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大佛寺風景名勝區

新昌大佛寺風景名勝區

新昌大佛寺位於浙江省新昌縣城西三里南明山中。這裡山清水秀,岩石嶙峋,古樹蒼蒼,飛瀑泱泱,曲澗微轉,幽洞深邃,是風景幽奇的旅遊勝地。大佛寺風景名勝區總面積共25.5平方公里,由大佛寺景區、十里潛溪景區、南岩寺景區三部分組成。

景點介紹

大佛寺景區離縣城西南0.5公里,創始於東晉永和初年(公元345年)共有景點16

5個,其中人文景點45個,自然景觀120個,為中國漢族地區142個重點開放寺院之一。這裡群山環抱,奇岩突兀,亭台樓閣環布,古樹修篁,故大佛寺又有“石城古剎”稱。寺內依山崖開鑿30年的石彌勒佛像,南朝文學家劉勰譽之為“不世之寶,無等之業,曠代之鴻作”,後世稱之為“江南第一大佛”。沿途有鋸解岩、譽為“江南敦煌石窟”的千佛岩、放生池、隱岳洞、晉曇光舍利塔、隋智者大師法塔(為紀念佛教天台宗創始人智凱而建)、朱子亭(朱熹於此著書立說)、朱梅、矽化石(又名木化石,距今已有1億5千年歷史),石門幽谷、磨崖石刻等景觀。在大佛寺入口處,以大佛寺為依託,突出佛教文化內涵,氣勢磅礴的中國大佛城已開業,這又是一處好景觀。大佛寺里最負盛名的文物是石雕彌勒大佛。據《新昌縣誌》記載,大佛開鑿於南北朝時齊梁年間(約486一J516年),前後營造30餘年。據1984年有關部門測算,佛座高1.9l米,佛身高13.74米,佛頭高4.87米,耳長2.7米,兩膝相距10.16米。此佛像是中國江南第一大佛,可與大同雲岡、洛陽龍門石窟中大佛相媲美,目前仍是全國屈指可數的幾尊石雕大佛之一。石彌勒像不僅以其規模宏大,氣勢非凡著稱於世,而且在佛教造像藝術上也獨具特色。石像盤膝而坐;面容秀骨清相,婉雅俊逸,端莊慈祥。額部寬闊,鼻樑高隆,眉眼細長,方頤薄唇,兩耳垂肩,頂有螺髻。身披架裟;中胸袒露,衣著縐招,自然流暢。身段秀麗,體態勻稱,給人一種超脫、莊嚴的感覺。 在造像上作了兩個藝術處理:一是適度地放大頭部,處理好視差關係,使人們仰視大佛時,毫無比例失調之感,反面感到佛像比例協調,佛面容親近真實。另一個巧妙的創造是鑿成穴代替眼珠,使觀瞻者不論從哪一角度仰視,均有與佛陀目相接之感。大佛寺的開山和尚是東晉名僧曇光。曇光是江蘇崑山人,自幼出家,拜訪名師,鑽研佛學,成為一位有影響的僧人。東晉永和(345-356年)初年,縣光漫遊江左,宿石城山下,見這裡古木參天,石壁千仞,青藤繞石,環境十分清幽,就在這裡劈荊斬棘,在山洞裡修行。 南齊永明(483-493年)年間,僧護來到石城山隱岳寺,做了隱岳寺的住持。他見寺北有青壁乾余尺,每至其下,“聞管弦聲或發光怪”,決心就壁刻成佛像。石壁堅硬,進展慢,至齊建武年間(494-498年),僧護圓寂時,只粗粗鑿出頭部形象。其弟子僧淑等繼其業,因“資力莫由”而停工。 梁天監十二年(513年),齊梁時代名僧僧祐受建安王蕭偉之邀,專程來到隱岳寺主持鑿刻石佛的工程。僧祐(445-718年)是齊梁時代的一位律學大師,也是古代傑出的佛教文史學家、雕刻家。 僧祐來到隱岳寺,見僧護和僧淑所鑿的石佛“失在浮淺”,於是再次招集工匠,“大事更張,因舊功鏟入五丈”,“捫虛梯漢,構立棧道,狀奇肱之飛車,類仙腹之懸閣,高張圖范”,前雕刻四年,造成極精美的石彌勒佛坐像。南朝梁著名文學論批評家劉勰,特為之作了2200多字的《梁建安王造石城山石佛像碑記》,讚譽這座石彌勒像是“不世之寶,無等之業。”這座“命世之壯觀,曠代之鴻作”是經過僧護、僧淑、僧祐三人相繼建造而成的,主體工程的設計和完成者是僧祐。在大佛寺大雄寶殿的三層樓閣上,立有“三生聖跡”的匾額,就是指這三位法師楔而不捨地雕鑿石佛的歷史。 據《嘉泰會稽志》載,唐會昌五年(845年),石城建瑞像閣三層。五代後梁開平元年(907年);石城寺遭火焚。開平三年(909年),吳越王錢鏐錢八千萬,起彌勒寶閣三層及殿宇300餘間,賜寺名為“瑞像寺”。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奉沼改瑞像寺為寶相寺。明朝永樂九年(1411年),重建毗盧閣,三層五極,高十三丈五尺,改寺名為毗盧閣。後道兵燹,殿堂均毀,唯十丈金身石彌勒佛像獨存。清朝末年,重建五層高閣,重裝大佛及羅漢像。1925年,在寺門口立碑,上書“大佛寺”。至此,寺廟改稱大佛寺,沿用至今。

