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塔[廣東省陽山縣古塔]

文塔[廣東省陽山縣古塔]

陽山建塔始於宋代,此時多為石塔,如建於宋嘉定年間的佛塔。後來為紀念韓文公扶樹教道,重視培養後學,先是建了九層石塔,名曰“文塔”。明代陽山又建了磗塔名曰:“文塔”。

兩毀三建的陽山文塔 兩毀三建的陽山文塔

在陽山城東 一里處塔溪北岸的山坡上,矗立著一座被譽為“擎天玉柱”的文塔,其始建年代並不古老,然卻有著兩毀三建的曲折歷史。這種一塔兩毀兩重建的現象,為粵北地區明清時期的寶塔所僅見。

據史志記載,陽山文塔始建於明崇禎元年。清代陽山縣令潘元音於乾隆五十九年,倡導集資,新建九層“文塔”。第二年乾隆六十年,陽山鄭士超赴京考試,榮中進士,訊息傳來,全縣歡騰。後鄭士超相繼任職浙江、河南道監察御史,因唐代貞元十九年韓愈嘗任監察御史,後調任陽山令,是故,陽山民間盛傳“兩御史”,一是韓御史,一是鄭御史。鄭士超後來官至朝議大夫。陽山文塔,是陽山重視文教、發揚韓文公教育精神的象徵,民間尊奉為陽山縣徽。始建於明崇禎元年(1628),時為九層石塔。豈料天不護佑,該塔還未到而立之年,競被風暴推毀,時在清順治十四年(1657)。邑民甚為痛惜,祈盼重建。雍正五年(1727),知縣應上苑順應民意,捐銀300兩倡建,曲吏朱文緯亦捐銀20兩助建,新塔重建於原址,改為九層磚塔。也許好事都要多磨,重建之塔問世不久又遭摧毀。乾隆五十九年(1794),知縣潘元音慷慨捐奉,再於原址重建新塔,並在設計上進行改革,使塔的空間造型呈錐體狀,以減少風暴的衝擊面。自此,陽山文塔鎮山凌水,歷200餘年風雨的肆虐而不摧。

第三次建造起來的陽山文塔為八角九層樓閣式磚塔。通高40.4米,須彌座高0.9米。首層正南方向置有拱形塔門,二至九層每層置真拱形門4個,余為拱形假門。各層以菱角牙磚和挑檐磚疊澀出檐,第九層檐下的東、南、西、北方角上各掛著風鈴。塔剎鐵鑄,由覆盆、相輪組成。塔壁採用三順一丁砌法,所用磚料均按統一規格燒制而成,質量精良。原各層均鋪設有木地板,層與層之間用木梯聯接,可逐層登游到頂層。建國後,該塔曾有過幾次小修,現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陽山文塔屬風水塔,其兩次重建過程折射著當時陽山吏民祈盼藉助風水振興文運的求變心態。風水學在我國源遠流長,明清尤盛。風水信奉者認為塔有“興地脈”、“昌文運”的神奇功能,因而隨著明清兩代風水說的盛行,風水塔的建造也風起雲蒸起來。兩次重建都不離原址,更是出於陽山風水建設的需要。陽山老城三面環山,一面臨水,不失為一處靠山依水的風水寶地,但城東埨溪水口處山麓低矮,地脈不振,於藏氣聚水不利。風水師認為“水口空虛,靈氣不屬,法宜以人力補之。補之莫如塔。”在古人看來,為使陽城風水更為理想,還須藉助人造寶塔來補地脈、鎮水患、藏瑞氣,而塔的建造也非在勘定的地址不可。

依靠建塔來“興地脈”、“昌文運”,雖屬虛幻之談,但古代吏民信奉這些東西,故寶塔一旦建成,便在精神上對古民起到巨大的激勵作用,這在客觀上有利於文運的振興。事有湊巧,在陽山文塔最後一次重建完竣的第二年(1795),該縣就出了一個位列二甲第三名的進士鄭士超,使陽山文運為之一振。其後在嘉慶二十五年(1820)、光緒十五年(1889)又出了兩名恩科進士。陽山科舉文運,以文塔二次重建之後,時段為盛。200餘年來,陽山文塔已演進為古老陽城的標誌,它屹立於城東山麓,與山、水、林、石交相輝映,融為一體,鑄成陽城雄渾的一景。正如一首《登文塔》詩所云:

石蹬岧嶢路九回,登高憑眺書圖開。

百川合派流將去,一柱擎天挽欲回。

傑閣凌空浮麗日,環山列秀擁高台。

層樓更上摩天近,面面玲瓏拱八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