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該書分為十章,按照縱向的時間順序和橫向的空間順序將人類文明劃分為若干文化區域,依次追溯各條文明發韌主線的發展歷程,對人類文化演進、文明興起、各文化區和各文明之間的相互影響,進行了立體式、多視角的描繪、分析和闡釋。《文化樹》的書名意在表達文化不是僅有一根主幹的進化樹,而是像熱帶的榕樹,擁有各種枝權交疊的不定根和氣生根。儘管文化演進的過程有傳播、假借和分歧等多種發展方式,但是依然可以追溯到史前的源流中。林頓在書中用事實和例證批評了歐洲中心主義,以開闊的視野和寬容而優美的筆調描繪出東南亞、西南亞和歐洲、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地中海、非洲、印度、中國、日本的文化各個方面,指出它們之間的關聯與特色,特彆強調技術發明與革新、制度的演進對文化進程的巨大影響。
該書從世界文明多源頭的平行發展和橫向交流這兩根軸上。對人類文化演進、文明興起、各文化區相互影響、各文明的相互影響,進行了立體的、多層次、多側面的描繪、分析和闡釋,展示了人類文明和地區文明絢麗無比的圖景。
作品目錄
第一章 洪荒時代 | 第二章 基礎發明 | 第三章 東南亞文化複合體 | 第四章 西南亞和歐洲 |
第一節 人猿揖別 第二節 向智人進化 | 第一節 火與工具的使用 第二節 作物栽培與動物馴養 第三節 冶金術 第四節 文字 第五節 技術發明 第六節 城市 | 第一節 東南亞新石器時代 第二節 大洋洲文化 第三節 東南亞後新石器時代 | 第一節 西南亞新石器時代 第二節 歐洲新石器時代 第三節 雅利安人 第四節 突厥—韃靼人 第五節 閃米特人 |
第五章 最早的文明 | 第六章 地中海文化複合體 | 第七章 非洲 | 第八章 印度 |
第一節 兩河流域 第二節 埃及文明 | 第一節 克里特 第二節 希臘文化 第三節 蠻族文化 第四節 羅馬半島 第五節 伊斯蘭文化 | 第一節 非洲史前文化 第二節 歷史時期的非洲民族 第三節 非洲諸文明 | 第一節 史前印度 第二節 歷史時代早期的印度 第三節 佛教 第四節 前殖民地時期 |
第九章 中國 | 第十章 日本 | 結束語 |
第一節 史前中國 第二節 歷史時代早期的中國 第三節 晚期王朝中國 |
參考資料
成書過程
《文化樹》是林頓生前未出版的作品,在其原稿幾近完成付梓時,林頓不幸謝世。1948年,溫納—格倫人類學研究基金會提供研究經費,使此書以在講稿的基礎上整理而成。
作品思想
林頓在《文化樹》中採用了心理學派人類學和社會人類學來分析各種文化現象,也就是以人性、人格與文化與社會變遷為研究主題,尋找個人人格和社會文化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所形成的文化模式,並通過某一社會群體的社會結構和社會功能,來試圖發現人類社會生活的通則以及組成社會、聯繫人民的社會關係、觀念、價值和信仰等問題。
比如,書中創新性地分析了人類進化過程中所產生的心理和行為能力等方面的變化,批判性地指出人與其他動物的區別是了不起的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以及與他人交流知識和思想的能力。在分析東南亞文化、印度文化和中國文化的相互關係時,書中指出,儘管中國和東南亞有著長期的海陸接觸,但是中國文化對東南亞的影響是微小的。中國人雖然願意娶土著女子為妻,但他們按照中國人的文化把子女培養成中國人,小心翼翼地維護自己的文化,而土著人也維持自己的文化。來自中國的物件和技藝融入了東南亞的土著文化,然而中國的社會、政治或宗教模式似乎沒有遷移到土著文化中。和中國的情況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印度文化滲透到整個東南亞地區,甚至在更加原始的部落里都留下了印記。除了寮國山地以東地區之外,整個東南亞大陸地區中,印度文化的影響都遠遠超過了中國文化的影響。原因似乎是:除了征服的目的,印度人到這裡來是當傳教士,中國人到這裡來是做商人。中國人從來不迫使別人皈依自己的信仰,也讓土著人維護和保持他們自己的文化;而印度人在殖民過程中都要傳教,並要求異教徒皈依,印度教徒、佛教徒和穆斯林都是如此。從這裡,可以看到中國文化與其他文化交流過程中的一些深層次特徵——相互尊重,互不干涉,這不禁使人聯想到中國長期以來實行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外交政策。用社會人類學的研究方法,從分析某一社會群體的社會結構、社會功能和社會生活,往往能夠從中發現其社會關係、社會觀念、價值觀等的來源和基礎。
《文化樹》對各地主要文明的描述分析始終基於世界文明進程的整體背景,林頓的側重點不在於對考古資料和歷史典籍進行分析和研究,他期望通過展現各文明形態的演進歷程,讓人們看清它們所扮演的既是接受者又是貢獻者的角色,明白紛繁多樣的世界文化的潮流趨向。全書的論述中體現出對不同文化的尊重,更可貴的是林頓不局限於傳統的文化偏見,力圖糾正歷史沿襲下來的種種誤解,在公正地講述各文明進程方面所作的努力。雖然某些論點由於依據的不準確或資料的匱乏有些欠妥,但是瑕不掩瑜。《文化樹》開闊的視野、生動清晰的文筆、睿智深刻的分析和大膽的預測無不使之具有了一種歷久彌新的魅力。
《文化樹》不是純粹意義上的世界文明史,在描述各文明的發生、傳播和文化適應等過程中,林頓濃墨重彩地強調各種文化接觸後變遷的機制:相互排斥、消亡、融合、更改和更替、隱約的前行和復興,這一點特別體現在對基督教、佛教、伊斯蘭教等幾大宗教文化的分析中。結合考古資料對史前和有史以來的記載,他以人類學家對日常生活的天然關注興趣,考究各種文化形態下的社會結構與功能,因此重要的不是各自孤立的文明的特徵,而是它們之間的關聯和變遷的動力。
作者簡介
拉爾夫·林頓(Ralph Linton,1893~1953),美國人類學家。曾在美國新墨西哥州、科羅拉多州、瓜地馬拉、阿芝台克、俄亥俄州從事史前考古,在南太平洋馬克薩斯群島、馬達加斯加島以及俄克拉荷馬州的科曼奇人中從事田野工作。1925年在哈佛獲得博士學位,1928年起先後執教於威斯康星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耶魯大學。除了對西方文明以外的特定文化的知識作出重要貢獻,林頓還致力於打破文化的歷史研究方法和功能主義之間、原始文化研究和文明研究之間、文化的心理特徵上的研究-9文化的其他方面研究之間的割裂局面,因此林頓為文化人類學的一體化貢獻頗多,甚至在一定時期形成了某種學派。林頓的作品不僅增進了當今關於人類文化的知識,而且也成為英語的一種寫作範式,他最有影響力的著作是《人的研究》(The Study of Man,1936)。1946年,林頓任美國人類學會會長;1954年,獲赫胥黎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