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內容簡介本手冊針對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入關後轉軌的需要,在詳述國產金屬材料的同時,還系統介紹了美國、日本、德國、英國、
法國、原蘇聯等國家的鋼鐵材料、有色金屬的編號、狀態表示方法、中外金屬材料牌號對照及常用金屬材料的化學成分、性能和
用途。本手冊在編排上按用途分類,並且介紹金屬材料經營和進口業務的有關常識,便於不同行業的專業人員和購銷人員查閱,
本手冊對國內標準收集到1993年,國外標準收集到1992年,內容豐富新穎。本手冊是一本帶有標準性能的實用工具書,可供從
事金屬材料科研、設計、生產、經營、套用和貿易等方面的科技人員、管理人員和購銷人員使用。
作品目錄
目 次序言
第1章 基本資料
1.1常用符號、代號
1.1.1化學元素及86種金屬元素
1.1.2漢語拼音、英、日、俄、德、希臘文字母
1.1.3國家標準及部或專業標準
1.1.4國外標準及協、學會,專業標準
1.1.5主要國家(或地區)貨幣
1.2基本數據
1.2.1主要純金屬物理性能
1.2.2常用金屬型材理論質量(重量)的計算方法及常用金屬材料密度
1.2.3中外常用計量單位對照及對應國際單位換算
1.2.4鋼材硬度與強度對照
1.2.5中國線徑與英、美、德線徑對照
1.3金屬材料國內外訂貨有關資料
1.3.1國內訂貨
1.3.1.1全國訂貨會訂貨
1.3.1.2直達訂貨
1.3.1.3金屬材料公司和交易市場訂貨
1.3.1.4現貨交易、期貨交易以及交易場所
1.3.1.5訂貨的幾點原則
1.3.2國外訂貨
1.3.2.11994年以前對外訂貨的回顧
1.3.2.21994年後新舉措及“入關”後展望
1.3.2.3對外訂貨契約
1.3.2.4簽訂對外訂貨契約注意事項
1.3.2.5進口貨物的商檢和索賠
1.3.2.6海關驗憑放行貨物
1.3.3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一覽表
1.3.4進口金屬材料證明書中常用英、俄文用詞與中文對照
1.3.5主要供貨國家和地區代號
第2章 基本知識
2.1金屬材料的分類
2.1.1生鐵的分類
2.1.2鑄鐵的分類
2.1.3鋼坯的分類
2.1.4鋼的分類
2.1.5鋼材的分類
2.1.6有色金屬材料的分類
2.2金屬材料的力學性能
2.2.1金屬材料的強度與塑性
2.2.1.1靜拉伸試驗及拉伸圖
2.2.1.2金屬材料的彈性和剛度
2.2.1.3金屬材料的強度
2.2.1.4金屬材料的塑性
2.2.2 金屬材料的硬度
2.2.2.1布氏硬度HB
2.2.2.2洛氏硬度HR
2.2.2.3維氏硬度HV
2.2.2.4肖氏硬度HS
2.2.2.5顯微硬度HM
2.2.3金屬的衝擊韌性
2.2.4金屬的疲勞
2.2.4.1金屬機械疲勞定義
2.2.4.2疲勞裂紋的產生及擴展
2.2.4.3金屬機械疲勞分類
2.2.4.4疲勞曲線
2.2.4.5疲勞極限
2.2.4.6疲勞缺口敏感度
2.2.4.7影響疲勞壽命的主要因素
2.2.4.8提高疲勞壽命的措施
2.2.5金屬的斷裂韌性
2.2.5.1問題的提出
2.2.5.2平面應變斷裂韌性KIC
2.2.5.3彈塑性狀態的斷裂韌性
2.2.5.4KIC、JIC、δC套用特點
2.2.5.5影響斷裂韌性的因素
2.2.5.6斷裂韌性測試方法簡述
2.2.6金屬的高溫機械性能
2.2.6.1金屬的蠕變
2.2.6.2高溫短時拉伸性能
2.2.6.3高溫硬度
