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出版社: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第1版 平裝 開本: 0開 ISBN: 756334232X
商品描述
內容簡介本書是一部從文化批評角度研究華語電影的論文集。匯集了大陸、港台及海外華裔知名學者以及著名美國理論家詹明信和畢克偉的精彩論文。這些論文從不同的角度對當代華語電影中的認同困惑、族群意識、文化尋根、移民生態、對傳統和歷史的追尋等進行立體的透視,試圖發掘電影影像背後蘊的民族心理文化背景;同時,對當代華語電影與中國傳統對曲等藝術形式的關係也進行了探討,對若干有影響的電影作品,如《霸王別姬》、《孩子王》、《秋菊打官局》等進行了深入的個案分析和文本解讀。
媒體推薦導論
文化批評與華語電影——媒體、消費大眾、跨國公共領域 廖炳惠
一
近年來,華文電影在國際影壇上大放異彩,從金獅獎到各種歐美大獎,可說相當引人注意;不過,比較嚴謹的研究,針對這些作品及其地區的特殊文化、政治脈絡,深入分析這些華文電影在文化批評上的貢獻,則方興未艾,尤其以大陸、港台等地的立場與身份,去探討這些電影與華文社區之間的微妙互動關係,依舊是個新興領域,仍有待進一步開發。
由於分享共同的書寫文字及某種形式的文化傳統,大陸、港台的電影生產及消費行為有其內在的向心律動,特別是在主題的開展、資金的運用、人力支援及發行的網路等方面,兩岸三地的華文電影相互學習、合作、競爭、指涉,讓這些地區內外的華人及非華人社群了解了海峽兩岸三地的文化差異及剪不斷理還亂的"生命共同體"文化經驗。這種既彼此競爭又協商的關係,除了在政治、商業(或經濟)的範疇上,不斷出現詭異的排斥與默契行為,在電影與大眾媒體中,陳凱歌與侯孝賢,侯孝賢與楊德昌,王家衛與侯孝賢等人的複雜互動,其錯綜現象實不下於海外的《世界日報》與《僑報》、台灣《中央日報》與內地《人民日報》海外版的力爭詮釋權,在衝突之中又蘊含著相互斡旋、刺激的關係,這種難分難解的情況在關錦鵬的《三個女人的故事》或李安的《飲食男女》等作品裡,則以海外的浮游身份(Diaspora),顯現出有意或無意的彼此牽連。這種牽連的主要緣由之一是同文同字的印刷資本主義與華人的跨國資本,使得各地區的華人形成特殊的想像社群,在“文化中國”、“華人經濟圈”、“中國人幫中國人”的論述底下,進行利益與權力關係的合作與協商;其次是許多角色的交流,如《悲情城市》或《霸王別姬》的內地、香港或台灣影星的大匯集,並且以跨地區的資本為電影製作的基金,以便彈性運用華人的現有資源,“影”響世界媒體景觀(mediascape)。
在主題及電影中的人物上,這種同文印刷文化及其跨國資本也具有整合與分歧的作用,如《霸王別姬》中的京劇是華人文化傳統中普遍耳熟能詳的故事,然而對“文革”及當代中國大陸的政治、經濟行為,則各個華人社群反應不一,特別是這部電影是在香港拍攝,以大陸演員為主,並采文化批評的態度,因此在台灣與大陸均經過一番波折,同時對國際影壇,有時是以香港,有時則以中國大陸的名義去參選,充分顯出文化認同的交織與錯綜性。由於這種錯綜性,華人電影的文化批評勺其消費社群之間的關係可說並不容易處理,尤其在目前的海峽兩岸三邊的政治經濟局勢一方面存在差異,另一方面則牽一髮而動全身,密切相連,如何分析、解釋與理解大陸、港台華文電影中的文化批評成分,便變得更加困難。
……
鄭樹林,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校區比較文學博士。曾任香港中文大學比較文學研究組主任、國際比較文學學會執行委員、母校比較文學組主任及文學研究所所長等職。現任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教授。近年中文論著有《文學因緣》、《與世界文壇對話》、《文學理論與比較文學》、《從現代到當代》、《藝文綴語》等。另編有《中美文學因緣》、《現象學與文學批評》、《張愛玲的世界》等論集。
目錄導論:文化批評與華語電影 廖炳惠
“通俗劇”、五四傳統與中國電影 畢克偉
黃土地上的文化苦旅——1989年後大陸藝術電影中的多重認同 戴錦華
秋菊打官司》的中國圖像主義與“中國”的符號意義 陳儒修
男性自戀與國家民族文化——陳凱歌《孩子王》中的主體性 周蕾
《霸王別姬》——戲劇與電影藝術的結合 廖炳惠
民族電影與香港文化身份——從《霸王別姬》、《棋王》、《阮玲玉》看文化定位 梁秉鈞
功夫喜副——傳統·結構·人物 吳昊
跨越邊界——香港電影中的大陸顯影 丘靜美
香港一九八九——移民論述/愛情絮語 張錦忠
重繪台北新圖像 詹明信
賴皮的國族神話(學)——《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黃毓秀
觀看、認同、模擬——從《香蕉天堂)看電影機器 廖朝陽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