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方耳峪村屬北京市密雲縣大城子鎮所轄行政村,位於鎮政府東南部,距縣城24公里。村域總面積241.5公頃,大部分為山地、坡旱地,其中林地面積310.9公頃,林木覆蓋率為60.02%。全村共有153戶,420口人。村裡的主導產業為林果業,以種植板栗、核桃、紅肖梨為主。2009年,該村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506萬元,人均收入9097元。2006年開始,方耳峪村投入大量資金,用於改水、改廁、推廣新型清潔能源及村容村貌整治。硬化街道4000平方米;安裝路燈40盞;實施改水工程,鋪設主管道4000米;實施改廁工程,新建、改建三格式無害化戶廁142個,建村公共廁所兩座;治理村內河道1500米;修建村民文化活動和休閒健身場所1處。
村名又來
縱觀大城子鎮地圖,方耳峪位於鎮東南角,整個村落呈帶狀,是該鎮各村中最“苗條”的一個村落。深入村中,聽村里老人介紹,早年間的方耳峪地物形狀並非如此,而是呈彎曲狀,因其形狀極像耳朵的耳蝸處,故得名方耳峪。元末明初,方耳峪一帶原居住百姓因一場自然災害全部死去,這裡曾一度荒無人煙。後有百姓陸續遷移至此,形成周、王、杜三大姓氏,從此繁衍生息至今。關於村子的形狀,還有一個說法。除了形似耳蝸,村子的形狀還猶如一條頭朝北、尾朝南的龍。龍頭旁是一條小溪,龍一抬頭便可以喝到甘甜的溪水。村裡的長者認為,這是一塊風水寶地,有神龍的保佑,村裡的百姓定會安居樂業、福壽安康。巧合的是,龍頭的位置正和耳蝸的拐彎處相吻合。現在,隨著後人對村落的不斷建設,當年的耳蝸(龍頭)已成為筆直的村路,村子由耳蝸形狀漸變成了帶狀,但村名永久地記錄下了村子的最初樣貌。另據《北京市密雲縣地名志》記載,因村址位於房兒溝中,故得名房兒峪,清末成村後演變為今名。方峪寺與“大碾盤”
村北面的幾處民居,原址曾是一座寺廟,名叫方峪寺。據村裡的老人講,寺廟始建於明代,是該村村民遷至現住址時建造的,但沒有記載,至今沒有任何的相關傳說,只是知道寺廟所在的位置。在寺廟不遠處,曾有一座墳墓,被稱為和尚墳。解放後,當地百姓從寺廟舊址中挖出一個香爐和一些磚瓦,後這些物件不知去向。
在村的南北兩方向,分別散落著兩個直徑為70餘厘米的石磨軲轆,多年無人問津,被村民用來納涼歇腳。2007年,村里搞新農村建設,打井至3米多深時,挖出兩個直徑為1.6米的大碾盤。按照物件的大小,老人們推算碾盤和村里散落的軲轆是一個整體,而挖井的地點和方峪寺舊址只有3米之遙。老碾盤應出自這座廟宇,和寺廟的年歲相當,興許就是和尚墳里的和尚當年用過的。
500歲的栗子樹
村南有片栗樹林,其中,有一棵栗樹堪稱爺爺輩。此樹呈傘狀,枝杈繁茂,樹幹需3到4人才能圍攏。經原大城子鎮林業站站長王國良鑑定,此樹為500餘年的栗樹。這棵栗樹最高產量曾達到300斤,現在已經進入老年期,年產量達百餘斤。據統計,在方耳峪,具有三四百年以上的老樹達10餘棵。現在,方耳峪村村民收入以發展林果業和外出打工為主。2003年,成立大城農產品專業合作社。有79戶村民加入合作社,主要種植板栗、核桃、紅肖梨等。其中,板栗種植20萬棵,年產量10萬斤,產品銷往山西、東北、天津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