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新聞傳播事業的基本特徵是與社會發展同步並始終處在社會變革前沿,具有與時俱進的時代品格。本書正是從傳播社會學的角度考慮新聞傳播和當代社會的關係,從而真實、客觀、準確的理解和把握當代新聞與傳播研究的理論進程和實踐發展。作者簡介
孫瑞祥,畢業於復旦大學新聞系,現任天津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新聞學系主任、副教授,承擔過多項省部級科研項目,發表學術論文30篇,並有多篇獲獎。
目錄
第一章導論
第一節傳播社會學研究的理論與實踐意義
第二節傳播社會學研究的方法論原則
第三節本書的核心論題與主旨
第二章新聞與傳播研究的社會學範式
第一節傳播社會學的學科特點
……
書摘
書摘
該論文指出了報紙“掙賽文明”、“開化新風”、“益民智”、“增學問”的教育功能;“廣言路”、“達下情”、“直言諫”、“登貪官言污吏”的輿論功能;報“知兵工礦政”、“探聽”、“國家事”的傳播功能,事實上是對改良派報刊思想的一種基本概括。雖然囿於思想認識與當時社會環境的局限,中國早期思想家與報人尚難以提出更具先進性的觀點,特別是在對傳播與社會互動的認識上還缺乏更為理性的分析。但至少有一點是必須要肯定的,那就是他們對報紙的社會功用從不同方面都給予了高度的評價,他們的思想與觀點同樣可以作為傳播(新聞)社會學重要的理論來源加以研究。
值得注意的是,馬克思主義關於新聞傳播理論與人類社會交往學說,在思想上成為傳播社會學又一重要的理論認識來源。1845年11月至1846年8月,馬克思和恩格斯合寫了《德意志意識形態》,比較集中、系統、科學地闡明了社會交往思想,標誌著馬克思主義創始人的社會交往思想的確立。他們對社會交往的種類做了三種劃分,即內部交往和外部交往;直接交往和間接交往;物質交往和精神交往。馬克思站在人類交往的巨觀角度提出,交往是一種人類機能,社會不管其形式如何,“是人們互動活動的產物”。交往在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中主要包括兩方面含義,一方面是指“互動作用”,即“社會互動”,指人與人、人與群體、群體與群體間,由於接觸、接近而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過程:另一方面是指“交流”,包括人們之間的物質、能量和信息的交換,這種交換為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提供了可能性,它是歷史發展的基本條件,是社會形成的基本條件,對社會歷史具有重大影響。20世紀20年代以來,早期的中國共產黨人對馬克思主義新聞傳播理論和社會交往學說在中國的大力傳播,極大地豐富了傳播社會學的思想內容。1922年2月12日李大釗在北大新聞記者同志會成立大會上的演說詞,就是我國第一篇用馬克思主義觀點闡述新聞現象的講話。在這篇講話中,李大釗提出新聞事業“是一種活的社會事業”,“新聞是現在新的、活的、社會狀況的寫真”。①這裡,我們不想展開論述馬克思主義新聞傳播理論與社會交往學說及其在中國的實踐對傳播社會學產生的巨大影響,我們只想提出在探討傳播社會學理論的知識來源時,必須對馬克思主義理論與學說予以足夠的重視。特別是在今天,當西方馬克思主義思潮風起雲湧之時,我們更應自覺地繼承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新聞傳播理論和社會交往學說,批判地借鑑西方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