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義
這個名詞形容的是新秀進入NBA後,通常都會在一定時間裡狀態全無,就像眼前有一堵看不見的牆擋住了前進的道路。
新秀牆的理解
國外一些專家對“新秀牆”的理解以及一些球員的感受!
每年賽季開始後,新秀們看起來都變得越來越活躍了。他們會跳得更高,跑得更快。然而不幸的是,NBA是一項運動會的馬拉松跑,而非短跑項目。自訓練營開始,你在整整一個月時間裡,要一天兩練,並緊接八場季前賽。然後就是漫漫長路上的82場比賽來折磨你,這條長路充斥著一打背靠背比賽和無盡的飛行、住賓館及坐大巴的日子。而如果你在一支強隊,那么你在這兩個月的客場賽季中還要再加上兩周。 當你還是一個19-22歲的新秀時,你基本上得把你的大學賽程乘以三。最終,當體力和精神都開始有點小崩潰時——“新秀牆”來了。絕大部分新秀在他們的處子賽季,都會不同程度地撞上這堵邪惡的牆。 “我想每個傢伙都會撞上新秀牆,”尼克斯後衛拉里·休斯說,他是99年那個縮水賽季的新秀,“尤其是當你期待把一切都全身心地投入在籃球和旅行上的時候。對許多新秀而言,如果他們打了很長時間比賽的話,都可能感到陷入了新秀牆的麻煩之中。問題在於你多久能從中走出。”
有人相信,有人不以為然。根據AI·桑頓的經歷,他就是那個體會到新秀牆存在的人。07—08的處子賽季,據這位快船隊的前鋒估計,他大約在賽季中段時撞上了新秀牆。
“一段時間後你的身體變得非常綿軟無力,”桑頓回憶道,“你就算睡醒還是疲憊不堪。我記得那年我一連休息四天,仍然感到像是有人在我起床後將我痛扁一頓一樣。”
當老鷹隊的後衛麥克·畢比在1999年還是一個溫哥華灰熊隊的菜鳥時,向《體育畫報》描述了這堵“牆”對他身體產生的影響。
“我疲憊不已,”畢比在文章中寫道,“有時我像是在流沙中行走一樣。說實話,我感到我任何地方都去不了了。教練告訴我要振作起來,跨過阻礙。可我想我已經在泥淖中行走很久了。”
另一些人則拒絕接受新秀牆的理論。
“我的首要任務就是試圖讓他們的大腦清醒,告訴他們新秀牆不過是人們虛構的玩意兒,”長期負責丹佛掘金隊體能訓練的教練Steve Hess說,“我相信所有這些限制都是我們設定並根植在自己意識中的想法。他們一提起新秀牆,我就會說:‘我一點都不想聽到這些。我不想討論它,甚至不想就它廢話。你應該開始讓這一整套新秀牆概念從你的頭腦里滾出去。”
Hess不喜歡用“新秀牆”的概念,他喜歡把它叫做“精神集中度下降”。當那些球員們的身體開始出現疲憊狀況,Hess和他的同事將盡其所能——從改變一個球員的飲食計畫到調整訓練量——獲知他們的狀態。他絕不會讓他們把新秀牆作為藉口。他說他開始注意到一些一年級球員在賽季的這個時候就開始就此淪落了。
“這有點像在大學裡參加考試的時候,” Hess補充道,“你就像面對最後兩天的考試,會想‘這XX的究竟是怎么回事?’一樣,這就是精神上的集中度下降了。”
“為什麼一些人撞上了新秀牆而另一些人沒有?所以忘記它吧。” 快船的二年級後衛埃里克·戈登是Hess觀點的佐證。作為一名新秀,這位前印第安那大學的天才場均貢獻18.1分和2.9次助攻,而除了一月初的三場比賽,他每場比賽都能得分上雙。
“我想我並沒有撞上新秀牆,”戈登說,“事實上隨著賽季結束的臨近,我打得更好了。”
轟動聯盟的新秀布蘭頓·詹寧斯在撞上新秀牆的球員中,是一個的候選人。雖然他在場均35.5分鐘時間裡,能得到20.3分,6.2個助攻,3.9個籃板的全明星數據,但他體格太單薄了(6尺1寸,165磅),但他上賽季在義大利無法獲得足夠的上場時間。因此很有可能他的數據在下個月或兩個月後撞上新秀牆。
作為一個“撞牆”的過來人,桑頓告誡詹寧斯和其他新秀,或者經歷撞牆體驗,否則就在不久的將來。
“你必須照顧好你的身體,”桑頓說,“你必須正確飲食,你必須充分休息,你必須保持訓練,保持良好狀態。那將幫助你更平穩地度過這段時期。”
至於精神方面呢? “你必須熬過去,”桑頓說,“沒有取巧之道,你不得不忍耐。你必須記住我們簽這份契約是為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