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後宗古城遺址

古遺址,位於青海省同德縣巴水鄉政府東約10公里的尕日乾曲北岸,為唐汪文化遺址。 斗後宗古城遺址呈不規則橢圓形,東西長約150米、南北寬約50米,總面積8000多平方米。 城內西南部,古建築遺蹟依稀可辨,半地穴式房屋殘牆厚1米,東西長10米,南北寬7米。

古遺址,位於青海省同德縣巴水鄉政府東約10公里的尕日乾曲北岸,為唐汪文化遺址。1983年縣人民政府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斗後宗古城遺址呈不規則橢圓形,東西長約150米、南北寬約50米,總面積8000多平方米。南距尕日乾曲,東、西、北三邊以溝壑與南巴灘隔斷,形成易守難攻之古城。城北偏西有一門闕,寬5米,斜向西北,道路上窄下寬,據說是城門。城內地勢較平坦,中間有一圓形土台,直徑6米,高11.5米。城內西南部,古建築遺蹟依稀可辨,半地穴式房屋殘牆厚1米,東西長10米,南北寬7米。附近有40公分厚的灰層,灰層內夾有獸骨、木炭、磨製石器和陶片等。從採集到16塊耳、腹、底部陶片看,大多屬典型的唐汪式旋渦紋黑彩紅陶大耳罐陶片。這種器物在卡約文化的較早時期,本是小口、短頸、垂腹、雙小耳,後來頸部逐漸加長,雙耳也隨之慢慢改變,一步步演化為唐汪文化雙大耳罐陶片。斗後宗古城遺址的發現,對探討黃河上游原始社會向階級社會過渡的歷史提供了極為重要的實物資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