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編未病學

新編未病學

《新編未病學》是2005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龔婕寧。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本書在繼承中醫學治未理論的基礎上,融入了與未病相關的現代科學研究成果,深入、系統地探討了未病的內涵和外延,構建了系統的未病學理論體系,展示了未病學發展的新理論和新思路。

書中首次提出了未病可分為健康未病態、潛病未病態、前病未病態和傳變未病態等新穎觀點,從發病層次論、發病閾值論、潛病潛症論、基因組學、蛋白組學等方面闡述了未病學的現代科學理論基礎。還全面介紹了運用生物鐘法、全息法、體質法、微醫學法等十多種現代研究未病學的方法,並詳細列舉了部分常見病、多發病未病態的防治。同時,圍繞身體性未病、心理性未病、人際交往性未病、性未病等分析了未病與亞健康的關係,強調應當在未病學理論指導下,結合現代養生保健新理論,從多方面、多角度防治未病。該書既有較高的理論水平,又有廣泛的實用價值,可供各類醫學、保健專業人員和廣大的普通讀者參考。

目錄

第一章 示病的理論及其發展

第一節 古代中醫學關於“治未病”的論述

第二節 現代中醫學對未病理論的認識及發展

第三節 中醫學未病理論評價

第二章 未病學現代科學理論基礎

第一節 發病層次論

第二節 發病閾值論

第三節 潛病、潛證論

第四節 基因組學

第五節 蛋白質組學

第六節 現代遺傳學

第七節 生物鐘學說

第八節 相關科學基礎

第三章 未病學的研究方法

第一節 生物鐘法

第二節 全息法

第三節 體質法

第四節 微醫學法

第五節 基因組法、蛋白組法

第六節 遺傳毒理法

第七節 環境醫學法

第八節 生活事件法

第九節 微量元素法

第十節生物反饋法

第十一節 疾病監測法

第四章 幾種重要疾病的未病防治

第一節 高血壓

第二節 糖尿病

第三節 癌症

第四節 心血管疾病

第五章 常見多發病的未病防治舉隅

第一節 病毒性肝炎

第二節 支氣管哮喘

第三節 中風

第四節 老年期痴呆

第五節 肥胖症

第六節 骨質疏鬆症

第七節 婦女更年期綜合症

第八節 不孕症

第六章 未病的四種形態

第一節 健康未形態

第二節 潛病未形態

第三節 前病未形態

第四節 傳變未形態

第七章 未病學與亞健康

第一節 亞健康與未病

第二節 未病的易感易發人群

第八章 軀體性未病和心理性未病

第九章 人際交往性未病和性未病

第十章 防治未病與養生保健新理念

第十一章 預防未病與生活方式

第十二章 未病學對世界醫學的貢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