新昌大佛寺在舉行法會新昌大佛寺在舉行法會

大佛寺的主要殿堂有天王殿、西方殿、大雄寶殿、大佛殿、地藏殿、藏經樓、隱鶴樓等,還有千佛院、智者法塔等建築,此外還有朱子題字、隱岳洞、無量橋、放生池、龜化石,回音壁、米蕭所書“面壁”題刻、古銀杏、解開岩、仙客岩、七雨頭、月峽等風景名勝。附近還有南岩寺、任公子釣台、化雲洞、蝙蝠庵、十里潛溪、石屏幽谷、一線飛瀑、天燭萬松、七盤勝景等。千佛院又稱千佛岩,為天然溶洞;內塑海島觀音像,岩壁上分布著南齊永明三年(485年)開鑿的1040餘尊佛像。這些佛像高僅數寸,工藝精緻,栩栩如生,與大佛一樣,是中國早期南方石窟藝術的瑰寶,是研究南朝齊梁間

雕塑藝術的重要實物史料。 智者法塔是天台山國清寺開山祖師智顗的衣缽塔。隋文帝開皇十七年(597年),智顗法師應詔進京,路經新昌石城寺(今大佛寺)講演佛法,隨即圓寂,建“智者大師法塔”。現在的塔是1983年重建。 朱子亭為宋朝思想家朱熹建。朱熹曾在此著書立說。亭旁有摩崖石刻“天柱屹然”四字。朱熹自書一聯曰:“日月兩輪天地眼,詩書百世聖賢心。” 解開岩,指一中裂如鋸開的磬石,民間傳說是兩位神仙化成孩童,用茅草鋸開岩石,鼓勵僧淑要持之以恆地雕鑿佛像。解開岩有一斷石如和尚倒立,稱“倒施和尚”。傳說一和尚見頑童以草鋸石,譏笑說:爾等能鋸開石頭,我就倒著走。結果巨石鋸開了,那和尚只得倒立在那裡了。 大佛寺被列為浙江省省點文物保護單位。1983年後,又被國務院定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每天前來參觀遊覽、朝山拜佛的遊人香客絡繹不絕,人們無不讚嘆這座鴻姿巨佛和周圍的幽美的景色。

山門山門

千佛禪院位於大佛寺西北約300米,緊鄰大佛寺的外山門,是除大佛之外的另一處石窯造像,因石窟內佛像總數超過一千,故名千佛禪院,俗稱千佛岩千佛岩,佛像確有千尊以上,據統計,石窯內共有佛像

1075座,大的有1米之多,小的僅數寸。千佛禪院前身是高僧於法蘭創建的元化寺,成寺於公元345—356年,可見千佛岩的造像早於大佛南朝時,南方很少有石窯造像,因此位於新昌石城山的千佛岩就顯得異常珍貴。千佛禪院在“文革”時曾遭受損壞,但大多得到了保留,是很有研究價值的古代石窟造像藝術建築

放生池在大佛寺外山門內,大佛寺的放生池非但是一般佛教寺廟中的固有建築,在新昌大佛寺更有平添景色的妙用。不管是香客還是遊客,一進入外山門,就會被兩處清澈的水池所吸引,水面映照著兩面青山、四面綠樹,佛門淨地的感覺油然而生。放生池南面岩壁“南無阿彌陀佛”為弘一法師手跡,“放生池”三字為錢思廉所書。

旅遊指南

自駕游交通:

新昌大佛寺景區新昌大佛寺景區

1)從蘇州市出發,走滬寧高速,沿滬寧高速一直

向前行駛8公里,從中華門/機場高速/長江三橋/馬鞍山出口離開,進入繞城公路,沿繞城公路一直向前行駛255.4公里,在章橋村從杭州繞城/金華/寧波出口離開,朝上海/寧波/滬杭甬高速/蕭山機場/繞城東線方向,進入杭州繞城公路,沿杭州繞城公路行駛15.4公里,從寧波/杭州出口離開,進入杭甬高速,沿杭甬高速行駛68.1公里,從上三高速/嵊州/台州/溫州出口離開,進入上三高速,沿上三高速行駛64.9公里,從新昌出口離開(經新昌收費站),一直向前行駛2.3公里,在七星大橋稍向右轉走匝道,進入七星路,沿七星路行駛1.3公里,在環島從第2個出口離開,進入鼓山西路,沿鼓山西路行駛1.1公里,在環島從第1個出口離開,進入新昌縣城區行駛406米,到達終點。

2)從杭州出發,走杭新景高速公路,朝南方向沿杭新景高速行駛5公里,從富陽東/東洲島出口離開(經東洲島收費站(富陽)),遇岔口向右,行駛389米,左轉走匝道(經東洲島收費站(富陽)),朝杭州方向,進入杭新景高速,沿杭新景高速行駛7.9公里,從杭州繞城出口離開,朝蕭山機場/紹興/寧波方向,進入杭州繞城公路,沿杭州繞城公路行駛18.7公里,從出口離開,進入杭金衢高速,沿杭金衢高速行駛15.5公里,從彭埠大橋/寧波/機場出口離開,朝蕭山機場/寧波方向,進入杭甬高速,沿杭甬高速行駛44.2公里,從上三高速/嵊州/台州/溫州出口離開,進入上三高速,沿上三高速行駛64.9公里,從新昌出口離開(經新昌收費站),一直向前行駛2.3公里,在七星大橋稍向右轉走匝道,進入七星路,沿七星路行駛1.3公里,在環島從第2個出口離開,進入鼓山西路,沿鼓山西路行駛1.1公里,在環島從第1個出口離開,進入新昌縣城區行駛406米,到達終點。

新昌大佛寺風景名勝區新昌大佛寺風景名勝區

公共運輸:城區內乘2路、6路、7路、8路公車至“大佛城”站點,進入大佛寺風景區大門

後,電瓶車費用每人2元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