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況
全鄉有較豐富的土地、水利、氣候等資源,產業主要有烤菸、茶葉、林果、畜牧、蠶桑。2007年,烤菸種植面積7312畝,產量22420擔,收入1365萬元;茶葉21881畝,產量472噸,收入1190萬元;林果業以泡核桃為主,有泡核桃面積20000畝,產量286噸,收入429萬元;畜牧業產值達908萬元;種桑1329畝,產繭29噸,蠶桑收入57萬元。
當前,全鄉各族人民團結一心,正在鄉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為建設富裕、文明、生態、和諧的社會主義新文龍而努力奮鬥。
人文地理
歷史沿革:1911年1939年為上北區境,1940年為文龍鄉,1950年 為區,1958年合併安定公社,1961年復文龍區,1968年改區為公社,1984年廢公社建區,1988年撤區建文龍鄉。
民族現狀:文龍鄉共有漢、彝、白、瑤、哈尼等14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42%。
自然風光:境內有風光無限的無量山自然保護區。自然資源豐富,花卉種類繁多,蘭花、山茶花、玫瑰、杜鵑、櫻桃花等隨處可見。
旅遊資源:位於三岔河村的仙人洞,是一天然熔洞。洞道深邃,洞內有洞,堂堂有景。景致迷人。
資源環境
全鄉有耕地總面積25604畝(其中:田3981畝,地21623畝),人均耕地1.46畝,主要種植糧食、烤菸、茶葉等作物;擁有林地243655畝,其中經濟林果地27798畝,人均經濟林果地1.58畝,主要種植茶葉、核桃等經濟林果;荒山荒地9694畝,其他面積33175畝。有銅礦、森林等資源。
文龍鄉水利資源比較豐富,境內河流均屬紅河水系。發源於哀牢山與無量山之間南澗縣寶華鄉的川河,流經鄉境24公里。另有瓦偉河、義昌河、幫邁河、沙拉河、寅街河、浪灘河、馬蹄河、忙代河等。
基層組織
文龍鄉建有黨總支部1個,黨支部17個,下設88個黨小組,共有黨員589人,少數民族黨員189人,60歲以上黨員137人,其中男黨員509人、女黨員80人。建有團總支1個,團支部12個,共有團員318人。
鄉黨委政府由書記、副書記、鄉長、副鄉長、紀委書記、人大主席等組成,下設12個行政村,159個村民小組。
農村經濟
該鄉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110.9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459.11萬元,占總收入的59.82%;畜牧業收入717.84萬元,占總收入的17.46%(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0406頭,肉牛808頭,肉羊3382頭);漁業收入1.50萬元,占總收入的0.04%;林業收入754.25萬元,占總收入的18.35%;第二、三產業收入144萬元,占總收入的3.5%。農民人均純收入1,522元,農民收入以 種植業和養殖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21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474人(占勞動力的4.34%),在省內務工404人,到省外務工70人。
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35萬元,比2005年166萬元增加69萬元,增長42%。年底信用社各項存款餘額1838萬元,比2005年增長32%,各項貸款餘額1022萬元,比2005年增長8.5%。呈現出農村經濟快速健康發展、綜合經濟實力顯著增強的良好局面。
該鄉的主要產業為烤菸、核桃、茶葉,主要銷往縣內外。2006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925.44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46.84%。該鄉目前正在發展茶葉、烤菸、核桃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茶葉、核桃、烤菸、畜牧產業。擁有企業2個;專業合作組織2個,其中,已登記註冊2個;參加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人數116人 。
人口衛生
該鄉現有農戶4390戶,共有鄉村人口17705人,其中男性9130人,女性8575人。其中農業人口17588人,勞動力10924人。該鄉是以漢族為主的漢族、彝族混居地,其中漢族10310人,彝族7364人,其他民族31人。
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294人,占人口總數的1.66%;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3590人,參合率77.27%;享受低保87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室和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456平方米,有鄉村醫生19人。該鄉建有衛生院1所,共有醫務人員9個;建有公廁12個,人畜混居的農戶2690戶,占農戶總數的61.28%。
文化教育
該鄉建有國小11所,校舍建築面積15174平方米,擁有教師86人;中學1所,校舍建築面積3633平方米,擁有教師36人;還有幼稚園1所。目前整個鄉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053人,其中小學生1446人,中學生607人。全鄉建有文化站1個。
基礎設施
截止2006年底,全鄉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全村有2820戶通自來水,有194戶飲用井水,有1124戶還存在飲水困難(占農戶總數的25.6%)。有4250戶通電,有28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3318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96.81%、 6.38%和75.58%);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518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910戶(分別占總數的57.36%和43.51%)。
該鄉到縣道路為柏油路;鄉內主幹道均未硬化。全村共擁有汽車21輛,拖拉機80輛,機車1849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5410畝,有效灌溉率為21.13%,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2835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16畝。
到2006年底,全鄉建有沼氣池農戶1355戶;裝有太陽能農戶446戶;建有小水窯403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1153戶。全鄉有5個行政村已通自來水;有12個行政村已通路;有12個行政村已通電;有12個行政村已通電話。有5個村還存在飲水困難。該鄉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為主,其中有20戶居住磚混結構;有277戶居住磚木結構;有4089戶居住於土木結構,還有4戶居住於其他結構。
農村建設
該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試點設在文錄村大忙路小組,共投資35.89萬元;其中農戶自籌16.67萬元。涉及農戶50戶,建設項目有:室內外美化、亮化工程;廚房、豬圈、廁所改造;入戶道路建設;村組道路修繕;舉辦科技培訓等內容。
在領導重視、民眾的積極參與下,已完成所有項目。試點建設取得了很好的示範作用。
扶貧開發
鄉黨委、政府加大扶貧開發工作的力度,進一步提高全鄉廣大幹部民眾對扶貧工作的認識,發揚艱苦創業,自力更生的精神,克服等、靠、要的思想,轉變特(貧)困村幹部民眾的思想觀念,千方百計的發展產業,增加貧困戶的收入。同時,認真抓好安居溫飽、整組推進、小額信貸貼息和結對幫扶等工作,以實施項目為重點,農村扶貧工作順利推進,共完成茅草房、木楞房改造920戶,投入資金368萬元;上海“白玉蘭”幫扶項目5個,投入資金120萬元;整組推進項目9個,投入資金145萬元。扶貧工作使貧困地區的民眾生產生活條件逐步得到改善,思想觀念得到解放。
社會保障
文龍鄉黨委政府圍繞服務“三農”,深透貫徹落實各項農村政策,深化社會保障體系。到2006年為止,全鄉完成茅草房改造545間,投資資金218萬元;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13590人,參合率達77.27%;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294人;享受低保87人;民政補助五保戶109人; 文龍鄉社會保障的實施,為貧困農戶解決了住房、基本生活問題。參加能繁母豬保險807戶、有母豬969頭,為農民養殖解決了後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