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旅行

當年莫泊桑進入魯昂的高乃依中學,在這他的文學修養得到了長足的進步。 自1885年後,他轉向長篇小說的創作,六部中除了《一生》外,其他五部都是這個時期的創作。 逼真、自然,是莫泊桑在短篇小說創作中追求的首要目標。

作者介紹

莫泊桑(Maupassant 1850~1893) 19世紀後半期法國優秀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一生創作了6部長篇小說和356多篇中短篇小說,他的文學成就以短篇小說最為突出,被譽為“短篇小說之王”,對後世產生極大影響。他擅長從平凡瑣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義的片斷,以小見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實。他的短篇小說側重摹寫人情世態,構思布局別具匠心,細節描寫、人物語言和故事結尾均有獨到之處。
一、評價
屠格涅夫認為他是19世紀末法國文壇上“最卓越的天才”。托爾斯泰認為他的小說具有“形式的美感”和“鮮明的愛憎”,他之所以是天才,是因為他“不是按照他所希望看到的樣子而是照事物本來的樣子來看事物”,因而“就能揭發曝露事物,而且使得人們愛那值得愛的,恨那值得恨的事物。”左拉:他的作品“無限地豐富多彩,無不精彩絕妙,令人嘆為觀止”。恩格斯:“應該向莫泊桑脫帽致敬。”
二、生平
莫泊桑1850年8月5日生於法國西北部諾曼第省的一個沒落貴族家庭。母親出身並非名門望族,但是是殷實的資產階級家庭,聰慧絕倫、溫文爾雅,通曉四、五種外語,酷愛文學藝術,與福樓拜是莫逆之交。莫泊桑出生不久,父母因感情不和而分居,莫泊桑跟隨母親,在母親身邊度過了幸福的童年。10歲時,莫泊桑就開始聽母親為他朗讀莎翁的作品。莫泊桑不少短篇都是母親為他提供的題材,即便在他成名以後,母親仍是他的忠實的讀者和直言不諱的批評者。
莫泊桑的父親偷香竊玉、窮奢極侈,侵吞母親的財產,以致造成父母間關係的最後決裂。這就是莫泊桑日後寫了大量以父母離異而造成家庭悲劇為題材的短篇小說的原因。
13歲母親將他送進一所教會學校。沒多久因為寫了一首愛情小詩,學校當局認為他無心向學、桀傲不馴而將他除名。當年莫泊桑進入魯昂的高乃依中學,在這他的文學修養得到了長足的進步。著名詩人和戲劇家路易.布耶成了他的導師,布耶欣賞他的一首詩歌:“人的生命有如船在海上駛過的水痕,慢慢兒遠、慢慢兒淡。”另一位嚴師則是福樓拜。福樓拜著力培養莫泊桑力透紙背的文筆,洞察事理的眼力以及剴切中理的遣詞造句的能力。這位大師告誡他:“不論一個作家要描寫的東西是什麼,只有一個詞可供他使用,用一個動詞要使對象生動,一個形容詞要使對象的性質鮮明。因此就得去尋找,直到找到了這個詞,這個動詞和形容詞,而決不要滿足於差不多。”這兩位嚴師把莫泊桑的學步之作統統當做廢紙,禁止他發表。中學畢業前,布耶過世,莫泊桑與福樓拜相處默契,成了忘年交。
1869年莫泊桑通過中學會考進入巴黎大學法學院攻讀法律。這一時期莫泊桑查閱了形形色色的案例,這些案例也為他的文學創作提供了大量素材。
可惜不到一年時間,普法戰爭爆發,莫泊桑受愛國主義感染,手持獵槍深入密林展開游擊活動。時間雖短,但是印象深刻,此後,他創作了大量以普法戰爭為題材的作品。在他一系列描寫普法戰爭的小說中,充分地反映了資產階級的軟弱無能,占領軍無恥的荒唐行為、以及一些“殘忍”的農民的英雄壯舉。他認為這一切都可以歸結到一個滑稽可笑的世界恐怖上去。
從1872年起,莫泊桑定居巴黎,為了謀生,先後在海軍部和教育部任職,長達數十年,這些經歷使他對小職員的生活狀況和精神境界有了深刻的認識,成為他日後創作的重要主題。
1874年,莫泊桑在巴黎福樓拜的寓所結識了左拉。後來又通過福樓拜的介紹結識了屠格涅夫。屠格涅夫曾替莫泊桑審讀手稿,並鼓勵他閱讀俄國作家的名著。
1875年,25歲的莫泊桑首次發表小說《人手模型》,殺人犯的手做成的模型竟復活了,而且重又圖謀不軌,最後“斷手再植”方才平靜下來。這篇小說受到福樓拜的批評,告誡莫泊桑不要向壁虛造,而要立足於生活。
1876年左拉、莫泊桑、阿萊克西等人成立了自然主義文學集團,文學史是稱其為梅塘集團。莫泊桑倡議每人以普法戰爭為題材寫一篇小說,1880年結集出版,是為《梅塘之夜》。莫泊桑的成名作《羊脂球》即在其中。這是他公開發表的第一篇重要小說,一舉成名。文學生涯自此開始。
莫泊桑的傳世佳作大多是在1880-1890這十年間創作的。莫泊桑自1880年起偏頭痛的發作日趨頻繁,右眼的調節功能全部喪失,心跳紊亂,再加上他放浪形骸,因而宿命論和悲觀主義情緒屢見不鮮。自1885年後,他轉向長篇小說的創作,六部中除了《一生》外,其他五部都是這個時期的創作。
到了1880年代末期,由於莫泊桑思想上陰鬱苦悶與絕望情緒的加強,以及法國文學藝術中頹廢傾向對他的影響,不僅他的作品中的批判力量銳減,而且他觀察研究社會現象的興趣也日趨淡薄。他變得越來越內向。因此,社會的主題消失不見了,而人的內心世界、人的心理現象乃至病態心理成了他作品中的主要內容,如《皮埃爾和若望》、《我們的心》。
