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態下的變革:對話37位中國企業家

新常態下的變革:對話37位中國企業家

《新常態下的變革:對話37位中國企業家》2015年由東方出版中心出版,作者是沈偉民。

內容簡介

《新常態下的變革:對話37位中國企業家》內容完全出自一手採訪。作者通過對阿里巴巴馬雲、騰訊馬化騰、格力董明珠、哇哈哈宗慶後、蘇寧張近東、好人生湯子歐等37位中國頂級企業家,在2009—2015年這一重要過程中如何擺脫金融危機、變革經營模式、適應經濟新常態等做了深入採訪,真實、生動地記錄了這一特殊階段中國企業家們的思考、行動和心路歷程。

作者簡介

沈偉民:資深財經管理媒體人。現任《經理人》雜誌副主編、浙江大學管理學院品牌顧問委員會委員、美通社特約作者。長期致力於中國影響力商業人物與公司管理的報導和研究,著有《貝因美夢斷產業鏈》、《華爾街連環獵殺中概股》、《掘金線上教育》、《綠城羅生門》、《女首富(藍思科技)的財富暗傷》、《海潤光伏的巨虧算盤》等重要作品。

目錄

第一編 新常態 2015 // 001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阿里要活102年//002

做電子商務的WTO//004

生意是生活方式//006

信任是交易基礎//010

清華控股董事長徐井宏:做一家世界級的高校企業//012

生態思維才是商業思維//013

做中國特色的高校產業//016

產融結合做大高校產業//020

杉杉董事局主席鄭永剛:存在就是為了改變//023

新常態給民企新機會//025

做中國特色的中國商社//027

融入新常態就要大調整//030

為工業4.0配套新能源//032

中搜執行長陳沛:打造“中國好搜尋”//036

十年,只為等待移動時代//038

搜尋壟斷,已到打破的時候//040

產品好不好,讓用戶決定//043

羅萊董事長薛偉成: 用15年做全球500強//045

用15年倒逼自己//047

設內部合伙人制//049

收購與資本聯動//051

浙大網新董事長史烈: 做“網際網路 ”雙重身份者//054

起得早不等於成功//056

“網際網路 ”魔術師//057

“網際網路 ”10條路//058

第二編 蝶變2014//063

創維總裁楊東文:不要把網際網路想得太神秘//064

製造要融合網際網路//066

從黑電反攻白電//068

內生性網際網路思維//070

上海華誼董事長劉訓峰:做產業組織者//073

“製造 服務”雙軌模式//074

切入產業相關服務鏈//076

統一企業內部語言//078

盤活資產再謀上市//079

華住董事長季琦:以O2O2O修訂O2O//081

鎖定中下層消費人群//083

做出讓用戶尖叫的產品//085

O2O2O直通“中國服務”//088

1號店前董事長於剛: 對沖“京東騰訊”聯盟//091

電商平台轉向社會化//093

開啟競合第一個範本//095

平台變身“運營房子”//097

大數據貫穿每道細節//099

同程網總裁吳志祥: 1元經濟背後的移動大財富//102

避開巨頭,開闢次戰場//104

1元經濟,為競爭所生//106

移動時代,老二就是輸//108

好人生創始人湯子歐:解決傳統醫療百年痛點//111

顛覆中式傳統醫療//113

有所為,有所不為//116

健康管理“雲服務”//118

第三編 卡位2013//121

今日資本總裁徐新:企業家要有“殺手直覺”//122

投資給有“殺手”感的人//123

人才和內部活力大過融資//125

只投不受周期性羈絆的行業//126

投資退出,先“養好”企業//128

用協定壓縮企業家婚變空間//129

IDG資本合伙人章蘇陽: 要賭就賭“黑天鵝”//131

快死的企業,不必救//132

民間借貸,可不干涉//135

不賭藍海,只賭黑天鵝//136

滬江網執行長伏彩瑞:線上學習的革命//139

商業模式混搭//141

盈利是硬道理//144

經營走向眾籌//146

拍拍貸執行長張俊:天下沒有難借的錢//148

做純淨的P2P網貸//150

孤獨的商業模式//153

自建全徵信系統//155

巴斯夫大中華區董事長關志華:化工企業不應做全民公敵//158

化工新“三駕馬車”//160

需求為重,競爭為次//162

複製“萊茵河畔”模式//163

博世(中國)總裁陳玉東:創新來自積小步//168

基金會控股模式//170

創新不是“革命”//173

積小步,至千里//175

第四編 嬗變2012//179

雅戈爾董事長李如成:贏在“不務正業”//180

主業從未曾動搖//181

激活內涵型增長//183

三一總裁唐修國:讓被併購者反向整合自己//186

用併購搶奪國際化跑道//188

讓被併購者來整合自己//189

大娘水餃董事長吳國強:破中餐低端宿命//191

從大娘變少婦//193

企業《法典》//194

上市要伺機//196

春秋董事長王正華:在夾縫中生存//198

避爭“三大航”//199

死扣成本//201

視野在全球//203

報喜鳥董事長吳志澤:做百億向內看//206

要素驅動一去不返//207

品牌矩陣航母化//210

股權集於一個家族//212

3M大中華區前總裁余俊雄: 嚴峻考核催生不出偉大創新//214

創新和嚴峻制度是死敵//216

創新沒有所謂的標準化//221

第五編 鏖戰2011//225

上海家化前董事長葛文耀: 將無形資產置於轉型核心//226

真要轉型的是無形資產//227

與外資競爭要避實擊虛//229

匹克董事長許景南:勞動力優勢只剩五年//233

到歐美本土先拿身份證//234

廉價勞動力只能用五年//237

資本家族化和管理市場化//240

蘇寧董事長張近東:電商的本質是零售//242

締造3000億蘇寧新夢//243

電商要比消費者體驗//245

價格鏖戰,誰怕誰//247

紅豆總裁周海江:掌握國際分工主導權//249

自主品牌應納入國家戰略//250

掌握成本波動規律抗通脹//252

產業相對多元可規避通脹//254

以公開競聘制衡家族權力//257

遠東董事局主席蔣錫培:沒有巨觀需求就死//259

嚴密盯住需求之變//261

抱團與整合併行//262

拿業績找銀行授信//263

死與不死相對論//264

美特斯邦威董事長周成建:消費者民族中心主義//267

對消費者懷敬畏之心//269

消費者主導不可逆轉//271

自發“新國貨”運動//274

第六編 對決2010//277

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把自己抵到牆角//278

不妥協才是立身之本//279

專業化就是自斷後路//282

領導力就是要得人心//285

攜程執行長范敏:和對手對決//288

要始終向市場亮出劍//289

併購只為控制產業鏈//292

台灣台達電子董事長海英俊:找到自己的利基//297

轉型必須弄清現實和趨勢//298

節能減排是巨大市場需求//300

控制生產動作以降耗人力//302

第七編 抉擇2009//305

娃哈哈董事長宗慶後:沒有疲軟的市場,只有疲軟的產品//306

用自己方式經營企業//307

沒有絕對贏利的行業//310

讓對手先付市場成本//313

格蘭仕董事長梁慶德:誰心裡都想做“價格屠夫”//316

做農村市場,先下鄉//318

OEM模式,不是錯//319

價格戰,即成本之戰//321

方太集團主席茅理翔:產品優先於規模//325

放棄兩次賺快錢的機會//326

2019年結束產業大調整//328

儒家思想能幫中國企業//331

騰訊執行長馬化騰:砍掉低於億級用戶的產品//334

不要對立學習和創新//335

大事件就是傳播平台//339

新產品必須創億級用戶//341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