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況
文橋鎮地處東經111°30′,北緯25°30′,越城嶺腳下,位於全州縣城北面,為廣西最北端鄉鎮。東南與廟頭鎮相鄰;西與大西江鎮相依;北與湖南省東安縣相界。東西長39公里,南北寬20公里。距離全州縣城45公里,距湘桂鐵路8公里。總面積為284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積57428畝,其中水田46668畝,旱地3680畝;有林面積85萬畝,水果面積2.1萬畝。轄18個行政村,278自然村,301個村民小組。共14124戶,52918餘人,均為漢族。是全州縣四大強鎮之一。文橋鎮使用文橋土話、全州話、國語三種語言,人們以“土話”交流為主。鎮政府駐地文橋村委文家村,為全鎮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歷史沿革
文橋鎮古稱“升鄉”。解放初屬全州第九區,一九五二年改稱文橋區,一九五八年初成立文橋公社;一九八四年改為文橋鄉;一九九四年設建制鎮。因政府駐地文家村,村中小河上築有石拱橋,古稱文家村,故稱文橋。全文橋鎮分:文橋、新塘、定美、百仁、紫崗、江頭、圳頭、諫祿、蛟潭、錦福、易福、鄧家、楊福、洋田、長坪、栗水、白毛、仁溪十八個村委。其中諫祿村委為全區小康文明示範村。
文橋鎮鄧家村
鄧家村委有一千年古井,曰大泉井。大泉井系鄧氏始祖明欽公於宋慶曆六年(1046年)在鄧家村開埠立基時所建,距今已近千年。
村民老鄧說,很多老人在去世前都要喝上一口大泉井的水才肯閉眼離開人世。村里還保留有漢高密侯祠堂等古遺蹟,鄧家村人均是漢高密鄧禹後裔鄧氏始祖明欽的後代。
自然資源
文橋鎮位處亞熱帶地區,鎮內氣候溫和濕潤,土地肥沃,農、林、牧、漁、業都比較發達。盛產稻穀素有“文橋穀倉”之稱;盛產水果和各種經濟作物,主要特產有:文橋醋血鴨、膽
肝、小鍋米酒、花生、紅薯冬粉、諫祿豆腐,均在全市、區聞名;地下礦產資料豐富,有煤、鐵、鎢礦和大理石,建有一國營紫崗煤礦,煤儲量和產量均居桂林市各鄉鎮之首;河流密布,溪間交錯,有三江六溪流經全鎮,水力資源豐富。白毛河從大西江流入,大河源源於大河源口,兩江於水口廟村匯合流入湘江。
人文特色
文橋鎮民風淳樸、禮節厚重、民俗習慣濃厚。文橋鎮境內節日歷史悠久,有栗水的二月初一;百仁的二月初八;文橋的二月十一、四月初八;楊福的正月十三、六月六;諫祿(乾六)的八月十三等傳統圩日。圩日裡有舞龍耍獅、扎古事、打社夥等民間文化活動,圩日農副產品交易火爆,場面非常熱鬧。文橋鎮人傑地靈,物富民勤,社會穩定,人們安居樂業,享有“富貴落升鄉”之美稱。
歷史景點
文橋鎮因橋而得名,該鎮建橋之多。是罕見的,築橋之美,也是少有的。文橋鎮境內風景優美,處處可見歷經幾朝幾代風雨淋瀝的風雨亭橋。有建於宋代的古廟甑山奄、石觀音、鄧家祠堂(大泉井)等。
文橋鎮距全州縣城48公里,與湖南東安縣相鄰,面積335平方公里,人口5萬多人。它地處越城嶺下,四面環山,呈小盆地狀。全州縣誌稱文橋的地形為“三山六嶺十二橋”。三山,即筆架山、杉木山、和諫山。六冷,指熊家嶺、奉家嶺、矮嶺、西嶺、橋頭嶺、巴蕉嶺。而文橋的橋卻何止十二座呢,每座山每座嶺流下的小溪,溪流上都有橋,數十條鄉村道路,路路都有橋。
文橋鎮橋樑種類繁多,有風水橋、風雨橋、石拱橋、木板橋、石板橋、亭廊橋等,有上百座,美趣各異。而最具地方特色的應該是風雨橋,現全鎮共有22座。
南溪橋
位於文橋鎮宅地村南500米,當地村民募捐修建於清朝嘉慶五年(1804年)至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村民曾集資進行維修,建國初期於1952年,村民又進行第二次維修。雖然經多次維修,基本保持原貌,結構樸實,富有地方特色。該橋為木石結構的風雨橋,河中有兩個青石橋礅,全橋長22米,寬4米,橋石距河床高3.5米,橋亭為長廊式,高4米,由四排56根直徑18厘米的杉木圓柱支撐橋廊,兩側分設欄桿,橋面用厚實木板平鋪,橋亭頂蓋青瓦。
