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簡介
作者: 陳相靈,王曉楓 譯註出 版 社: 山西古藉出版社
- 出版時間: 2008-10-1
- 字數:
- 版次: 1
- 頁數: 136
- 印刷時間:
- 開本: 16開
- 印次:
- 紙張:
- I S B N : 9787805988825
- 包裝: 平裝
內容簡介
《三十六計》的內容看似簡單,然其內容卻非常豐富。兵學經典《孫子兵法》,也只專論十三個問題,而《三十六計》所講的卻是三十六個專題。大體而言,第一套“勝戰計”是強勢一方取勝的謀略,第二套“敵戰計”是敵我力量相當時取勝的謀略,第三套“攻戰計”是兩軍對壘時互相攻戰的謀略,第四套“混戰計”是局勢不明時取勝的謀略,第五套“並戰計”是為了取勝結盟拉友的謀略,第六套“敗戰計”是敵強我弱時以柔克剛的謀略。這六套計謀組合為一大套計謀,包括了戰爭、戰役、戰鬥的方方面面,可以說,完全是戰爭中實戰經驗的總結。而總結這些經驗的文人們,絕不僅僅是一般的文弱書生,必當是如《水滸傳》中的智多星吳用、李白成帳下的牛金星之類頗有實戰經驗的文人。然而,如果仔細分析三十六計的內容,有些計謀也有其牽強附會處,或互相近似處,比如“趁火打劫”在某種程度上與“混水摸魚”近似,“聲東擊西”與“暗渡陳倉”近似;至於六套計謀的劃分也有不盡準確處。這些都可看出三十六計成於民問又用於民間的特點。目錄
前言總說
第一套 勝戰計
第一計 瞞天過海
第二計 圍魏救趙
第三計 借刀殺人
第四計 以逸待勞
第五計 趁火打劫
第六計 聲東擊西
第二套 敵戰計
第七計 無中生有
第八計 暗渡陳倉
第九計 隔岸觀火
第十計 笑裡藏刀
第十一計 李代桃僵
第十二計 順手牽羊
第三套 攻戰計
第十三計 打草驚蛇
第十四計 借屍還魂
第十五計 調虎離山
第十六計 欲擒故縱
第十七計 拋磚引玉
第十八計 擒賊擒王
第四套 混戰計
第十九計 釜底抽薪
第二十計 混水摸魚
第二十一計 金蟬脫殼
第二十二計 關門捉賊
第二十三計 遠交近攻
第二十四計 假途伐虢
第五套 並戰計
第二十五計 偷梁換柱
第二十六計 指桑罵槐
第二十七計 假痴不癲
第二十八計 上屋抽梯
第二十九計 樹上開花
第三十計 反客為主
第六套 敗戰計
第三十一計 美人計
第三十二計 空城計
第三十三計 反間計
第三十四計 苦肉計
第三十五計 連環計
第三十六計 走為上計
書摘
第一計 瞞天過海備周則意怠,常見則不疑。陰在陽之內,不在陽之對。太陽,太陰②。
注釋
①瞞天過海:據《永樂大典-薛仁貴征遼事略》載,貞觀七年(634),唐太宗率三十萬大軍御駕征伐今遼寧一帶。當大軍來到大海邊時,無計過海。這時,忽傳有近居海上之人請求見駕,且備好過海軍糧。帝大喜,來到海邊。只見此人東向倒步引帝入室,室內窗戶皆以彩幕遮圍。百官入座,宴飲甚樂。不久,風聲大起,波濤如雷,人身動搖,良久不止。帝大驚,令近臣揭開彩幕一看,方知並不在百姓家中,大軍已然航行於海上。原來,此海上之人為新招壯士薛仁貴裝扮。此一出“瞞天(天子)過海”之計,正是他策劃的。
②太陽、太陰:指過分公開的形式里,隱藏著過分隱密的內容,而且不易被人察覺。據傳陰陽對立的概念最初由中華人文先祖伏羲發明,此即以陰陽組成的八卦。後來,據司馬遷講,周文王將八卦推演成六十四卦,陰陽對立之中,亦有陰陽互相轉換、互相雜糅的表現。古代的軍事家們將陰陽對立統一的概念用在指揮戰鬥的行動中,就總結出了奇正、柔剛、明暗、後先、虛實、退進等陰陽相對的關係。從運用計謀的角度說,陰謀置於公開正常的表現形式之中,正是“太陽”則“太陰”,陰謀轉化成“陽謀”,恰好是最大、最高級的陰謀。