2.2.6.4金屬的熱疲勞
2.2.7金屬的磨損與接觸疲勞
2.2.7.1研磨磨損
2.2.7.2腐蝕磨損
2.2.7.3粘著磨損
2.2.7.4耐磨性能指標
2.2.7.5接觸疲勞
2.3金屬材料的物理性能
2.3.1金屬的熱學性能
2.3.1.1熔點
2.3.1.2熱容和比熱C
2.3.1.3金屬的熱傳導及導熱率λ(導熱係數)
2.3.1.4金屬的熱膨脹及熱膨脹係數a
2.3.2金屬的電學性質
2.3.2.1電阻(R)和電阻率(ρ)
2.3.2.2電導率γ
2.3.2.3電阻溫度係數a
2.3.2.4影響金屬導電性的因素
2.3.3金屬材料的磁性
2.3.3.1抗磁性物質
2.3.3.2順磁性物質
2.3.3.3鐵磁性物質
2.3.3.4磁性能指標
2.3.3.5影響金屬材料鐵磁性的因素
2.4金屬材料的化學性能
2.4.1耐腐蝕性
2.4.1.1化學腐蝕
2.4.1.2電化學腐蝕
2.4.2金屬材料的抗氧化性
2.5金屬材料的工藝性能
2.5.1鑄造性
2.5.1.1流動性
2.5.1.2線收縮
2.5.1.3偏析
2.5.2可鍛性
2.5.2.1金屬的化學成分和組織
2.5.2.2變形溫度
2.5.2.3變形速度
2.5.2.4應力狀態
2.5.3可焊性
2.5.3.1對母材進行試驗
2.5.3.2對焊接接頭進行試驗
2.5.4可切削性
2.5.4.1以刀具使用壽命評價切削加工性
2.5.4.2表面粗糙度和切屑的排除
2.5.5熱處理工藝性
2.5.5.1淬硬性
2.5.5.2淬透性
2.5.5.3淬火變形及開裂趨勢
2.5.5.4氧化及脫碳趨勢
2.5.5.5過熱及過燒敏感趨勢
2.5.5.6回火穩定性
2.5.5.7回火脆性
2.5.5.8時效趨勢
2.6金屬材料的組織及熱處理
2.6.1金屬材料的組織
2.6.1.1金屬及合金的相結構
2.6.1.2鐵碳合金的平衡相圖與平衡組織
2.6.1.3鐵碳合金的過冷奧氏體轉變曲線及非平衡組織
2.6.1.4合金元素對鋼的組織的影響
2.6.2鋼的熱處理
2.6.2.1鋼的整體熱處理
2.6.2.2鋼的表面淬火
2.6.2.3鋼的化學熱處理
2.6.2.4其他熱處理技術
2.6.3鑄鐵的熱處理
2.6.3.1白口鑄鐵的熱處理
2.6.3.2生產可鍛鑄鐵的石墨化退火
2.6.3.3灰口鑄鐵的熱處理
2.6.3.4球墨鑄鐵的熱處理
2.6.4有色金屬的熱處理
2.6.4.1退火
2.6.4.2淬火和時效
第3章 國內外鋼鐵材料牌號簡介
3.1中國國家標準(GB)鋼鐵產品牌號表示方法
3.1.1生鐵
3.1.2鐵合金
3.1.3鑄鐵
3.1.4鑄鋼
3.1.5碳素鋼
3.1.5.1普通碳素鋼
3.1.5.2優質碳素鋼
3.1.5.3碳素工具鋼
3.1.6合金鋼
3.1.6.1低合金結構鋼、合金結構鋼、彈簧鋼
3.1.6.2不銹耐酸鋼和耐熱鋼
3.1.6.3高電阻合金
3.1.6.4高速工具鋼
3.1.6.5合金工具鋼
3.1.6.6鉻軸承鋼
3.1.7專門用途鋼
3.1.7.1焊條、鉚螺用鋼
3.1.7.2造船、鍋爐、橋樑用鋼
3.1.8易切削鋼
3.1.9電工用矽鋼
3.1.10電工用純鐵
3.1.11特殊性能合金
3.1.11.1高溫合金
3.1.11.2耐蝕合金
3.1.11.3精密合金
3.1.12粉末及粉末材料
3.1.12.1還原鐵粉
3.1.12.2粉末冶金材料(據GB4309-84)
3.2美國鋼號表示方法
3.2.1ASTM標準的鑄鐵、鑄鋼和鍛鋼牌號表示方法
3.2.1.1鑄鐵
3.2.1.2鑄鋼
3.2.1.3一般用壓鑄鋼鍛件
3.2.2碳素鋼和合金鋼
3.2.3工具鋼(ASTM和SAE標準)
