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史
鳳凰山自然風光旅遊區位於省會鄭州西南約50公里的新密市尖山下寺溝村,總面積約15平方公里。鳳凰山屬嵩山余脈,俗稱北嵩山,因人類始祖伏羲曾經在這一帶活動,後人又稱其為伏羲山。
景區歷史悠久,《山海經》載:泉水欹危,映帶左右,晨起伏而憑之,煙霞瀰漫,萬頃茫然,峰巒盡露其巔,煙移峰動,如眾鳥浮水而戲……天下奇觀也。浮戲山在夏、商、西周、叫“陽城山”、“童戲山”、“越戲方”;春秋戰國以“、九洲之險”、“洛陽屏障”聞名於世;《左傳》稱為“陽城”,《水經注》稱浮戲山為“石城”;隋末以來歷代農民起義軍所修的古城寨堡在大小山巔之上都可覓得遺蹟;抗日時期皮定軍、徐子榮在這裡建立了著名的豫西抗日根據地,唐宋時期的著名寺院上,中,下香峪寺等。
從地質地貌上講鳳凰山地質構造以其岩齡古老、類型齊全、構造複雜、出露良好為特點,沉積岩、岩漿岩、變質岩三大岩類齊全,具有嵩山世界地質公園的典型地貌特徵,鳳凰山屬於距今18.5億年至8億年間下元古界嵩山群,呈明顯的沉積間斷,這在景區中有特別直觀的表現。
鳳凰山自然風光旅遊區位於典型的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雨熱同期,適宜多種野生動植物生長,植被覆蓋率高達86%以上,空氣中負離子含量每立方厘米可達1200--5000,高溫時景區內氣溫低于山外1℃-5℃,低溫季節,山內溫度高于山外2℃左右,林中含氧量高於城市5-7倍,堪稱少有的“天然氧吧”.
自然資源
鳳凰山的主峰蓮花峰,海拔高度861米。四周群山環繞,山峰相臨相對,山谷間雲霧繚繞,巔頂可見霞光四射。景區內古木參天,曲徑幽回,區內有國家一級、二級保護植物及其它樹林,還有珍稀動物,眾多的中草藥及自然景觀。古木參天,藤蘿交纏,灌木叢叢,野草離離,嚴嚴實實地覆蓋著山地。據不完全統計,現有各類植物六百餘種,是距鄭州最近的天然森林公園。大峽谷內峽谷中怪石嶙峋,碧水深潭,瀑布飛流,如天工巧琢,萬般風姿,頗具北方山水的雄渾大度。魚蝦成群,湖光山色,花草繁盛。一片盎然蓬勃的景像。這裡泉水常年不斷,水色透明,甘甜可口,可以直接飲用。青山倒映,一路上鳳凰湖、五彩池、青月潭、虎刨泉、回音壁、情人石,美景不斷。
陽春時節,百花盛開,花香撲鼻。二月杏花質地潔白晶瑩剔透,五月槐花飄香完足的黃色、山桃花紅艷棠梨花雪白、連翹花金銀花,實在是花的世界、花的海洋。到了夏季,景區森林遮天蔽日,流連飛瀑深潭間,一派清涼世界。秋天的鳳凰山,充滿了豐收的喜悅,猩紅的柿子、紫紅的野葡萄、暗紅的野山楂、灰褐色的野板栗,滿山的果實布滿山野。加上成片的紅葉林,置身其間,別有風味。冬季里,連綿的群山銀裝素裹,大峽谷里冰凌高懸,給人靜謐神奇的感覺。可謂“春有奇花異草之生機,夏有流水潺潺之清涼,秋有果實飄香之甜美,冬有隱寂之誘惑”
目前鳳凰山風景區共開發了三大旅遊景區,蓮花峰景區,鳳凰大峽谷景區和正在建設中的香峪寺景區。
地理環境
鳳凰山景區位於省會鄭州西南約50公里的新密市米村鎮下寺溝村,屬嵩山余脈,俗稱北嵩山、方山、越戲山,今謂浮戲之山。地質地貌屬元古界嵩山群。海拔高度971米,總面積約二十平方公里。植被覆蓋率高達86%以上。
旅遊信息
到鳳凰山旅遊,目前我們開發的有三條旅遊線路:
一、登鳳凰山和蓮花峰。
二、游鳳凰河和鳳凰泉。
三、游香峪寺和香峪大峽谷。主要景點有:“雙獅迎賓”、“鳳凰林”、“鳳凰湖”、“寒士苦讀”、“回音壁”、“響水塘”、“升子石”“醉翁駕游”、“大禹劈山”、“情人石”等一百二十多處。
傳說
說起鳳凰山,她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故事。很久以前,我們的省會鄭州東郊位著一隻金鳳,金鳳凰夜以繼日的到處尋覓哺食,用它的辛勤養育和繁衍著後生及子孫。它自遠方捕捉來的糧食,如大米、小麥、豆子、玉米、穀物和蔬菜籽堆積成山,所灑在大地上的這些種子後來發芽成長也結成了果實。它們一時吃不完,又看到了當地老農一時尋不到充飢的糧食,便託夢給神農,讓神農點化農民種此穀物,用穀物之果養育大地之耕農。自此鳳凰與耕農結為鄰里,和睦相處。時之今日,鄭州還有“鳳凰台”這個好地方。鳳凰台的大米而聞名中外。到了商朝,商王要在鄭州建國度,人們被迫遠離他鄉。耕農究竟去哪裡好呢?一時人們都想不出好注意。一日,夜深人靜,金鳳凰託夢與當地一農民:“隨我一起去西南人祖伏羲(今浮戲山)之鄉,方可豐衣足食。”於是人們隨鳳凰一起西行,他們扶老攜幼跋山涉水來到了今日我們所在的這個地方--“鳳凰山”,在此安家落戶。金鳳凰攜她們子孫就棲息在山坡的大片樹林裡,這片樹林後人稱之稩“鳳凰林”或“鳳凰樹”。後來,這隻金鳳凰因年壽已高加之終生勞碌,一日便長眠在咱們前面的這座高山上。金鳳凰的後代和隨她一起前來安家落戶的山民為了紀念金鳳凰的功績,特命這座山為鳳凰山,後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