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孝道孝經新解

新孝道孝經新解

《新孝道孝經新解》是2011年京華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朱翔非。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新孝道孝經新解新孝道孝經新解
朱翔非《新孝道》以《孝經》原文內容為出發點,以孝為中心,比較集中地闡發了現代人的“新孝道”:既闡述了《孝經》的來歷,子女對父母的孝,父母對子女的教;又將孝親與現代生活、工作聯繫起來;更重要的是,朱翔非提出了孝道與中國人的信仰關係。
本書從《孝經》直接講到現代智慧,這種轉換是希望古為今用、執古御今,讓現代人能用上《孝經》的智慧,是為現代人的人生、事業的成功進行針對性的現代解讀。
《新孝道》解釋的是《孝經》,講的是孝道。一般說來,為了讓孩子孝順,父母會對孩子說:在你小的時候(很多母親還會提到孕期的反應),我們為你付出了多少多少辛苦,將心比心,你必須要學會報恩,要懂得孝順。直到現在,最有代表性的勸孝辭基本上都是這個路數。這個說法擺事實講道理,很直觀,也很有效,但也存在嚴重的問題,經不起反覆琢磨。捫心自問,父母養育孩子盡心盡力,難道真的是貪圖孩子長大後的回報嗎?即使在沒有社會保障體系的農業社會,說父母對孩子的愛主要是功利性的,也是對人類這一偉大天性的褻瀆。很多父母用功利化的觀點要求孩子孝順,一方面是適應孩子的理解能力做出的權宜之說,另一方面也說明這些父母他們對孝道的理解存在偏差。

作者簡介

朱翔非,筆名孔陽,北京師範大學畢業,史學博士後。研究範圍涉及經學、理學、史學等領域。現任北京四中校長助理,北京師範大學客座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幾年來,開有《弟子規》、《三字經》、《論語》、《孟子》、《大學》、《孝經》、《國學概論》、《國學與現代生活》、《國學與親職教育》、《居家禮儀》等課程,並為中直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北京市教學骨幹做過多場國學講座。2010年7月與8月,為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錄製《中華孝經》節目。

目錄

序言劉長銘北京四中校長
序言龔鵬程著名思想家、頂級學者
自序 發現新孝道
引論
什麼是“經”?
《孝經》的作者
曾子其人其學
《孝經》的歷史
《孝經》的注釋
《孝經》的文本
開宗明義章第一
學習要有氛圍
歷史選擇了儒家
懷疑傳統的破壞力
和諧社會的傳統顯示全部信息

試讀章節

曾子的個性
關於曾子,我們前面章節已經介紹過了,現在我們看他在聽夫子講課的時候的反應。
孔子問:“汝知之乎?”讀到這裡就知道曾子是個什麼樣的人了。孔子認為他是個反應愚鈍的人。他的父親曾點,這個人倒是很灑脫的人,但他似乎不會教育孩子,很粗暴,很專制。一個個性灑脫的人,同時可能是一個專制粗暴的父親,這是值得研究的現象。不知道是因為他教育不得法,還是因為曾子的先天稟賦就是如此,總而言之,曾子這個人比較忠厚樸實,不是很機靈。所以孔子就直接問了“汝知之乎”,不能像對待其他高才生那樣間接地啟發。
“曾子避席”,曾子姿勢調整了,看來被老師問得有些發蒙,他很有禮貌,一看老師要教導他了,馬上說“曾不敏,何足以知之”。這部《孝經》可不是乾巴巴的說教,它裡面有情節,深入讀進去,你會發現一些有趣的細節。我們觀察一下曾子的一連串表現。
孔子直接和他講,孝是德之本,德從孝出,這個地方的孝是根本。一般我們常說的“忠孝仁義”里的“孝”是狹義的,與忠、仁、義這些品德是並列關係。而在經文裡,孝的涵義是廣義的,指一切道德的本源。
“復坐”,這時候曾子一直站得筆直,聽孔子的開導。孔子看他很緊張,就說,坐下吧。注意,這個細節不可忽略,曾子有這個狀態才能真切地理解孔子的話。後來,宋明理學大師認為曾子是得了孔子真傳的人,是傳道的人,認為他的個性是他獲得成就的根本。的確,他就是這樣一個非常厚重的人,他一旦有所承諾,便會以生命為代價,深沉用力地做下去。“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就是他說的話。我們很多人在人生的大方向上出了偏差,不是我們不夠聰明,不夠機靈,而是個性的問題,是人性的厚度不夠。過去,中國社會受儒家影響很大,很看重這些沉穩、剛毅的人。
“吾與汝”,我告訴你呀。看到曾子重新規規矩矩坐好以後,孔夫子再諄諄教導。
愛惜生命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一個解釋是:身體是父母給的,所以要保養好,不能毀傷。第二種解釋:指不要犯法,在古代會有肉刑,會殘害人的身體,這個解釋也是通的。我們傾向於第一種解釋。因為這裡有一個“始”字,說明教導的是小孩子,要他注意不要有磕磕碰碰,免得父母為之擔憂。當然,這個要求不是絕對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