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酒只雞

斗酒只雞

曹操追念橋玄生前和他的約誓:死後若從墳前經過。不用斗酒只雞表祭奠,車過三步,腹痛勿怪。後遂用“斗酒只雞、只雞斗酒、只雞”等指微薄的祭品或進獻之物;用“橋公語、橋公約”等謂朋友生前的舊情,多為追悼亡友之辭。

基本信息

斗酒只雞

斗酒只雞斗酒只雞

拼音:dǒu jiǔ zhī jī

同義詞:只雞斗酒

釋義:古人祭亡友,攜雞酒到墓前行禮。後作為追悼亡友的話。

典出曹操《祀故太尉橋立文》:“吾以幼年逮升堂室,特以頑鄙之姿,為大君子(橋玄)所納。……又承從容約誓之言:‘殂逝之後,路有經由,不以斗酒只雞過相沃酹,車過三步,腥痛勿怪,雖臨時戲笑之言,非至親篤好,胡肯為此辭乎。”

曹操追念橋玄生前和他的約誓,死後若從墳前經過而不用斗酒只雞表祭奠,車過三步,腹痛勿怪。後遂用“斗酒只雞

、只雞斗酒”等指微薄的祭奠物品或進獻之物。多用作追悼亡友之辭。如元好問《哭曹征君子玉二首》之二:“斗酒只雞孤舊約,素車白馬屬何人。”薄松齡《祭內弟劉子壯文》:“某情雖無盡,力則有窮,僅以只雞斗酒,諸殯官。”

釋源

《後漢書·橋玄傳》載曹操祭橋玄文曰:“又承從容約誓之言:‘殂沒之後,路有經由,不以斗酒只雞過相沃酪,車過三步,腹痛勿怪。’雖臨時戲笑之言,非至親之篤好,胡肯為此辭哉?懷舊惟顧,念之悽愴。”

說解

斗,古代一種酒器。酒和雞都是古代祭奠死者的祭品。後以斗酒只雞為悼亡之辭。蘇拭《祭刁景純墓文》:“斗酒只雞,聊寫我哀。”

【斗酒只雞】《後漢書·橋玄傳》:“初,曹操微時,人莫知者。嘗往候玄,玄見而異焉,謂曰:‘今天下將亂,安生民者其在君乎!’操常感其知己。及後經過玄墓,輒悽愴致祭。自為其文曰:‘故太尉橋公,懿德高軌,泛愛博容。……又承從容約誓之言:“徂沒之後,路有徑由,不以斗酒只雞過相沃酹,車過三步,腹痛勿怨。”雖臨時戲笑之言,非至親之篤好,胡肯為此辭哉?懷舊惟顧,念之悽愴。奉命東征。屯次鄉里,北望貴土,乃心陵墓。裁致薄奠,公其享之!’”O用以追悼亡友。金元好問《哭曹征君子玉二首》之二:“斗酒只雞孤舊約,素車白馬屬何人。”另參見倫類部·師友“腹痛約”、人體部·肢體“腹痛”、器用部·飲食“橋玄酒”、器用部·車船“橋玄車”。

示例

【斗酒只雞】《北史·齊陽州公永樂傳》:“罷豫州,家產不立。神武問其故,對曰:‘裴監為長史,辛公正為別駕,受王委寄,斗酒只雞不敢入。’”元好問《哭曹征君子玉二首》之二:“斗酒只雞孤舊約,素車白馬屬何人。”

【只雞斗酒】蘇軾《縱筆三首》之三:“明日東家知祀灶,只雞斗酒定膰吾。”沈瀛《減字木蘭花》詞:“只雞斗酒,且為晚禾生日壽。不奈之何,今歲田疇晚底多。”蒲松齡《祭內弟劉子壯文》:“某情雖無盡,力則有窮,僅以只雞斗酒,澆諸殯宮。”

【只雞】蕭綱《征君何子先生墓志銘》:“寂寥岩穴,荒涼渭濱;橋曰只雞,徐稱酧素。”范成大《奠唐少梁晉仲兄弟墓下》詩:“生平書札頻雙鯉,歲晚交情但只雞。”趙翼《橋公墓》詩:“生有隻雞留戲笑,死猶兩女嫁英雄。”

【橋公語】蘇軾《董儲郎中嘗知眉州訪其故居留詩屋壁》:“只雞敢忘橋公語,下馬來尋董相墳。”

【橋公約】蘇軾《謝賈朝奉啟》:“過而下馬,空瞻董相之陵;酹以只雞,誰副橋公之約。”

成語例句

既然肯來赴約呵,您兄弟斗酒只雞,等待我的哥哥也。元·宮大用《范張雞黍》楔子

相關詞語

鬥爭斗升鬥狠斗促織斗量筲計斗口斗戲斗拳斗辯鬥取鬥牛場鬥草斗心斗蝸角斗君斗飲斗亂鬥鈿

回天運斗熨斗焦進斗筒子斤斗火斗橡斗翻觔斗大鬥毆斗困獸猶鬥械鬥歹鬥彘肩斗酒麒麟斗老鬥鬨斗分液漏鬥龍斗

分開解釋

斗:古代計量單位。

只雞:一隻雞,省略數量詞。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