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概況
該社區隸屬文山市開化鎮,地處開化鎮東邊,位於文山市區中心,距鎮政府所在地1公里,到鎮政府的道路為柏油路,交通方便。東鄰北橋社區,南鄰梁子、螺峰社區,西鄰臥龍社區,北鄰高登社區。轄文新街、大法古寨、小法古寨等8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 330 戶,有鄉村人口1866人,其中農業人口 905人,勞動力 437 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 202人。
全村國土面積 1.60 平方公里,海拔 1,280 米,年平均氣溫 19.10 ℃,年降水量 779毫米,適合種植玉米、水稻、蔬菜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 165 畝(其中:田125畝,地 40 畝),人均耕地 0.12 畝。76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 5386元。農民收入主要以二、三產業為主。基礎設施
截止2009年底,該社區已實現“五通”,即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社區內裝有路燈。全社區有330戶通自來水。有330戶通電,有412 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33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 %、100 %和100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 33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 330戶。
該社區地處文山市區中心,轄區內建有公共車站、集貿市場、衛生院等設施,設施健全,交通方便,村民生活方便。全村共擁有汽車14 輛,拖拉機4 輛,機車145 輛。到2009年底,全社區裝有太陽能農戶156戶,所轄的2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通路燈。該社區農戶住房以磚混結構和磚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44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 132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54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社區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769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65萬元;畜牧業收入 150萬元(年內出欄肉豬 327 頭雞鴨鵝135隻);第二、三產業收入650萬元;工資性收入 32.2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 5386元,農民收入以第二、三產業為主。全社區外出務工收入32萬元,其中,常年108人到省外務工人數2人。
人口衛生
該社區現有農戶330戶,共鄉村人口1866人,其中男性958人,女性908人。其中農業人口 905人,勞動力437人。該社區以漢族、壯族為主(是漢、壯、彝族混居地),其中壯族749人,彝族140人。
到2009年底,全社區參加農村合作醫療 1835人,參合率98%;享受低保93人。該社區居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所。社區衛生所面積為2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社區距離鎮衛生院1公里。
文化教育
目前整個社區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60 人,其中小學生130 人,中學生30人。
社區建有業餘文娛宣傳隊 2 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該社區2006年第二屆社區文藝展演中榮獲叄等獎。
政務公開
到2009年底,該社區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40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 165畝。年末集體總收入4萬元,有固定資產320 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1.2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 ,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是 ,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村務、政務等。
發展重點
該社區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一是失地農民的就業問題。二是居民家庭經濟來源窄,生活受到很大影響。因城市建設需要,農民的土地被徵用,失地農民轉為居民,經濟來源窄,居民生活受到很大影響。三是流動人員管理難度大。該社區位於文山縣城中心,是重要的商業服務區,流動人員多而雜,增加了管理難度。四是社區公益性資金來源渠道少,無法對泥爛街道、道路等基礎設施進行維修。
該社區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一是充分發揮社區地理優勢,以商業為中心,大力發展第二、三產業,想盡一切辦法增加農民收入,努力提高農民生活水平。二是做好勞動力轉移工作。三是完善制度,加強流動人員管理,減少社會矛盾。四是發展特色風味餐飲服務業。五是爭取資金,完善社區內基礎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