3.2.4不鏽鋼和耐熱鋼(AISI標準)
3.2.5鉻軸承鋼(ASTM標準)
3.2.6電工用矽鋼
3.2.7UNS編號系統
3.2.8SAE標準結構鋼鋼號的編號系統
3.3德國DIN標準鋼鐵材料牌號表示方法
3.3.1鑄鐵
3.3.1.1灰口鑄鐵
3.3.1.2可鍛鑄鐵
3.3.1.3球墨鑄鐵
3.3.1.4奧氏體鑄鐵
3.3.1.5合金耐磨鑄鐵
3.3.2鑄鋼
3.3.2.1碳素鑄鋼
3.3.2.2低合金鑄鋼
3.3.2.3高合金鑄鋼
3.3.3非合金鋼
3.3.4低合金鋼
3.3.5高合金鋼(不銹耐熱鋼等)
3.3.6工具鋼
3.3.6.1非合金工具鋼
3.3.6.2低合金工具鋼、高合金工具鋼
3.3.6.3高速工具鋼
3.4英國國家標準(BS)鋼號的表示方法
3.4.1鑄鐵
3.4.1.1灰口鑄鐵
3.4.1.2可鍛鑄鐵
3.4.1.3球墨鑄鐵
3.4.1.4高矽耐蝕鑄鐵
3.4.1.5奧氏體鑄鐵
3.4.1.6耐磨鑄鐵
3.4.2鑄鋼
3.4.2.1壓力容器用鑄鋼
3.4.2.2碳鋼和低合金鋼熔模鑄鋼
3.4.2.3一般工程鑄鋼
3.4.2.4不鏽鋼鑄鋼
3.4.3碳素鋼
3.4.3.1普通碳素鋼
3.4.3.2鐵素體鋼焊絲
3.4.3.3優質碳素鋼和易切削鋼
3.4.3.4碳素鋼管
3.4.4合金鋼
3.4.4.1合金結構鋼、彈簧鋼和軸承鋼
3.4.4.2軸承合金鋼鋼管
3.4.5不鏽鋼
3.4.5.1不鏽鋼(包括耐熱鋼和閥門鋼)
3.4.5.2承壓不鏽鋼管
3.4.6工具鋼
3.5法國國家標準(NF)鋼號的表示方法
3.5.1鑄鐵
3.5.1.1非合金灰口鑄鐵
3.5.1.2可鍛鑄鐵
3.5.1.3球墨鑄鐵
3.5.1.4奧氏體鑄鐵
3.5.2鑄鋼
3.5.2.1一般工程用鑄鋼
3.5.2.2非合金鋼壓力容器鑄鋼
3.5.2.3低合金鋼鑄鋼
3.5.2.4低合金鋼壓力容器鑄鋼
3.5.2.5高合金鋼鑄鋼
3.5.3A類鋼(包括非合金鋼和低合金鋼)
3.5.4非合金鋼
3.5.5合金鋼
3.5.5.1一般合金鋼
3.5.5.2熱處理用合金鋼
3.5.6工具鋼
3.5.6.1冷作碳素工具鋼
3.5.6.2冷作合金工具鋼
3.5.6.3熱作合金工具鋼
3.5.6.4高速工具鋼
3.5.6.5不銹刀具鋼
3.5.7電工用矽鋼
3.6日本工業標準(JIS)鋼鐵產品的牌號表示方法
3.6.1鑄鐵
3.6.2鑄鋼
3.6.2.1碳素鋼鑄件
3.6.2.2結構用高強度碳鋼及低合金鋼鑄件
3.6.2.3合金鋼鑄件
3.6.2.4不鏽鋼鑄件
3.6.2.5耐熱鋼鑄件
3.6.3一般結構用鋼
3.6.4碳素結構鋼
3.6.5合金結構鋼
3.6.6不鏽鋼及耐熱鋼
3.6.7彈簧鋼
3.6.8含鉻軸承鋼
3.6.9工具鋼
3.6.10電工用矽鋼
3.7前蘇聯國家標準(TOOT)鋼號表示方法
3.7.1鑄鐵
3.7.1.1灰口鑄鐵
3.7.1.2可鍛鑄鐵
3.7.1.3球墨鑄鐵
3.7.1.4耐磨鑄鐵
3.7.1.5合金鑄鐵
3.7.2鑄鋼
3.7.2.1碳素鑄鋼
3.7.2.2合金鑄鋼
3.7.3普通碳素鋼
3.7.4優質碳素結構鋼
3.7.5低合金鋼、合金鋼和彈簧鋼
3.7.6易切削鋼
3.7.7不銹耐酸鋼、耐熱和熱強合金鋼
3.7.8滾動軸承鋼
3.7.9工具鋼
3.7.9.1碳素工具鋼
3.7.9.2合金工具鋼
3.7.9.3高速工具鋼
3.7.10專門用途鋼
3.7.10.1焊條用鋼
3.7.10.2磁鋼
3.7.10.3電工用矽鋼
3.7.11 鐵鎳基或鎳基合金
3.8國際標準化組織(ISO)鋼號的表示方法
3.8.1鑄鐵
3.8.1.1灰鑄鐵(無化學成分要求)
