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名稱
斐爾南·萊歇畫《城市》
年代
作於1919年
作者
斐爾南·萊歇
規格
231×297厘米
屬地
現藏美國費城藝術博物館
人物生平
法國的立體主義對西歐各國的繪畫有強大的衝擊力。如在德國和義大利,立體主義是他們的表現主義的基礎。在荷蘭與俄國,立體主義成了那裡走向絕對抽象的誘因。在美國則引起了對現實主義的新理解,以描繪幻想到達達派到超現實主義等,立體主義無不是他們的催化劑。而在本國,由於正處在工業機械文明的時代,立體主義以幾何形為主體的重新組合法,又給崇拜機械文明的思想提供了可能,產生了機械的立體主義繪畫。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畫家是斐爾南·萊歇。
斐爾南·萊歇(1881.2~1955. 8)出生於諾曼第阿爾讓當一個牧羊人家庭,本人做過建築學徒工。1900年他來到巴黎,先當建築繪圖員,後在一家照相館修描照片,1903年入巴黎裝飾美術學院。與其他青年畫家一樣,初時接受印象主義和野獸主義的影響,至1908年,則受塞尚和畢卡索的影響,開始了他的立體主義創作。他的第一批作品中有一幅《森林中的裸女》,是受到畢卡索同年創作的同名作品的啟發而畫成的。在這幅畫上,他的形象已開始變成一些機械部件,全部以圓柱、錐體所構成,引起了許多人的議論。
萊歇的立體主義繪畫是一種機械立體主義。他與其他立體派畫家迥然不同,這是和他崇拜機械,看重機器時代的作用與意義有關的。他熱情地描寫機器,鋼鐵、橋樑、飛機等,直至畫人時,也象畫機器一樣,尋求各個局部的機械構成。人物硬直,毫無表情,似乎這樣就能喚起人們對機器時代的興奮。 萊歇出生貧苦,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他努力尋求的是人民對公共事業的關心,還常常表露出他對工人階級團結的信念。他曾表示:"人民是詩人"。他喜愛讀巴爾扎克、陀思妥耶夫斯基、惠特曼等作家的文學作品,養成他對普通人命運的關注。對於自己的繪畫,他似乎未能找到一個滿意的解決方法。在20年代,他撰寫了許多文章,試圖從理論上來解決他心頭這一難題。約30年代末,萊歇在一篇文章中呼籲社會都來尊重那些敢於向社會不義與虛偽作鬥爭的人們,其中也不乏精闢的見地。如他斷言:任何社會制度所能具有的最大優點就是賦予有創造精神的個人以自由。 在這種思想指導下,他於1945年加入了法國共產黨。至40~ 50年代,他仍繼續以無產階級的生活題材--海員、工人、馬戲場、野餐、腳踏車郊遊、工廠生產以及工人罷工、遊行等場景--作為自己的立體主義藝術對象。但他始終未能擺脫對生活的機械認識。於1919年完成的這幅《城市》,標誌著畫家處在探索現實與風格原則兩者怎樣更好地相溶合的時期。
通過一個剛建的建築群體,建立起兩度平面的主體,運用的是綜合立體主義的手法,把各個部件重新整理在一起。前景上那根紅色柱子,象淺浮雕一般,傾斜的平面暗示出透視的深度感。機器、建築物、登樓梯的機器人、漏版印刷文字、符號等等,這一切無非是提示著《城市》中所展開的工業機械的世界。
萊歇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服過兵役,1917年退伍。20年代中期與法國純粹派畫家交往較多。這一畫派主張以最洗鍊的方法摒除一切不必要的東西,致力於機械物體的性能表現。他們共同辦了一份雜誌《新精神》,提倡"描繪一幅畫或寫一首詩,和建造一座橋樑一樣,都需要創造精神。"其代表人物是阿梅戴·奧尚方(Amedee Ozenfant)等人。萊歇這時除了繪畫之外,還為公共建築作裝飾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