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設施
截止2007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1270戶通自來水,有341戶飲用井水。有1601戶通電,有462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822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955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955戶。
農村經濟
該村2007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897.2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648萬元,占總收入的43.2%;畜牧業收入 1015萬元,占總收入的53.5%(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0229頭,肉牛52頭,肉羊168頭);漁業收入 4萬元,占總收入的0.2%;林業收入 47萬元,占總收入的2.5%;第二、三產業收入77.2萬元,占總收入的4.1%;工資性收入100萬元,占總收入的5.3%。農民人均純收入2817.7元,農民收入以 種、養 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129人(占勞動力的16.8%),在省內務工891人,到省外務工138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1611 戶,共鄉村人口6733人,其中男性3563人,女性3176人。其中農業人口6733人,勞動力3500人。該村以漢、彝族為主,其中漢族6678人,彝族50人。
到2007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499人,占人口總數的7.4%;參加農村合作醫療 6422人,參合率95%;享受低保104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12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4人,該村距離鎮衛生院12公里。該村人畜混居的農戶60戶,占農戶總數的3.7%。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4所,校舍建築面積3043平方米,擁有教師27人,在校學生1703人,距離鎮中學15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513人,其中小學生782人,中學生921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 個、圖書室 1個。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1、農業產業化,規模化經營體系沿未建立,農業結構調整幅度不大;2、農村基礎設施薄弱,休閒、娛樂系公共設施缺乏,人居環境還有待改善,教育教學水平落後;3、 生產渠道單一,經濟來源於農業,農民增收渠道單一。。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1、改變以糧食種植為主的傳統農業發展思路,提高農業產業水平,發揮產業化經營在新農村建設中的推動作用; 2、加強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民眾的文明素質; 3、培育勞務經濟,增加非農產業收入。。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0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911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6239.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0.00萬元,有固定資產20.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主要銷售往本縣。2010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398.00萬元, 該村目前正在發展夏播油菜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種植業、養殖業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