莫泊桑於在1893年7月6日逝世,享年僅43歲。在此以後,莫泊桑除了原有的諸種疾病外,神經分裂症漸漸惡化。1891年病情急轉直下,求生的欲望使他四處求醫,但又繼續迷戀於放浪的生活。1892年1月2日,莫泊桑自殺未遂,漸漸失去康復的信心。五天后他被送入精神病院。1893年與世長辭,年僅43歲。左拉致悼詞,預言莫泊桑的作品將不朽,將“是未來世紀的小學生們當做無懈可擊的完美的典範口口相傳”的故事。
三、創作
(一)、莫泊桑的三百五十多中短篇小說從題材內容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反映普法戰爭的:在這類題材的作品裡,莫泊桑揭露了普魯侵略者的殘暴與野蠻;法國軍隊的無能,歌頌了法國人民不畏強暴反抗侵略者的愛國精神如《羊脂球》(1880)、《米龍老爹》(1883)(必讀)、《兩個朋友》(1883)等。《羊脂球》是寫被敵軍占領的里昂城裡十幾位居民同乘一輛馬車出逃的故事。一輛馬車就是一個社會的縮影。作者通過乘客們出逃的不同原因,一路上的表現,特別是對羊脂球前後不同態度的變化,表現了他們不同的社會身分和性格特徵。
2.描寫資產階級市俗生活,揭露資產階級道德墮落的,如《項鍊》(1884)、《戴家樓》(1881),表現世態炎涼的《我的叔叔于勒》(1883),描寫小市民吝嗇的《雨傘》(1884)等。
3.反映勞動人民生活的貧困痛苦以及優秀品質的,如《西蒙的爸爸》(1881)、《一個女長工的故事》(1881)等。
莫泊桑中短篇小說的特色。
逼真、自然,是莫泊桑在短篇小說創作中追求的首要目標。也是他現實主義小說藝術的重要標誌。較之於19世紀前期巴爾扎克、斯湯達與梅里美,莫泊桑的短篇已經擺脫了任何程度的浪漫主義色彩,更拋棄了傳奇小說的一切手法。
1、在選材上,莫泊桑對特殊的、奇特的事件不感興趣,他的短篇都以日常生活故事或圖景為內容,摹寫日常生活中的人情世態。平淡準確一如現實生活,沒有人工的編排與臆造的戲劇性,不以驚心動魄的開端或令人拍案叫絕的收煞取勝,而是以一種真實、自然的敘述藝術與描寫藝術吸引人。由於作者觀察精細、善於開掘,卻深刻地反映出生活的真實和社會的本質。篇幅雖短,蘊含極深,平淡小事,意義不凡。給人以以小見大的藝術享受。
2、情節並不複雜,但構思布局非常精妙,別具一格。A.莫泊桑在有的作品中,甚至不用情節作為短篇的支架與線路,他總以十分纖細、十分隱蔽、幾乎看不見的線索將一些可信的小事巧妙地串聯起來,聰明而不著痕跡地利用最恰當的結構上的組合,把主要者突出出來並導向結局。如《一家人》,一個公務員家庭從頭一天晚上到第二天晚上所發生的日常生活,不是一個故事,而是某種現實。__情節淡化與生活圖景自然化,現代小說的一個特點。B.有的採取矛盾“層遞法”,通篇小說起伏跌宕,或一開始就造成極大的懸念,然後出人意料的急劇轉折。__多姿多彩、生動有趣。
3、在表現形式上,莫泊桑是爐火純青的技藝的掌握者,他不拘成法、不恪守某種既定的規則,而自由自在地運用各種方式與手法。在描述對象上,有時是一個完整的故事,有時是事件的某個片段,有時是某個圖景,有時是一段心理活動與精神狀態。既有故事性強的,也有情節淡化的甚至根本沒有情節的。既有人物眾多的,也有人物單一的,甚至根本沒有人物的。在描述的時序上,有順敘、有倒敘、有插敘,有目前與過去兩重時間的交叉。在描述的角度上,有客觀描述的,也有主觀描述的,有時描述者有明確的身份,有時又身份不明。__描述方式的多樣化與富於變化,提高了敘述藝術的水平,大大豐富了短篇小說的描述方式。
4、採用自然樸素的白描手法,寫景狀物能抓住神髓,細緻,準確傳神。
5、人物形象的自然化與英雄人物的平凡化。通過人物在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狀態與在一定境況情勢下必然有的最合理的行動、舉止、反應、表情,來揭示出其內在的心理與性格真實。不迴避英雄人物身上的可笑之處與缺點錯誤。人物性格都是通過情節開展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很少斧鑿痕跡。
6、語言規範、優美,清晰、簡潔、準確、生動。
(二)長篇小說
莫泊桑的六部長篇小說。代表作是《一生》(Une vie)和《俊友》(Bel-Ami)。
《一生》(1883)描繪了貴族少女幻想破滅的悽慘的一生,通過約娜的悲劇反映出了在資本主義經濟筆資產階級道德風尚的衝擊下,土地貴族生活方式中必然崩潰與瓦解。
《漂亮朋友》(1885)通過對冒險家杜洛阿利用女人為進身之階,發跡過程的描寫,反映出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時期政治生活的黑暗與腐敗,資產階級的淫蕩,特別是報界的污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