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922.00畝(其中:田593.00畝,地329.00畝),人均耕地0.92畝,主要種植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249.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0.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0畝,主要種植等經濟林果; 其他面積0.00畝。
農村經濟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549.86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6.73萬元,畜牧業收入52.83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328頭,肉牛0頭,肉羊15頭); 林業收入263.76萬元, 第二、三產業收入169.60萬元, 工資性收入31.6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884.00元,農民收入以旅遊業、畜牧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31.62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91人 ,在省內務工91人,到省外務工0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0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200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725.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725.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1034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0.00萬元,有固定資產0.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基礎設施
截止2006年底,該村已實現通電、通路、通電話,無路燈。全村有94戶通自來水,有 戶飲用井水,有 15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有191戶通電,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83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76戶。
該村到鄉道路為通路;進村道路為土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 公里,距離集貿市場 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 輛,拖拉機45輛,機車2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897 畝,有效灌溉率為 %,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 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 畝。
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01戶;裝有太陽能農戶184戶;建有小水窖 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的農戶 戶。全村有1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5個自然村已通電;有5個自然村已通路;有 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5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 個自然村已通路燈。有4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7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 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 163戶居住於土木結構房,還有21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191戶,共鄉村人口999人,其中男性 472人,女性527人。其中農業人口999人,勞動力482人。該村以藏族為主,其中藏族999人,其他民族 人。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 人,占人口總數的 %;參加農村合作醫療939人,參合率 %;享受低保168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177.99平方米,有鄉村醫生1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 83公里。該村建有公廁2個。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 所,校舍建築面積545平方米,擁有教師4人,在校學生 人,距離 鎮中學 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11人,其中小學生65人,中學生46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7個黨小組,共有黨員45 人,少數民族黨員45人,其中男黨員39人、女黨員6人。該村黨支部 年被評為 先進基層黨組織; 年被評為 先進集體等等。
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組成,下設7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總支1個,團支部1個,共有團員 人。該村團總支 年被評為 先進基層團總支; 年被評為 先進集體等等。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1、基礎設施需要進一步完、改進;2、文化教育有待提高;3、醫療衛生設施滯後;4、勞動者素質低、生產效率低。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1、大力發展綠色葡萄特色產業和旅遊文化產業;2、加快產業機構調整步,培育乾果基地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