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豪[五四學生領袖]

方豪[五四學生領袖]

方豪 (1894-1955),浙江金華人。北京大學學生 ,北京學生聯合會及其後的全國學生聯合會的首任主席,是“五四運動”時期的學生領袖之一。

五四運動

《建黨偉業》的方豪(林申飾) 《建黨偉業》的方豪(林申飾)

1919年,《巴黎和約》簽訂後,其秘密聯絡一部分北大同學,發動了以“內除國賊、外抗強權”為口號的反帝反封建的五四愛國運動。

同年5月中旬,同天津學聯會代表楊興亞、上海學聯會代表何葆仁,見孫中山先生於其上海寓所。後又會同天津學聯會總代表楊興亞、上海學聯會總代表何葆仁同赴廣州,從事宣傳和組織工作。

1919年的6月3日,北京學聯在北大第一院舉行學聯會議散會時,方豪在沙灘東口被捕,關押在首都衛戍司令部;這是北京第二次大規模逮捕青年學生的血腥事件。一共逮捕了46名所謂各大專學校的激烈分子,此時擔任北京學聯會的主席的方豪被認為是為“主犯”之一(其餘二名“主犯”是工專的夏秀峰和法專的何其偉),方豪被關押至1920年2月初才被釋放。

與方豪並駕齊驅的羅家倫、傅斯年等,五四後亦各奔前程。不過比起羅、傅二人,方豪沒有背靠國民黨的高官,也沒有棄大陸赴台灣,而是深受蔡元培先生的影響,認為學生有理想、有抱負,是將來國家的棟樑。加之經歷五四後,他目睹與感受到的一切,使他更堅定不移地走上了教育愛國之路。

教育愛國

方豪畢業前的三個多月,安徽發生了一次政治運動。安徽督軍倪道琅捕殺了安徽學生聯合會主席姜高琦,於是引發了省內一次反軍閥、反專制的政治大鬥爭。安徽學生借鑑北京學生五四運動的經驗,認為方豪可以為他們出謀劃策,領導他們進行鬥爭,就派代表到北大請他去做安徽第一中學的校長。

當時各省在每一個府(相當於今天的專區或地級市)設有一所省立中學,省立中學的師資設備比當時的私立中學或教會中學要好得多。當時大學很少,省立中學在地方上有崇高的地位。

方豪考慮到自己學業尚未完成,距畢業還有幾個月,答應以後再考慮。

後來安徽省政府也出面邀請,同時安徽學生聯合會再派代表去北京堅請,結果方豪同意了。那是1921年8月的事。任用外省人當省立中學的校長,在安徽教育史上方豪是第一人。

從1921年8月到1924年2月,方豪在安徽省立第一中學當了兩年半的校長。

浙江省教育廳得知方豪在安徽辦學很有成績,教育有方,廳長張閬生就派了一位姓蔡的督學持廳長的親筆信來到安徽(其時安徽省會在安慶),邀請方豪回浙江接辦省立第五中學(即今省立紹興中學)。

方豪是浙江金華人,信中說:“楚材晉用,未免可惜,應為桑梓服務,為本省培養青年學生。”方豪感到盛情難卻,就於1924年2月辭職回到浙江,接任浙江省立第五中學校長一職。

剛到紹興兩個月,齊盧戰爭爆發了,浙江省的中學全部停課,只有方豪所在的第五中學堅持上課,弦歌不輟。一方面固然是全校教職員工和學生的支持,另一方面也與方豪的聲望有關。在學校經費接濟不上時,上自校長,下至勤雜工,不分等級一律月支生活費十元,眾人一心,同甘共苦。所以在齊盧戰爭中,只有省立五中從未停課,結果受到當局的嘉獎。

自1924年2月到1927年2月,方豪整整當了三年浙江省立第五中學的校長。

金華地區在浙江省政府工作的開明人士以及沈鈞儒、馬敘倫等人認為方豪辦學成績卓著,很有辦法,一定要他回金華家鄉去服務。從此,自1927年3月起到1948年止方豪在浙江省立第七中學(今為金華一中)整整當了二十餘年的校長。

方豪1927年接任省立第七中學校長時,正值北伐告捷,定都南京。當時政府規定:凡是公教人員一律都要參加國民黨,不管你是否願意。故方豪加入國民黨的志願書就和省立第七中學校長的任命書一同發下,這種入黨方式,完全是被動的。

1937年6月,這時浙江省政府已避難金華,浙江成立三民主義青年團支部籌備處,籌備處主任是宣鐵吾,指導員是黃紹竑,他們認為方豪是金華本地人,又已經當了多年的校長,人地皆熟,把他亦拉入團內,可吸引更多的學生參加青年團。於是委任方豪為青年團籌備會幹事。但籌備會成立不久,金華中學就遷往鄉下,後又由鄉下遷往浙東腹地的山區縉雲,方豪忙於繁重的遷校工作,根本沒有時間參加團的實際工作,僅掛了一個虛名而已。

三民主義青年團浙江支部整整籌備了八年,1946年5月才算正式成立,省代表大會選舉方豪為監察委員。

浙江三青團支團部成立了不到一年,就開始鬧歸併,結果將三青團的執行委員和監察委員一起併入國民黨省黨部,作為省黨部的執行委員和監察委員,方豪的省黨部監察委員的頭銜就是這樣來的。

1947年,國民黨中央大放厥詞:提倡民主政治,而且接二連三地搞所謂的民意選舉。由於方豪搞教育名聲在外,於1947年被金華民眾選舉為第一屆浙江省參議會議員,接著又被選為金華地區的議長。

1948年,方豪又被金華地方民眾選舉為金華地區國大代表。

方豪當時已看清國民黨的腐敗、墮落的本質,在歷次選舉中堅持“三不”:一不靠黨(國民黨),二不靠團(三青團)、三不拉攏(請客)。他這樣說也這樣做。在歷次選舉中,他都是由民眾自發提名才當選的。

1948年,浙江省政府調他去杭州接任省立第一中學的校長,方豪在省立一中擔任校長一直到解放。

方豪在五四運動後即選定以教育為終生職業,到解放時為止,他連續擔任了30年省立重點中學的校長,實現了自己的宿願。解放以後,不是方豪不願意繼續擔任校長,而是接二連三的政治運動,一個跟著一個。如鎮壓反革命、土地改革、三反五反運動等等,加上他解放前加入過國民黨、三青團,擔任了相關職務,當過國大代表,參議會議長等,有一連串“頭銜”。所以每次政治運動,方豪都無法逃脫挨批、受整的厄運。所幸新中國教育部長馬敘倫是方豪的老師,當年在北大教書時對方豪十分了解。經馬敘倫的幫助,方豪被調到華北革命大學政治研究院學習,才免遭厄運。學習結束以後,方豪被分配到杭州蕙興中學教書,終止了他長達三十年的校長生涯。

去世

1955年2月,方豪在杭州逝世,終年僅61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