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立天文集第6卷中國古代哲學(下)

方立天文集第6卷中國古代哲學(下)

《方立天文集第6卷中國古代哲學(下)》是2006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方立天。

內容介紹

第六卷沿著第五卷的思想脈絡,論述了名實現、知行觀、真理觀等問題。該書對於先秦儒、墨、道、法、名、陰陽諸家的學說,都能提要鉤玄,作了充分的評述;對於兩漢至明清的哲學,除了論述占統治地位的儒家思想之外,對於魏晉玄學的道家學說、隋唐時代佛教重要宗派的哲學思想,也都作了較詳的說明,取材廣博,這是本書的獨到之處。 該書以問題為綱敘述中國哲學的發展過程,體現了歷史與邏輯的統一原則。選出若干重要理論問題,敘述其源流演變,比較明確地表述了某一問題的若干觀點之間的肯定、否定與否定之否定的螺鏇演進過程。

作者介紹

方立天,浙江永康人。現任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宗教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所長。著有《魏晉南北朝佛教論叢》、《佛教哲學》、《中國佛教與傳統文化》、《中國古代哲學問題發展史》(上下卷)和《中國佛教哲學要義》(上下卷)等。

中國古代哲學問題發展史(續)

先秦哲學:中國古代睿智之光

漢代經學與魏晉玄學——論中國前期專制社會中官方哲學的演變

略論漢代經學衰亡的歷史必然性

魏晉玄學的範圍、主題和分期

魏晉南北朝時代的哲學

隋唐時代的哲學

中國哲學與唯物辯證思想

論中國古代唯物主義者和自然科學家的聯盟

中國古代對立統一思想簡論

論中國古代唯物主義者的真理標準觀

中國哲學史中的佛學影響

評唯心主義在社會史上的作用

評唯心主義在認識史上的作用

評唯心主義在認識史上的作用

中國古代唯心主義者歷史觀的基本錯誤和合理因素

中國古代唯物主義者歷史觀的合理因素

儒家人生哲學簡 論

儒道佛人生價值觀及其現代意義

中國古代哲學的“性情”範疇

中國古代形神論二題

理與欲

再論墨子“三表”說的性質問題

桓譚評傳

賈思勰的樸素唯物主義真理觀

柳宗元、劉禹錫的無人論

弘揚陳亮的精粹思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