譯文
防備太過周密,則意識易於鬆懈;經常見的事物,則不易引起懷疑。所以說,秘計正是隱藏在公開的事物中,而不與公開的事物相對立。太過公開的形式,往往隱藏著太過深奧的機密。
新評
“瞞天過海”之計,其核心就是將陰謀公開化而不為人覺察,抑或叫“陽謀”也未嘗不可。故其釋詞有言日:“陰在陽之內,不在陽之對。”而且進一步說:“太陽,太陰。”就是說,越是大的陰謀,往往就越是以公開的方式出現,因為它太公開了,人們反而極易相信,信焉不察,以故上當。這樣的大“陰謀”,它所造成的危害也就更大,故而可稱是最高的計謀。所以,三十六計的編者將“瞞天過海”列為第一計,也是大有深意的。
戰例一
賀若弼渡江滅陳
公元589年,隋朝大將賀若弼率大兵攻打南朝的陳國。為達成戰爭的突然性,賀若弼故意經常組織部隊調防。每次調動,都令部隊在歷陽(今安徽省和縣一帶)集中,且令三軍大張旗鼓,迷惑陳國守軍。陳國起初以為隋朝大軍將至,乃盡發國中兵馬,準備迎戰;待發現並非隋軍出擊,遂撤軍休整。如此多次調防後,陳國已然麻痹,戒備鬆懈,直到一天隋朝大軍渡江而來,陳國守軍競未察覺,以致一觸即潰,不久即滅亡陳國。
戰例二
孫臏隱忍瞞龐涓
戰國時期,據說孫臏與龐涓共同向鬼谷子學習兵法,後來龐涓做了魏惠王的將軍。他知道自己的本領不及孫臏,就將孫臏叫到魏國,竟動私心將孫臏的膝蓋骨去掉。這樣還不放心,乾脆將孫臏藏起來。孫臏落難,遂故意披頭散髮,裝瘋賣傻起來;龐涓派人觀察孫臏是否真的精神不正常,都被孫臏隱瞞了過去。龐涓以為他真的瘋了,就放鬆了監視。一天,齊國使者來到魏國,孫臏暗地裡與其接觸,表達投靠齊國的意圖。使者見孫臏是位不可多得的奇才,便將他偷偷地運往齊國。以後,孫臏為齊國將軍田忌獻圍魏救趙奇計,一舉打敗龐涓的軍隊,並置龐涓於死地。
戰例三
國軍秘密進上海
1937年7月7日,日軍大規模侵華開始,上海形勢日趨緊張,日軍在滬兵力已達1萬人。時任京滬警備司令的張治中將軍決定先發制人,搶在日軍大部隊進入上海前夕,先行派軍人滬,消滅那裡的日軍,剷除日軍占領上海、進攻南京的基地。
由於當時的國民政府仍抱有讓西方調停的幻想,故不想違反屈辱的《上海停戰協定》,故張治中派軍隊進入上海,只能採取秘密方式進行。他先是命令精銳的第2旅換上保全服裝,利用夜間進入虹口、龍華機場,接著全部機械化的第87師、第88師也秘密進人西郊待命。上海市內為了修築工事,也採取秘密方式進行,許多紀念性建築實際上成為軍隊的掩體。
起初,國民政府這一瞞天過海之舉連上海市民也不知曉,後來,日軍有所察覺,派人到施工現場偵察,引起兩軍衝突。這時,日軍侵占上海的野心暴露無遺,於是張治中命第87、88師迅速占據已修好的工事,與日租界的日軍對峙。8月13日,日軍首先開火,中國軍隊奮起反擊。著名的“八•一三”抗戰拉開序幕。
◎第二計 圍魏救趙
原文
共敵不如分敵①,敵陽不如敵陰②。
注釋
①共敵:使敵人集中起來聚殲之。
②敵陽:從正面打擊敵人。 敵陰:從側面或從背後打擊敵人。此句也可理解為:在敵人氣盛時打擊之不如在敵人氣衰時打擊之。
譯文
使敵人集中起來進而聚殲之,不如使敵分散進而分別殲滅之;與敵人迎面相擊不如從背後突襲效果更好。
新評