3.8.1.2可鍛鑄鐵(無化學成分要求)
3.8.1.3球墨鑄鐵(無化學成分要求)
3.8.1.4奧氏體鑄鐵
3.8.2鑄鋼(一般工程用)
3.8.3一般結構鋼
3.8.4碳素鋼
3.8.5結構鋼熱軋鋼(帶,板)
3.8.6承壓鋼材
3.8.7不鏽鋼
3.8.8耐熱鋼和合金
3.8.9工具鋼
3.8.9.1碳素模具鋼
3.8.9.2冷作、熱作合金模具鋼
3.8.9.3高速工具鋼
附錄 各國標準代號
第4章 國內外鋼鐵材料牌號對照
4.1生鐵
4.1.1煉鋼用生鐵
4.1.2鑄造用生鐵
4.1.3球墨鑄鐵用生鐵
4.1.4還原鐵粉
4.1.4.1GB4136-84粉末冶金用還原鐵粉牌號及化學成分
4.1.4.2GB5317-85電焊條用還原鐵粉牌號及化學成分
4.2鐵合金
4.2.1矽鐵
4.2.2錳矽合金
4.2.3高爐錳鐵
4.2.4錳鐵
4.2.5鉻鐵
4.2.6矽鉻合金
4.2.7鎢鐵
4.2.8鉬鐵
4.2.9磷鐵
4.2.10硼鐵
4.2.11氮化鉻鐵
4.2.12鈦鐵
4.3鑄鐵
4.3.1灰口鑄鐵
4.3.1.1GB9439-88灰口鑄鐵的牌號(無化學成分要求)
4.3.1.2牌號對照
4.3.2球墨鑄鐵
4.3.2.1GB1348-88球墨鑄鐵的牌號(無化學成分要求)
4.3.2.2牌號對照
4.3.3奧氏體鑄鐵
4.3.4耐熱鑄鐵
4.3.5可鍛鑄鐵
4.3.5.1GB9440-88可鍛鑄鐵牌號(無成分要求)
4.3.5.2牌號對照
4.4鑄鋼
4.4.1GB5676-85鑄造碳鋼的牌號及化學成分
4.4.2GB2100-81不鏽鋼鑄件的牌號及化學成分
4.4.3牌號對照
4.5 鑄造永磁合金
4.5.1GB4753-84鑄造鋁鎳鈷永磁(硬磁)合金的牌號及化學成分
4.5.2牌號對照
4.6鑄造高溫合金
4.6.1GBn175-82鑄造高溫合金牌號及化學成分
4.6.2牌號對照
4.7碳素鋼
4.7.1普通碳素鋼
4.7.1.1GB700一88碳素結構鋼的鋼號及化學成分
4.7.1.2鋼號對照
4.7.2優質碳素結構鋼
4.7.2.1GB699一88優質碳素結構鋼的鋼號和化學成分
4.7.2.2GB711-88優質碳素結構鋼熱軋厚鋼板和寬鋼帶的鋼號和化學成分
4.7.2.3鋼號對照
4.7.3 碳素工具鋼
4.7.3.1GB1298-86碳素工具鋼的鋼號和化學成分
4.7.3.2牌號對照
4.8合金鋼
4.8.1合金結構鋼
4.8.1.1GB1591-88低合金結構鋼的鋼號和化學成分
4.8.1.2GB3077-88合金結構鋼的鋼號和化學成分
4.8.1.3鋼號對照
4.8.2彈簧鋼
4.8.2.1GB1222-84彈簧鋼的鋼號和化學成分
4.8.2.2鋼號對照
4.8.3高速工具鋼
4.8.3.1YB12一77高速工具鋼的鋼號和化學成分
4.8.3.2YB(T)2-80高速工具鋼推薦鋼號
4.8.3.3鋼號對照
4.8.4合金工具鋼
4.8.4.1GB1299-85合金工具鋼的鋼號和化學成分
4.8.4.2鋼號對照
4.8.5軸承鋼
4.8.5.1YB9-68鉻軸承鋼的鋼號和化學成分
4.8.5.2YB9-70(試行)無鉻軸承鋼的鋼號和化學成分
4.8.5.3GB3203-82滲碳軸承鋼的鋼號和化學成分
4.8.5.4GB3086-82高碳高鉻不銹軸承鋼的鋼號和化學成分
4.8.5.5YB688-76高溫軸承鋼的鋼號和成分
4.8.5.6牌號對照
4.8.6不銹耐酸鋼和耐熱鋼
5.2.3材料的機械性能
5.2.3.1中國材料的機械性能
5.2.3.2國外材料的機械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