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賄賂犯罪疑難問題研究與司法適用

新型賄賂犯罪疑難問題研究與司法適用

《新型賄賂犯罪疑難問題研究與司法適用》共四部分,內容包括新型賄賂犯罪的司法認定、賄賂犯罪的疑難問題、賄賂犯罪案件的偵查等。《新型賄賂犯罪疑難問題研究與司法適用》給供相關學者參考閱讀。賄賂犯罪治理是一項系統工程,貫徹“懲防並舉、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注重預防”的反腐敗方針體系,必須將預防賄賂犯罪放在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

內容簡介

《新型賄賂犯罪疑難問題研究與司法適用》對於乾股型受賄犯罪數額,與會者普遍認為,應當區分公司不同性質確定乾股已轉讓或者實際轉讓時股份的價值。有限責任公司其股份價值應當以轉讓行為時該乾股占公司總股份的比例乘以公司淨資產額。上市公司的股份,能夠確定轉讓行為時該股票成交價的,以該成交價格計算;不能確定的,以轉讓行為當天股票在證券市場上的平均價格計算。對於購買股份的權利,即股份期權,武漢大學皮勇教授認為,由於行為人要獲得股份還必須支付對價,股份期權不能通過交易直接轉換為財物,收受股份期權不能像收受股份一樣成為受賄行為。

