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縣趙

趙全恆紅軍時期曾用名趙全泰,湖北黃安箭廠河趙崗人(今河南省新縣箭廠河鄉石崗村趙崗村民組)。1913年11月生。

基本信息

概述

 
1927年參加黃麻起義,加入少先隊、赤衛隊。1929年攜帶堂弟趙全松(過草地犧牲,時任紅四方面軍營教導員)參加鄂豫皖游擊司令部,任前方醫院護理員、炊事員。1929年10月由朱金昌、馬耀龍介紹加入共青團。1930年,任紅軍第一軍第一師野戰醫院護理員,紅四軍十師戰士、副班長、班長,紅四軍十師政治部保衛連排長。1931年8月經王宏坤、周純全介紹由團員轉為中共黨員。後任紅四軍政治部部黨委書記。參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據地歷次反“圍剿”鬥爭。1932年10月在紅四方面軍主力向西轉移途中參加了新集、漫川關等戰鬥。參加過川陝革命根據地反“三路圍攻”、反“六路圍攻”和強渡嘉陵江。
1934年9月,在四川通江縣五龍台苦草峪與國民黨劉存厚部隊作戰時,隻身一人攜帶兩捆傳單深入敵圍做政治工作,使1400多名敵人(一個團)交槍投降。由軍長王宏坤宣布立大功一次,並親自獎勵手槍一隻。
1935年參加了紅四方面軍長征。第一次過草地部隊整編,任紅四軍政治部保衛連一排排長代理保衛連指導員,第二次過草地部隊整編調十二師三十六團任交通排長、三營八連指導員,1936年部隊再次整編調十一師師部特務連任指導員。長征時曾與李德生同在一個連。
1937年紅軍改編為八路軍,任一二九師三八五旅七六九團三營十一連指導員,上尉,黨中央、軍委授“紅軍十周年紀念章”一枚。1937年10月,在七六九團參加了夜襲陽明堡日軍飛機場的戰鬥,該戰役取得了燒毀敵機24架的勝利。之後參加了一二九師粉碎日軍的“九路圍攻”戰役。 1937年底,調一二九師司令部隨營學校學習,學習結束分配到三八六旅任旅部特務連指導員(旅長陳賡)。在386旅, 1938年3月16日參加了神頭嶺伏擊戰,3月31日參加了響堂鋪伏擊戰,4月中旬,參加了長樂村追擊戰。此後,又參加了連續破襲日偽軍控制的交通要道和據點的戰鬥。 1938年6月在河北彭城社莊與日寇作戰時右腿負傷、左臂第二次負傷,先後在一二九師醫院、八路軍總醫院、八路軍傷殘醫院治療至1940年。
1940年春,因傷疾過重(二等甲級殘廢、肺病三期),受八路軍總政治部派遣回到大別山,在新四軍五師留守處和領導下堅持鬥爭。先後任箭河區區長、區委書記,與劉名榜、邱進敏一起堅持大別山武裝鬥爭直至解放。
解放後,先後在河南新縣、固始、信陽工作。1973年1月因病去世,去世前任河南信陽專員公署視察委員會副主任。安葬於鄂豫皖蘇區首府烈士陵園
戰爭年代五次負傷。1934年在四川宣漢與劉湘的部隊作戰時,左臂被槍彈打斷。1938年在與日寇作戰時,右大胯被槍彈擊穿。評定為二等甲級革命殘廢軍人。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