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在文學專業開設“文學文本解讀”課程,主要是基於學生文藝學課程學習的實際需要。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學生對文藝學課程的學習普遍感到難度很大。學生難以真正融會貫通地理解文藝學課程系統講授的基本原理,更難以順利地將文學理論與文學實踐聯繫起來形成自己的獨立思考。這一方面自然與課程本身的內容有關,但另一方面也與學生缺少對於文學實踐,特別是對於文學文本的感性體認有關。學生普遍缺乏較好的文學文本的閱讀能力,部分學生甚至在學習了文學理論課程之後,面對具體的文學文本時仍會感到茫然,不知道怎樣進行細緻的解讀。同行間的交流告訴我們,這實際上是一個相當普遍的現象。究其原因,出現這種現象,顯然與長期以來形成的,而且愈演愈烈的中學應試教育造成的語文教學的模式化傾向有關。中學語文教學以應試為目的,將文學作品作為語言材料加以處理的作法,使中學語文學習成為以語言文字的學習為主,不注重學生藝術感受力的培養,造成學生藝術鑑賞能力的弱化,這已經成為人們普遍關注的問題。而隨著社會上文化消費低俗化傾向的泛濫,學生接觸趣味低下的文化消費品的機會大大增加,更造成一些欣賞的惡趣陋習。針對這種情況,80年代國中期,我們開始在本科一年級開設“中外文學名著欣賞”課(後更名為“文學文本解讀”),選擇古今中外不同體裁、不同風格的優秀文學作品,引導學生仔細閱讀和精心品味,以培養學生基本的藝術感受力和文學閱讀能力,以期為學生進一步的文藝學、文學批評學課程的學習打下初步的基礎,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編輯推薦
“文學文本解讀”作為文學專業學生必修的三門文藝學基礎課程之一,目的在於通過不同類型、不同風格的文學文本的細緻解讀,逐步清除學生文學欣賞中的不良習慣,培養起學生良好的審美心態和高雅純正的藝術趣味,並結合相關的文學文本知識的傳授,幫助學生建立起文學閱讀的專業眼光,訓練學生從文本的閱讀欣賞達於文本審美意蘊的理解、解讀的能力,使學生儘快完成由中學語文學習到文學專業學習的深化與過渡。這一教學目的決定了本教材現在的面貌。應該說明的是,大學專業課程的教學改革,是在邁向新的世紀的時刻已經啟動並擺到我們面前的艱巨任務,我們在實踐中所作的工作也仍然有待進一步完善。這決定了這部教材也必然存在許多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加以完善的不足之處,因此,我們誠懇希望聽到同行專家以及讀者的批評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