鄭家橋
位於文橋鎮文橋村東北200米處,為當地村民募捐修建於清代,具體年數無考。有橋亭以便行人過往歇息,避風雨,橋身較長,造型樸實,1963年曾維修。該橋河中有三個石橋墩,大圓木鋪架,橋樑道長27米,寬4米,橋面平鋪厚實木板。長廊式橋亭,高4米,由四排72根圓木柱支撐。橋面距河床高3米,兩側築有欄桿,頂蓋青瓦,為歇山兩坡頂。鄭字橋旁現又建有一座水泥公路橋,供車輛通過。兩橋並排,取名友誼橋,老百姓又稱兄弟橋。
東峰橋:位於鎮政府所在地的河流上,右旁一小山地,左連一片寬闊的良田。橋身下面是兩孔石拱墩,橋面鋪設平展的青石橋;上面是木瓦結構,圓木柱、方欄桿,長條凳、頂蓋木椽青瓦,造型美觀大方。
黃家亭子橋
位於文橋鎮錦福黃家東北200米。當地村民於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募捐修建。四周均為稻田,既便於行人過往,又可供人歇息避風雨。橋亭子為長廊式,設計富於地方風格,裝飾較講究美觀。該橋為木石結構的長廊式風雨橋,該中有青石橋墩,橋長16米,寬6米,橋亭高6米,橋面平鋪青石。橋亭由四排44根圓杉木支撐,樑上裝飾頗具匠心,裝飾以精緻的荷花和向日葵的雕刻圖案。亭中設有燒香的供台神位。長廊歇山式,中部一亭也是歇山頂與亭廊構成重檐,背角飛翹別具一格,長廊兩側有欄桿,結構完美。
九龍亭
位於文橋鎮乾六珠玉村東南500米處路旁。為當地村民於宣統元年(1908年)募捐修建,供行人休息和避風雨。其特點是比一般路亭要長得多。九龍亭為長廊式瓦木結構,長18米,寬5米,高4米,由二排40根圓木支撐,兩側有木欄,上蓋青瓦,硬山兩坡頂,結構完好。
大緣橋
位於文橋鎮楊福村旁。建於清朝,有青石雕刻的“大緣橋”三字相,在門頭上。門兩側有對聯一幅“停肩歇足便行人,避日乘涼留過客”。民國32年重修。
凌雲橋
位於文橋鎮諫六諫山村。明朝萬曆八年修建,至今有400餘年歷史。2003年百姓募捐維修,此橋有段動人的傳說。古時,此村多災多難,民不聊生。原來是前面有一座山,貌似獅子,張口呲牙怒視該村,於是村民請來高師名匠,建成一座雄偉的瓦橋高高聳立村前,圓形石跨正對獅子,橋下丈余遠築一石壩,造成水落差,翻起一股白浪,發出巨大轟隆聲,鎮住了獅子。從此,風水橋為該村消災避難,人民安居樂業。
柳月橋
位於文橋鎮諫六諫山村中,建於明朝。屬亭廊橋,如公園中的長廊,風景區的涼亭。橋面青石平鋪,橋頂鋪椽蓋瓦,兩面欄桿圍護,八方通風透氣,青石板,木條凳可供百餘人打座,春秋盛夏,是村民聚會議事最佳場所,也是小伙姑娘談情說愛的佳處,兒童遊玩的天堂。
廻龍橋
初建於清代,是一簡易的風雨橋。2003年當地百姓募捐,修建氣勢磅大的廻龍橋。橋中寬6米,通車。兩側各寬4米,有圍欄、木凳供人休息。該橋上蓋琉璃瓦,八角重疊,氣勢非凡。是一座年輕的現代的風雨行車橋。
文橋的橋,多得沒辦法一一介紹。橋多的原因是有萬鄉河、宜湘河、文橋河、諫水等10多條河流縱橫境內,造成居民村莊、田園阡陌分割,須用橋連線“山水之隔”。另一方面是此鎮“地靈人傑”出了不少官員。全州縣誌稱:“長、萬二鄉出白米,思建二鄉出刀槍,富貴落升鄉。”民國以前,全州行政區劃為恩德、建安、宜湘、長樂、萬全、昇平等6個鄉。升鄉就是現在所轄的文橋,廟頭一帶。這些官員為光宗耀祖,流芳百世,往往為家鄉捐資修橋。尚存完好,有氣派的風雨橋和石拱橋,多半是在外做官的捐修的。還有的是民眾有募捐修橋“積陰功”的社會習俗。小孩呱呱墮地降臨人世到蹣跚學步,其父母要擇定吉日為小孩架一便橋或修一段路。更重要的是文橋的村民有護路養橋的意識。村村有護橋的村規民約,如橋的修繕期限,資金籌措,對破壞者的處罰辦法等,都有明確的規定。
“要想富,先修路。”2010年來,文橋鎮充分發動民眾,爭取各方資金,修建了許多公路,現全鎮17個村委,村村通汽車,其實,文橋鎮本身就是一座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