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梗概
在哥譚市,又一個新的犯罪人物出現了,他就是因為毀了半邊面容而仇恨蝙蝠俠的“雙面人”。雙面人一心想殺死蝙蝠俠,無敵的蝙蝠俠這次可算是碰到了對手。而一心想研究蝙蝠俠的心理學家翠絲的出現也給他造成了不少的困擾。雙面人襲擊了馬戲場。表演空中飛人的狄克一家勇敢地阻止了雙面人的陰謀,但狄克的家人卻都被殺害。韋布斯收容了狄克,並巧妙地說服了一心想復仇的狄克留下。與此同時,因研究計畫被拒絕而仇視韋布斯的公司員工伊艾活也成功地製造出了腦波吸收裝置,並化身為“謎語客”與韋布斯為敵。
謎語客與雙面人聯手進行破壞活動。他們大肆搶劫,並通過腦波裝置大量吸收人們的腦能量。蝙蝠俠的處境更為險惡。但一無所知的韋布斯現時正陷入與翠絲的感情糾葛之中。他因為無法擺脫雙親被害的噩夢而求助於翠絲。
狄克發現了韋布斯就是蝙蝠俠的秘密。他要求與蝙蝠俠一起行動為親人報仇,卻被蝙蝠俠拒絕。在伊艾活的宴會中,韋布斯被伊艾活的裝置探查出了心中的秘密。雙面人出現在宴會中引誘蝙蝠俠現身。韋布斯變身為蝙蝠俠迎戰,卻落入了雙面人的陷井,多虧神奇的蝙蝠衣才幸免於難。狄克及時趕到,救出了被流沙埋住的蝙蝠俠,他再次要求成為蝙蝠俠的助手。但韋布斯拒絕了一心想復仇的狄克,狄克憤而出走。
謎語客發現了韋布斯就是蝙蝠俠的秘密。韋布斯邀請翠絲來家中,向她吐露了自己就是蝙蝠俠的秘密,並表明了自己對翠絲的感情。正當兩人情意綿綿之際,雙面人和謎語客襲擊了韋布斯的住宅,打昏了韋布斯,炸毀了蝙蝠洞,還抓走了翠絲。韋布斯猜出了謎語客的謎語,知道了匪徒們的巢穴所在。
狄克也回來幫助韋布斯。他為自己取名為“知更鳥”——羅賓。羅賓和蝙蝠俠共同趕往伊艾活的島嶼,與匪徒們展開了一場激鬥。經過一番較量,蝙蝠俠摧毀了謎語客的腦波吸收裝置,救出了翠絲和被困的搭檔。雙面人墜入了深井,而謎語客則神經錯亂而發了瘋。
蝙蝠俠的秘密守住了,而且他還有了一位共同與黑暗作鬥爭的搭檔。正義的力量更加強大了。
1995年,美國華納兄弟公司推出了電影《蝙蝠俠》系列的第三集。
獲得了非常不錯的票房收入,而電影原聲音樂的銷售也獲得了相當的業績,
可謂成果非凡。不僅如此,影片也漸漸遠離了原始蝙蝠俠漫畫的情節,使影片具有了更為廣闊的表現空間。
蝙蝠俠的裝備比起前兩集來更為先進和豐富,蝙蝠車也具有了新的造型。但這次他所面對的敵人也更為強大,要與雙面人和謎語客兩位勁敵作戰。好在我們的英雄也並非孤立無援。在影片中增添了羅賓這一角色,使獨來獨往的蝙蝠俠也有了一位值得信賴的搭檔。敵人的強大使蝙蝠俠陷入了苦鬥之中,影片也就顯得更為緊張刺激,而片中的特技場面自然也不輸於前兩集。影片還保留了配樂出色的好傳統。主題曲“KISSFROMAROSE”(玫瑰之吻)為影片增添了無限的柔情,也獲得了《告示牌》雜誌的排行冠軍的的位置,是一首十分出色的曲子。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
Bruce Wayne | 瓦爾·基爾默 |
Harvey Dent | 湯米·李·瓊斯 |
Edward Nygma | 金·凱瑞 |
Dr. Chase Meridian | 妮可·基德曼 |
Dick Grayson | 克里斯·奧唐納 |
Alfred Pennyworth | 麥可·高夫 |
Commissioner James Gordon | 帕特·亨格爾 |
Sugar | 德魯·巴里摩爾 |
Spice | 黛比·瑪扎 |
Dr. Burton | 雷內·奧博諾伊斯 |
職員表
