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令儀誨人

盜:小偷 素:平常 頗:十分

原文

曹州於令儀者,市井★人也,長厚★不忤★物,晚年家頗裕.一夕,盜★入其室,諸子擒之,乃鄰舍之子也.令儀曰:"汝素★厚,何苦為盜耶 "曰:"迫於貧耳!"令儀問其所欲,曰:"得十千★足以度荒."如其所言與之.既去,復呼之,盜大恐.謂曰:"爾貧甚,夜負十千以歸,恐為人所詰;留之,至天明時負歸."盜大慚,卒為良民.

翻譯

於令儀是曹州(今山東菏澤)人,是個做買賣的人;他年長而厚道,很少得罪別人,晚年時的家道很富足。有天晚上,一名小偷到他家中(行竊),結果被他的幾個兒子逮住了,發現原來是鄰居的小孩。 於令儀問他說:“你平常很少有懊悔(意為很少做錯事),為什麼今天做賊呢?”小偷回答說:“被貧困所迫。”於令儀再問他想要什麼東西,小偷說:“能得到十千銅錢的話,便足令衣食無憂了。”按照他的要求給了他。正在那小偷要出門離去時,於令儀又叫住他,這使得那小偷大為恐懼,但於令儀對他說:“你這樣的貧困,晚上背著十千錢回去的話,恐怕會被人責問。你留下來吧,到明天再拿走。”那小偷深感慚愧,最終成了良民。

注釋

市井:做買賣
忤:wǔ,不順從
長厚:長,zhǎng。年長而厚道
盜:小偷
素:平常
寡悔:很少有懊悔,意為很少做錯事
十千:指十千銅錢
使去:拿走
負:背
頗:十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