“圍魏救趙”之計源於戰國時期齊國與魏國的桂陵(今山東菏澤市東北)之戰。公元前354年,魏國軍隊圍攻趙國都城邯鄲,雙方僵持不下。此時,齊國應趙國之請,派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率兵八萬救趙。攻擊方向選在何處?起初,田忌欲直趨邯鄲。孫臏獻計:“今梁(指魏國)趙相攻,輕兵銳卒必竭於外,老弱罷(疲)於內。君不若引兵疾赴大梁(今河南開封),據其街路,沖其方虛,彼必釋趙而自救。是我一舉解趙之圍而收弊於魏也。”(見《史記•孫子列傳》)果然,當齊軍直奔大梁時,魏軍聞訊急忙放棄邯鄲回師自救。齊軍乘其疲於自救之時,在桂陵設伏,魏軍被擊,措手不及,主帥龐涓戰死,趙國之圍遂解。
圍魏救趙的故事是著名的戰例。用於三十六計的第二計,其中心思想是避敵鋒芒,擊敵虛弱。其中有兩層含義:其一,在選擇作戰方向上,要儘量選在敵人既關鍵又虛弱的部位;其二,在選擇打擊時機上,要儘量在敵憊且無防備之時。時空兩方面的選擇,都必須正確,方有可能取勝。
“圍魏救趙”的戰法,歷代軍事家都予以高度讚賞,並予以靈活運用。毛澤東同志在《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一文中,總結我軍反圍攻的作戰經驗時指出:“如果敵在根據地內久踞不去,我可以倒置地使用上述方法,即以一部留在根據地內圍困該敵,而用主力進攻敵所從來之一帶地方,在那裡大肆活動,引致久踞之敵退出去打我主力。這就是‘圍魏救趙’的辦法。”1947年8月,當蔣介石派兵大舉進攻我解放區時,毛澤東命劉鄧大軍南渡黃河,千里躍進大別山,由內線打到外線,把戰線拉到蔣管區,一舉扭轉了解放戰爭的戰略態勢。這也是對“圍魏救趙”之計的靈活運用。綜合以上多種戰例可知,“圍魏救趙”的戰法,其核心的思想就是避實擊虛,變被動為主動。
戰例一
劉鄧挺進大別山
1947年初,蔣介石在對新解放區全面進攻失敗後,又拼湊了六寸萬軍隊,向我山東解放區、陝甘寧解放區分別實施重占進攻。山東解放區我軍不足十萬,陝甘寧解放區,我軍只有二萬餘兵力,卻分別面臨四十萬和二十萬敵軍的壓力。
面對敵人的重點進攻,顯然不宜採取迎頭而上的策略。毛澤東在一次軍事會議上分析形勢說:“蔣介石收縮兵力,形成兩個拳頭,一個在山東,大兵四十萬,一個在陝北,也有二十萬。劉伯承說這是蔣介石的‘啞鈴戰術’。這個比喻很形象。……啞鈴的形狀是兩頭粗,中間細。這個啞鈴的把子就是劉伯承、鄧小平所在的中原。蔣介石把兵力集中起來搞重點進攻,他在中原地區的兵力就單薄了。因此,一旦劉鄧發起外線出擊,實行中央突破,必定能打破蔣介石的重點進攻。而且這么一下棋子,整個棋局也就搞活了!”
根據黨中央的戰略部署,從1947年6月14日起,劉鄧大軍從河南安陽出發,經過湯陰、冶陶,從山東東洛渡過黃河,進人魯西南,然後經河南進入安徽的大別山區。劉鄧大軍的中間突破,不僅威脅了徐州、兗州一帶,而且直接兵臨南京附近,猶如插入國統區心臟的一把尖刀。
蔣介石被劉鄧大軍這么一進攻,急忙抽調重點進攻的兵力回防,我軍則從山東、陝西、河南一線發起全面反擊,把戰線推向蔣管區。從而由戰略防禦階段轉入了戰略進攻階段。
戰例二
諸葛亮一箭三雕
漢末建安四十六年,曹操親率三十萬大軍進攻東吳。孫權面臨大敵,十分驚慌,緊急派人向荊州的劉備求援。此時,劉備正準備攻取西川,無力東顧。諸葛亮獻計,請修書一封,請馬超出兵,從西面進攻長安等地,曹操必然撤兵。劉備聞計大喜,立即修書一封,陳述天下大勢,並言曹操於馬操,有殺父之仇。馬超見信,知道有機可乘,且可報曹操殺其父馬騰之仇,於是率二十萬大軍東進,一舉攻下長安、潼關,威脅到曹操控制的中原地區。曹操聞訊,顧不得進攻孫權,立即撤軍。
諸葛亮此計,其一退了曹兵,其二解了孫權之圍,其三調動了馬超,有利人取西川,可稱一箭三雕的“圍魏救趙”之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