製作人 | 蒂姆·波頓、彼得·麥克格里格-斯科特、Benjamin Melniker、Kevin J. Messick、Michael E. Uslan |
---|---|
導演 | 喬·舒馬赫 |
副導演(助理) | David Hogan、Molly M. Mayeux、Eric Oliver、康拉德·E·帕爾米薩諾、Jerram A. Swartz、 |
編劇 | 鮑勃·凱恩、阿齊瓦·高斯曼、李·巴奇勒、珍妮特·斯科特·巴奇勒 |
攝影 | Stephen Goldblatt |
配樂 | 艾略特·戈登塞爾Elliot Goldenthal |
剪輯 | Mark Stevens、Dennis Virkler |
藝術指導 | 芭芭拉·凌Barbara Ling |
美術設計 | Christopher Burian-Mohr、Joseph P. Lucky |
服裝設計 | Ingrid Ferrin、Bob Ringwood |
視覺特效 | 安德魯·亞當森、尼克·戴維斯、Eric Durst、John Dykstra、博伊德·舍米斯 |
角色介紹
蝙蝠俠 方·基默飾 本名布魯斯·韋恩,看到父親的日記後,布魯斯對自己復仇的行為產生了疑問。在自己與犯罪剋星的雙重身份間爭扎的同時,布魯斯也與蔡斯·梅里黛恩博士開始了一段浪漫關係。 | |
雙面人 湯米·李·瓊斯飾 本名哈維·登特,他以前是高譚市一位優秀的地區檢察官,但在半邊臉被犯罪頭目用酸毀容後而發瘋,成為雙面人,他會拋一個硬幣來決定是否殺死對方。 | |
謎語人 金·凱瑞飾 本名愛德華·奈格瑪,前韋恩企業雇員,新發明被布魯斯·韋恩親自拒絕後他辭職了,之後變成了一個邪惡的謎語人,會在自己的犯罪現場留下謎語。 | |
蔡斯·梅里黛恩博士 妮可·基德曼飾 一位精神科醫生,布魯斯·韋恩心儀對象。她對蝙蝠俠的雙重天性心馳神往,在電影的高潮段落中被劫持為人質。 | |
羅賓 克里斯·奧唐納飾 本名迪克·格雷森,他曾是馬戲團的雜技演員,父親和兄弟被雙面人謀殺後布魯斯收留了他。他一心想找雙面人報仇,發現蝙蝠洞而意識到布魯斯就是蝙蝠俠後,他決心成為蝙蝠俠打擊犯罪的搭檔羅賓。 |
音樂原聲
專輯名稱 | 發行時間 | 序號 | 曲目 |
---|---|---|---|
《永遠的蝙蝠俠》 | 1995年06月06日 | 01 | 《Hold Me, Thrill Me, Kiss Me, Kill Me》 |
02 | 《One Time Too Many》PJ Harvey | ||
03 | 《Where Are You Now?》 | ||
04 | 《Kiss From A Rose》 | ||
05 | 《The Hunter Gets Captured By The Game》 | ||
06 | 《Nobody Lives Without Love》Eddi Reader | ||
07 | 《Tell Me Now》Mazzy Star | ||
08 | 《Smash It Up》The Offspring | ||
09 | 《There Is A Light》Nick Cave | ||
10 | 《The Riddler》Method Man | ||
11 | 《The Passenger》Michael Hutchence | ||
12 | 《Crossing The River》The Devlins | ||
13 | 《Sunny Day Real Estate》 | ||
14 | 《Bad Days》The Flaming Lips |
幕後花絮
拍攝花絮
