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徵特性
非轉基因常規品種,西北內陸早熟棉區種植全生育期137天。植株塔形、較緊湊,株高60.8厘米,莖稈粗壯、茸毛多,葉片中等大小,深綠色、缺刻深,第一果枝節位7.1節,果枝Ⅱ型,單株果枝數7.6台,單株結鈴5.1個,鈴尖卵圓形,單鈴重5.1克,籽指10.2克,衣分40.6%,霜前花率90.9%。抗枯萎病,耐黃萎病,不抗棉鈴蟲;HVICC纖維上半部平均長度29.6毫米,斷裂比強度29.3厘牛/特克斯,馬克隆值4.2,整齊度指數88.5%,伸長率7.3%,反射率79.3%,黃度7.3,紡紗均勻性指數147。
產量表現
2002-2003年參加西北內陸棉區早熟組區域試驗,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平均畝產分別為286.4公斤、116.1公斤和105.5公斤,分別為對照品種新陸早10號的114.9%、112.3%和108.6%。2004年生產試驗,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平均畝產分別為279.5公斤、117.7公斤和92.19公斤,分別為對照品種新陸早13號的99.37%、97.59%和98.62%。
栽培技術
要點:(1)地膜栽培4月10~20日播種,畝留苗14000-16000株。(2)6葉期後生長勢強,生長快,化調縮節胺用量比新陸早7、8、10號量多,從2葉期開始逐漸加大縮節胺用量,使節間長度控制在4~5厘米,防止造成中空。(3)8台果枝時打頂。(4)全層施肥,加強中後期肥水管理,中後期合理使用葉面肥。(5)用“海狀元818”拌種和定期葉面噴施,可有效地預防、抑制黃萎病。(6)注意及時防治棉蚜、紅蜘蛛等棉田害蟲。
審定意見
該品種屬常規早熟品種,抗枯萎病,耐黃萎病,不抗棉鈴蟲,經審核,符合國家棉花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新疆南、北疆早熟棉區和甘肅河西走廊早熟棉區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