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由吳子厚等幾位商人合資入股,生意十分紅火。上映的多由俄、美、英、法、德、日和波蘭等外國以及中國上海、“滿映”等大小40餘家電影製片公司出品的影片。平安電影院與別的大影院一樣,上映不少具有反滿抗日、激發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熱情的影片。
1946年4月28日,哈爾濱市解放後,平安電影院首映了東北電影製片廠製作的第一部反映鐵路工人支援解放戰爭的影片《橋》,和謳歌我軍在東北解放戰爭中軍愛民、民擁軍的故事影片《留下他打老蔣吧》。
1947年平安電影院由道外區工作隊將影院接收,哈爾濱市總工會管理,改名工人俱樂部。1949年由東北影片經理公司哈爾濱分公司接管,更名水都電影院。1952年轉交哈爾濱市文教局管理,1953年4月歸哈爾濱市文化局管理,1956年改稱新聞電影院。
舊時的新聞電影院原名水都電影院
新聞電影院是我中國小經常光顧的地方。文革期間的樣板戲《智取威虎山》、《紅燈記》都是在那裡看的,在樣板戲開始前還經常加演幾輯《新聞簡報》。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幫”後,新聞電影院相繼上映了被“四人幫”禁演的優秀影片,還上映了中國香港、台灣和日本、印度、巴基斯坦、南斯拉夫等國的故事影片。 哪個時候是電影院最火的時候,為了一張電影票經常半夜去排隊買票,有時甚至排個通宵。
隨著電視的普及和各種豐富多采的文化娛樂形式的出現,電影已不再是唯一和首選的娛樂方式。1988年新聞電影院進行全面技術改造,增設了錄像廳、電子遊藝室、商場,並將地下室開闢成酒吧。改造後的新聞電影院,仍保持原有的歐式建築風韻,營業項目雖然擴大,但卻風光不再。看看她門臉上的各種招牌,也盡顯她的無奈。
2004年聞電影院再次變臉,變臉回戲院和茶園,變臉成二人轉劇場。巨大的二人轉劇場招牌遮住了建築的主要部分,“新聞電影院”幾個字已顯得很渺小了,據說這裡已經不再演電影了。
舊時的平安茶園
令人欣慰的是新聞電影院已列入《哈爾濱三類建築保護目錄》,這座古典復興主義風格的建築可以依法保留下來了,避免了拆遷改造的厄運。
新聞電影院承載著年輕時的記憶,想起她就能想起那些老電影,那些經典台詞。想起深印在腦海里那些熟悉的畫面,就能想起她。
哈爾濱新聞電影院位於道外區景陽街和靖宇街的交匯處。
地址:道外區景陽街37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