山姆·雷米(當時他還是一個cult片導演)曾來劇組應聘,那時還不夠有名的他沒有得到這份工作。後來他憑藉《蜘蛛俠》及其續集在好萊塢名聲大噪。很多戲都是在辛辛那提市的廢棄捷運中拍攝的,高鹹市競技場的外觀設計靈感來自於辛辛那提一個建於1930年代的著名的藝術裝飾主義風格的火車站。
電影中的雙面人不停投擲硬幣,直到得到他想要的結果,而漫畫原著中他的性格特點之一是乾什麼都完全依靠投硬幣決定,並且完全服從結果。
為了練習甩藤條的技巧,扮演謎語人的金·凱瑞據說弄折了一打藤條,並且打壞了他拖車中的部分家具。
扮演GossipGerty的ElizabethSanders是蝙蝠俠漫畫作者的妻子。
在影片拍攝期間,舒馬赫與基默矛盾重重,他認為後者幼稚而又讓人難以容忍,經常與演職人員產生糾紛,收到導演的忠告後,基默拒絕與舒馬赫說話長達兩周之久。舒馬赫還提到湯米·李·瓊斯也愛惹是生非,他已經厭倦調解這些大牌演員之間的紛爭,不願再與他們合作。
穿幫鏡頭
當雙面人藏在童車後對蝙蝠俠開槍,但未能命中後,他十分沮喪地把槍扔在地上,道具手槍的槍把磕掉了,並且飛了出去。當蝙蝠俠的船著火時,那是艘普通船而不是為蝙蝠俠設計那隻。
隧道追逐戲中兩側的雕像有晃動。
迪克在駕駛著蝙蝠車“行俠仗義”時,蝙蝠車的尾翼從單翼變成了雙翼。
當蝙蝠俠出現在Chase的公寓時,外面正大雨瓢潑,但是蝙蝠俠身上一滴水珠也沒有。
當謎語人搶珠寶店砸碎玻璃時拿著一個大鑽石,但鏡頭一轉,卻拿著一顆極小的鑽石。
獲獎記錄
年份 | 屆數 | 組織 | 獎項 | 獲獎者 | 種類 |
---|---|---|---|---|---|
1996 | 第68屆 | 奧斯卡金像獎 | 最佳攝影 | Stephen Goldblatt | 提名 |
最佳音響 | Donald O. MitchellFrank A. MontañoMichael HerbickPetur Hliddal | 提名 | |||
最佳音效剪輯 | John LevequeBruce Stambler | 提名 | |||
1996 | 第53屆 | 美國金球獎 | 電影類-最佳原創歌曲 | 亞當·克萊頓,The EdgeLarry Mullen Jr.博諾 Bono | 提名 |
1996 | 第5屆 | MTV電影獎 | 最佳電影歌曲 | 席爾 | 提名 |
最佳電影歌曲 | 提名 | ||||
最性感女演員 | 妮可·基德曼 | 提名 | |||
最性感男演員 | 方·基默 | 提名 | |||
最佳反派 | 金·凱瑞 | 提名 | |||
最佳反派 | 湯米·李·瓊斯 | 提名 | |||
1996 | 第22屆 | 土星獎 | 最佳服裝 | Bob RingwoodIngrid Ferrin | 提名 |
最佳特效 | John DykstraThomas L. Fisher安德魯·亞當森 Andrew AdamsonEric Durst | 提名 | |||
最佳奇幻電影 | 提名 | ||||
最佳化妝 | 里克·貝克 Rick BakerVe NeillYolanda Toussieng |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儘管《蝙蝠俠歸來》的全球票房超過了2億8000萬美元,可華納兄弟公司仍認為影片盈利應該更多,於是決定讓蝙蝠俠系列電影更貼近主流商業片。執導過前兩部蝙蝠俠電影的蒂姆·波頓在新片中退居製作人的行列,而新任導演喬·舒馬赫原本有意改編弗蘭克·米勒的《Batman:YearOne》,卻被華納兄弟公司回絕,因為他們需要的是一部續集而並非前傳。劇本編寫
