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起源
中國關於採茶歌舞的記載最早見於明王驥德《曲律》(1624年初版),云:“至北之濫,流而為《粉紅蓮》、《銀紐絲》、《打棗桿》;南之濫,流而為吳之《山歌》,越之《採茶》諸小曲,不啻鄭聲,然各有其致。”從中可以看出《採茶》在明朝已經以民間小曲形式在浙東出現。至清代,採茶歌逐步發展為採茶舞。清李調元《粵東筆記》中記載:“粵俗,歲之正月,飾兒童為彩女,每隊十二人,人持花籃,籃中燃一寶燈,罩以絳紗,明為大圈,緣之踏歌,歌十二月採茶。”這說明以採茶為題材的歌舞早在17世紀時已見於我國南方諸省。
據民間多方調查,新前採茶舞也源於明末清初流傳於黃岩茶鄉的《採茶歌》,也經歷了從採茶歌、採茶戲到採茶舞的三百年演變。但無史料佐證,有據可查的是晚清時期,七里村的王天明(1866年-1959年)與李小根(已亡故)就跳過採茶舞,徐達初(已亡故)等村民看過採茶舞。徐祥春老人(現年80歲)的母親就長期保存著上代傳下的採茶舞手抄本,記載著採茶舞的唱詞、工尺譜、陣法,在1956年交給村里。上世紀八十年代,文化館站在蒐集整理民間藝術的時候,就蒐集到一首明清時期流傳在新前、頭陀一帶茶鄉的《採茶歌》歌詞,從正月採茶唱到十二月採茶,“劉全進瓜游地府,借屍還還魂李翠蓮”的歌詞明顯有明清社會的痕跡。新前七里村的徐祥財老人(77歲)至今還能背誦全首《採茶歌》。並用原生態的採茶舞曲調來唱。
據尚健在的新前八十五歲老人方才根回憶,民國年間,新前當地農民逢年過節或廟會集市,常在廣場或戲棚(有時用方桌拼湊成台)演出《採茶舞》慶祝豐收,自娛自樂。也有在春節期間到人家門口去演出,以獲取賞錢與年糕點心並收點小錢。
舞蹈特色
內容
採茶舞表達了一群採茶姑娘上山採茶(勞作)時的歡快情景。最早的版本描寫村姑在採茶時有一位姑娘的情人(也稱牧童)采來鮮花,眾姑娘攔住搶奪,互相追逐,走出許多美的隊形,這種表演形式亦可稱為“採茶搶花”“採茶撲蝶”。當時女演員12人,牧童男演員1人,演出節奏較“散”,比較自由浪漫,同時也帶有濃厚的戲劇風味。
歌詞
採茶的歌詞內容,也是農民在實際勞動中的素材積累。象“正月採茶是新春,敲鑼打鼓鬧盈盈,前村獅子搶繡球,後村滾龍大翻身”。表現了解放後農民生活日益富裕,歡欣鼓舞的內容。再如“六月採茶茶葉粗,粗葉細制用工夫,採茶不怕太陽曬,烘焙不怕礱糠火”。則表現了茶農在採茶、制茶時辛勤勞動的內容。唱詞通俗簡單,農民一聽就懂,當地的小姑娘都會唱,也會表演一些動作。
步法
新前採茶舞基本步法吸收了戲曲花旦步法(圓場)的韻律,有其獨特的民間陣譜(也叫“走陣”即走隊形)。有蛇形、盤龍形、四花形、八字形、十字形等等。表演者唱一段,變化一個隊形,陣法變化流暢,畫面豐富多彩,生動地表現了採茶姑娘在山崗、坡地等不同環境採茶時的情景和愉快心情。手的動作在模擬採摘茶葉形態的基礎上又加以適當的變形,加上腕、肘的上下套疊和左右交叉,動作簡單而優美,顯示出舞蹈風格清新細膩,形象優美,富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和生活情趣。
傳承發展
解放後,採茶舞的唱詞、曲調、形式由七里村王天明、王明倫和王植芳等老藝人提供出來,經由村里宋法明、李敏山等老藝人的整理加工編排成舞后,流傳開來。
1956年,黃岩文化館派江月娥老師再次整理加工,參加黃巖縣首屆民間音樂舞蹈大會演,轟動全場觀眾,獲演出一等獎。
1957年《採茶舞》在參加浙江省民間舞蹈大會演時又獲演出一等獎,並留杭公演。“文革”期間,採茶舞受到踐踏,長期停演。
1984年國慶調演時,新前鄉重新組織七里村編排,並對舞蹈風格、服裝、道具作了必要的藝術處理,參加黃巖縣文藝調演獲二等獎。
1999年10月採茶舞參加黃巖區慶祝國慶50周年大型廣場文體表演,同年10月又參加台州市首屆藝術節民間藝術大會串表演獲銀獎。
2002年和2005年分別參加黃岩柑桔節暨農民藝術節踩街表演活動。
2007年,新前採茶舞被區政府列入黃巖區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2008年6月,又被列入市政府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2009年列入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