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
尼姑11歲時賣身普邑名班老寶順興當童伶,跟班學戲。他自幼聰穎,從藝心專,唱做過人,大有發展前途。班主十分賞識,囑“外大簿”方祿如請教戲先生及醜行師傅精心指導、傳藝。尼姑也日夜苦練,加上記性好,悟性強,技藝日進,初次登台,雖當配角,博得觀眾好評。方祿如倍加疼愛他,盡心培養,19歲時在劇壇已享有相當名氣,被方祿如認為螟蛉,從此改姓方。
不久,尼姑隨戲班漂洋過海,在安南大戲院演出時,院方早就大造聲勢,大門口、長街上張掛廣告:“主演名醜方尼姑,聲藝超群壓全埠。”訊息傳開,戲迷們爭先定票,不上半日,15天的戲票被搶購一空,戲院老闆異常高興。首場演出,尼姑充分運用丑角的一切表演技巧,放開那雷鳴般的銅鐘喉,出台一亮相,便把滿座觀眾鎮住,繼而掌聲雷動,喝彩聲不絕。從此名醜方尼姑的名聲也隨風傳開,身價百倍,暹羅、馬來西亞等地戲院,聞風爭相邀聘。方尼姑載譽歸國,潮汕各戲班慕名爭聘他當台柱。戲院邀請戲班演出的契約上都寫明:“議定每夜戲金光洋75元,如當晚尼姑醜沒登台演出,則罰扣誤場金光洋50元。”由此可見尼姑醜的舉足輕重了。
成就
方尼姑從藝28年,演出劇目有《箍桶案》、《禪光春色》、《柴房會》、《滴水記》、《劉鳳姬》、《陳杏元凍雪》、《白玉蓮》、《冤魂錯投屍》、《二度梅》以及文明戲《雙奪妻》、《金貴舍》、《隔牆花影》等,他善於從生活中汲取營養,每到一處便尋訪所扮演的對口人物,充實表演,比如他演僧人時,不辭跋涉,前往寺院學誦經書。眾口傳誦的名劇《箍桶案》是他自編、自導、自演的藝術結晶。方尼姑39歲逝世,而名醜的盛譽則久傳於民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