導師

性別:男

出生信息:1941年6月22日出生於遼寧省瀋陽市

學習歷程:1960年就讀於中國協和醫科大學醫療系(八年制)1968年畢業。年作為研究生考入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北京協和醫院,1981年取得風濕免疫學碩士學位。

擅長:系統性紅斑狼瘡、乾燥綜合徵、類風濕關節炎、脊柱關節病、系統性血管炎等各種風濕免疫病。

專業專長

國內頂尖風濕免疫學專家,和張乃崢教授同為我國風濕免疫學泰斗,北京協和醫院風濕免疫科創始人之一,北京軍區總醫院風濕免疫科特邀專家和主任醫師。

1978後一直在北京協和醫院工作,1987年留學日本,1991年留學澳大利亞。

於孟學 於孟學

他在1978開始從事風濕免疫性疾病的醫療、科研和教學工作,他常年坐診北京協和醫院和北京軍區總醫院風濕免疫科,治療了無數的風濕免疫疾病患者,擅長系統性紅斑狼瘡、乾燥綜合徵、類風濕關節炎、脊柱關節病、系統性血管炎等各種風濕免疫病;曾擔任並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重大課題,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畫(863計畫)的科研帶頭人之一,多次參加代表中國參加國際學術會議,曾取得成功製備了RA36單克隆抗體並純化了RA36抗原,克隆了 hnRNPA2/B1基因,並表達與純化了hnRNPA2重組蛋白等一系列成果;在醫療教學工作中,還擔任中國協和醫科大學的教學工作,成為碩士研究生及博士的導師,並多次在全國各大高校進行科普講座。

專業成就

國內風濕免疫疾病治療第二人。1982-1986年對風濕性疾病患者的皮膚、肌肉病理及免疫病理進行研究。

1987-1997年的10年間,主要以關節滑膜和滑液為對象,在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及免疫病理方面對類風濕關節炎的發病機理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課題“類風濕關節炎滑膜中促炎症細胞因子的研究”曾獲北京協和醫院1992年科研成果三等獎。

1994年主持了課題“人體外培養滑膜中細胞因子及抗類風濕藥物作用機理的研究”。

1997年獲衛生部科技進步獎,題目是“類風濕關節炎的基礎與臨床研究”。

1998-2000年,作為課題負責人承擔並圓滿完成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編碼自身抗原RA36KD蛋白cDNA克隆及在類風濕發病研究中的套用”,開始研究類風濕關節炎的自身抗體與自身抗原,現已取得初步成果,成功製備了RA36單克隆抗體並純化了RA36抗原,克隆了hnRNPA2/B1基因,並表達與純化了hnRNPA2重組蛋白。這些深入的科研工作對類風濕的早期診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及套用前景。

作為主要負責人之一,2006年出色地完成了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畫(863計畫)的科研工作,課題是“風濕性疾病自身抗體檢測晶片”,並將繼續進行這方面的科研及普及工作。

學術成就

在醫療教學工作中,除完成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學生、研究生、進修醫生及院外特邀的多次講課外,先後培養了多名碩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

現已發表醫學論文100餘篇,翻譯了醫學名著《康氏現代治療學》“運動系統”一章。1999年主編了《現代風濕性疾病診療手冊》,2000年主編了《風濕科主治醫生376問》,2001年主編了《現代風濕免疫性疾病影像學表現幻燈冊》,2002年主編了《現代風濕免疫性疾病滑膜、滑液、組織病理、自身抗體幻燈冊》,2003年主編了《現代風濕性疾病·圖譜》,2006年主編了《風濕科主治醫生705問》,對風濕性疾病的普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1987年留學日本,研修關節鏡技術及滑膜細胞的培養;1991年留學澳大利亞,研究細胞因子在類風濕關節炎發病中的作用及抗類風濕藥物的作用機理;多次出國(美國、加拿大、德國等)參加國際學術會議,使自己的醫、教、研工作與國際接軌。

職務擔任

1、現任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北京協和醫院風濕免疫科教授,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2、中國醫藥衛生科技成果鑑定評審專家

3、《北京醫學》雜誌常務編委

4、《中華微生物和免疫學雜誌》編委

5、《中華臨床雜誌》編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