蒂姆·波頓和弗蘭克·米勒找到李·巴奇勒和珍妮特·斯科特·巴奇勒編寫劇本,瘋癲成性的謎語人在二人筆下應運而生。影片最終保留了原有的故事元素和多數對白,舒馬赫曾對劇本初稿中的部分內容心存異議,於是找到合作過《終極證人》的編劇阿齊瓦·高斯曼修改劇本。
影片選角
湯姆·漢克斯曾是扮演蝙蝠俠的首要人選。梅爾·吉布森曾被邀請出演雙面人,但由於跟《勇敢的心》檔期衝突而作罷。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曾來應徵羅賓一角。羅賓·威廉斯曾被邀請出演謎語人。因為不喜歡影片的新定位,麥可·基頓決定不再扮演蝙蝠俠。舒馬赫對《墓碑鎮》中的方·基默很感興趣,而後者甚至在對影片劇本和新任導演一無所知的情況下就同意擔綱出演。在此之前,丹尼爾·戴-劉易斯、拉爾夫·費因斯、威廉·鮑德溫和約翰尼·德普都曾為基頓的替代人選。蕾妮·羅素曾被定為Chase博士的人選,那時候的主角人選還是麥可·基頓,但當主角換成方基默以後,羅素被認為對於這個新蝙蝠俠來說年紀過大,隨即開始另謀人選。在羅賓·懷特·潘、珍妮·特里普里霍恩和琳達·漢密爾頓紛紛落選之後,妮可·基德曼順利簽約。
布景及道具
影片於1994年9月開拍,舒馬赫認為影片需要一種力量,而藝術指導芭芭拉·凌恰恰可以對此加以掌控,舒馬赫希望片中美術設計與以往的蝙蝠俠電影毫無關聯,而是從20世紀40年代至50年代初的蝙蝠俠漫畫書中汲取靈感,並將30年代的紐約建築和現代東京融為一體,以大量雕像和霓虹燈賦予城市以個性。劇組共打造出兩輛蝙蝠車,都配備了V8發動機,一輛用於拍攝特技,一輛用於特寫。
發行信息
上映日期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 |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 |
---|---|---|---|
美國USA | 1995年6月16日 | 中國台灣Taiwan | 1995年7月1日 |
中國香港Hong Kong | 1995年6月29日 | 加拿大Canada | 1995年6月16日 |
日本Japan | 1995年6月17日 | 澳大利亞Australia | 1995年6月29日 |
紐西蘭New Zealand | 1995年6月30日 | 英國UK | 1995年7月14日 |
韓國South Korea | 1995年7月15日 | 法國France | 1995年7月19日 |
義大利Italy | 1995年7月20日 | 德國Germany | 1995年8月3日 |
電影票房
1995年6月16日,《永遠的蝙蝠俠》在全美2842家影院公映,上映首周末票房高達5278萬美元,創下當年首周末票房紀錄。最終,該片全球票房超過了3億3650萬,成為1995年僅次於《玩具總動員》的北美票房亞軍。影片評價
Metacritic上23家媒體給出了51的平均分,其中10篇好評,2篇差評,11篇褒貶不一。正面評價
值得稱道的視覺盛宴。(《芝加哥太陽時報》評)迄1995年為止最棒的蝙蝠俠電影。(《票房》雜誌評)
金·凱瑞演繹的謎語人讓人難以超越。(《舊金山觀察家報》評)
負面評價
除了卡司,很難找到這部電影和他的前集有任何的本質差異,或者和近十年的任何一部高科技冒險片相比。(《三藩考察家》評)舒馬赫的執導粗製濫造、馬虎。(《紐約客》評)
有時令人興奮,但缺少鼓舞人心的地方。(《華盛頓郵報》評)
如果你能忍受讓眼睛灼熱的霓虹燈和褻瀆神明的超級英雄圖像,那還有一點令人享受的殘渣。(《帝國》雜誌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