圖書目錄

第一部分新型賄賂犯罪的司法認定
利用影響力受賄罪法律適用問題探討
一、主體認定問題
二、影響力的認定問題
三、“不正當利益”的認定問題
四、本罪和受賄罪共犯的認定
五、關於利用影響力受賄罪對應行賄行為的處理
六、利用影響力受賄的定罪量刑標準問題
利用影響力受賄罪若干疑難問題解析
一、“關係密切人”的界定
二、本罪與斡旋受賄罪的區別
三、本罪與詐欺罪的區別
四、本罪的未遂問題,
五、本罪與受賄罪的共犯認定問題
利用影響力受賄罪幾個問題探討
一、關於利用影響力受賄罪主體認定問題
二、關於利用影響力受賄罪相關共犯問題
三、利用影響力受賄罪對合行為的定性問題
新型受賄犯罪疑難問題的司法認定
一、交易型受賄
二、乾股型受賄
三、合作投資型受賄
四、委託理財型受賄
五、借用型受賄
新型受賄犯罪認定中的法律問題
一、交易型受賄的認定
二、收受乾股型受賄的認定
三、合作投資型受賄與委託理財型受賄的認定
四、賭博型受賄的認定
五、特定關係人受賄與“掛名”領薪型受賄的認定
六、假借用型受賄
七、收受財物後退還或者上交的問題
八、離職後受賄問題
論“按市場價格交易”型受賄
一、入罪的原因
二、入罪之後產生的問題
三、結語
交易型受賄犯罪理論與實證研究
一、手段種類
二、明顯程度的界定
三、違法所得的認定
交易型受賄犯罪理論與實證研究
一、交易型受賄犯罪的含義和特徵
二、司法實踐中對交易型受賄犯罪的認定問題
三、以優惠價格購買商品與交易型受賄犯罪的界限
交易型賄賂若干問題的研究
一、交易型賄賂的解析
二、交易型賄賂典型類型
三、交易型賄賂判斷標準
四、結語
淺議乾股型受賄犯罪的金額認定
一、無資本依託的乾股型受賄
二、有資本依託的於股型受賄
三、結語
乾股型受賄相關問題探討
一、乾股價值的計算方式
二、收受乾股後的受賄數額認定
三、乾股型受賄罪既遂與未遂的認定
合作投資型受賄犯罪芻議
一、合作投資型受賄犯罪的基本理論
二、合作投資型受賄犯罪的基本表現形式
三、合作投資型受賄犯罪司法認定中的問題與對策
委託理財型受賄犯罪理論與實證研究
一、委託理財型受賄犯罪的兩種行為方式
二、罪與非罪的界限
三、委託理財受賄案件認定中的疑難問題
委託理財型受賄司法認定問題探析
一、委託理財型受賄的界定
二、關於“未實際出資而獲取收益”的規定
三、關於“實際出資,但獲取‘收益’明顯高於出資應得收益”的規定
賭博型受賄犯罪理論與實證研究
一、賭博與賭博型受賄
二、賭博型受賄犯罪的類型
三、賭博型受賄犯罪的司法認定
四、賭博型受賄犯罪實證分析
賭博型受賄罪的行為方式解讀
一、虛假賭博型行為方式
二、競爭博弈型行為方式
三、混合交織型行為方式
新型賄賂犯罪中“關係人”之認定
一、“密切關係人”界定
二、“密切關係人”與“近親屬”
三、“密切關係人”與“特定關係人”
特定關係人受賄犯罪的法律定位及類型研究
一、特定關係人受賄犯罪的法律定位
二、特定關係人受賄犯罪的類型研究
關係人受賄犯罪研究
一、關係人構成受賄共犯的主體界定問題
二、關係人構成受賄共犯的客觀要件界定問題
三、關係人構成受賄共犯的主觀要件界定問題
四、對關係人受賄犯罪問題的完善建議
掛名領薪型受賄犯罪理論與實證研究
一、受賄犯罪發展的新趨勢
二、掛名領薪型受賄犯罪的法理分析
三、掛名領薪型受賄犯罪的實證分析
四、對掛名領薪型受賄犯罪立法的幾點反思
淺論離職國家工作人員的受賄問題
一、離職國家工作人員的範圍
二、離職國家工作人員受賄行為的類型
三、離職國家工作人員斡旋受賄罪與相關賄賂犯罪的區別
關於離職國家工作人員受賄中“事先約定”問題的若干思考
一、離職國家工作人員受賄行為之限定
二、離職受賄行為認定需“事先約定”要件的困擾
三、完善離職受賄行為規定的幾點建議
未辦理權屬變更型受賄兩大疑難問題解析
一、將收受未辦理權屬變更登記的物品認定為受賄的理論支撐
二、既遂與未遂的分析
三、受賄數額的認定
借用型受賄犯罪的司法認定
一、基本案情
二、評析意見
三、實踐中關於借用型受賄的認定
借用型受賄犯罪的司法認定
一、意思表示是確定借用型受賄是否成立的關鍵
二、認定行為人受賄的主觀故意必須合理運用刑事推定
三、哪些因素是認定受賄的主要依據
四、借用型受賄數額的認定
放貸生利型受賄行為的司法認定
一、放貸生利型受賄界定
二、放貸生利型受賄數額的認定
新型賄賂犯罪行為形態研究
一、新型賄賂犯罪的類型
二、新型賄賂犯罪的危害性
三、現行法律在新型賄賂犯罪的規定方面存在的不足
四、完善新型賄賂犯罪法律規定的對策探討
新型賄賂犯罪典型案例研究
一、典型案例展示
二、新型賄賂犯罪的特點
三、查辦新型賄賂犯罪中存在的問題
四、新型賄賂犯罪認定標準的相關思考
五、結語
查處利用影響力受賄罪難點及對策研究
一、查辦利用影響力受賄犯罪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二、突破查辦利用影響力受賄犯罪“瓶頸”的對策建議
淺析利用影響力受賄罪的適用及入罪路徑
一、設立利用影響力受賄罪的立法背景
二、利用影響力受賄罪的適用探析
三、利用影響力受賄罪的入罪路徑
淺析“利用影響力受賄罪”的理解與適用
一、利用影響力受賄罪的概念
二、利用影響力受賄罪與其他賄賂犯罪的辨析
三、“其他與該國家工作人員關係密切的人”的界定
四、“利用國家工作人員職權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條件”的理解
五、利用影響力受賄罪中“謀取不正當利益”要件的界定
六、利用影響力受賄罪量刑標準的設定
利用影響力犯罪的司法認定
一、利用影響力受賄罪概述
二、利用影響力受賄罪的構成要件
三、利用影響力受賄罪與其他相近罪名的比較
利用影響力受賄罪的適用困境及完善
一、利用影響力受賄罪的適用困境
二、從與《公約》接軌的視角談對利用影響力受賄罪的完善
三、從合理解釋的視角談對利用影響力受賄罪的準確認定
利用影響力受賄罪主體的司法認定——從影響力的角度進行把握
一、利用影響力受賄罪主體概述
二、利用影響力受賄罪中的“影響力”
三、“近親屬”的認定
四、離職的國家工作人員的認定
五、“關係密切的人”的認定
六、國家工作人員能否成為本罪主體
利用影響力受賄罪犯罪主體的認定
一、“國家工作人員的近親屬”之認定
二、“與國家工作人員關係密切的人”之認定
三、“離職的國家工作人員”之認定
利用影響力受賄罪的法律適用問題研究
一、相關概念的理解
二、利用影響力受賄罪與相近罪名的區分
三、利用影響力受賄罪共犯的認定
……
第二部分賄賂犯罪的疑難問題
第三部分賄賂犯罪案件的偵查
第四部分賄賂犯罪的控制與立法完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