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教程(第二版)

通信原理教程(第二版)

《通信原理教程(第二版)》是2007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徐家愷、沈慶宏、阮雅端。本書全面系統地介紹了通信系統的原理與技術,可作為普通高等院校電子、通信類專業的本科生教材,也可供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內容提要

全書共分11章,內容包括通信概念、信號分析與資訊理論基礎、信道與噪聲、模擬調製技術、信源編碼技術、數字基帶信號傳輸、數字調製技術、復用與多址技術、差錯控制編碼、最佳接收原理和通信網基礎。每章配有習題,並且書末附有習題參考答案。

在保持一定理論深度的基礎上,本書儘可能地簡化數學分析過程,突出對概念、新技術的介紹,增加例題和實際系統的聯繫。涵蓋國內通信原理教學的全部基本內容,適合每周3~6學時的教學使用。

圖書目錄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一章 概論

1.1 現代通信技術及其發展

1.2 通信系統構成

1.2.1 通信系統的基本構成

1.2.2 模擬與數字通信系統

1.2.3 數字通信系統的主要特點

1.3 通信系統分類

1.3.1 通信系統分類

1.3.2 通信方式

1.3.3 通信使用的頻段

1.4 通信系統的性能度量

習題

第二章 信號分析與資訊理論基礎

2.1 確知信號分析

2.1.1 周期信號與非周期信號

2.1.2 信號的傅立葉變換

2.1.3 衝激函式及衝激函式序列

2.1.4 能量信號與功率信號

2.1.5 信號與系統頻寬定義

2.1.6 信號通過線性系統

2.2 隨機信號分析

2.2.1 高斯平穩隨機過程

2.2.2 窄帶高斯噪聲

2.2.3 正弦波加窄帶高斯噪聲

2.2.4 隨機過程通過線性系統

2.3 信息及信息的度量

2.3.1 通信系統的統計模型

2.3.2 信息的定義

2.3.3 信息的度量

2.3.4 離散信源的平均信息量

2.3.5 連續信源的平均信息量

2.4 信道統計特性

2.4.1 離散信道的信道容量

2.4.2 連續信道的信道容量

習題

第三章 信道與噪聲

3.1 信道的定義

3.2 信道的傳輸特性

3.2.1 信道傳輸的一般特性

3.2.2 調製信道模型

3.2.3 編碼信道模型

3.3 恆參信道的傳輸特性

3.4 隨參信道的傳輸特性

3.4.1 典型的隨參信道

3.4.2 頻率彌散效應

3.4.3 頻率選擇性衰落

3.4.4 分集接收

3.4.5 都卜勒頻移

3.5 信道噪聲

習題

第四章 模擬調製技術

4.1 模擬調製概念

4.2 模擬線性調製

4.2.1 振幅調製

4.2.2 雙邊帶調製(DSB)

4.2.3 單邊帶調製(SSB)

4.2.4 殘留邊帶調製(VSB)

4.3 模擬非線性調製

4.3.1 非線性調製概念

4.3.2 窄帶調頻

4.3.3 寬頻調頻

4.3.4 調頻信號的產生和解調

4.4 模擬調製系統抗噪聲性能分析

4.4.1 概念

4.4.2 模擬線性調製系統抗噪聲性能分析

4.4.3 頻率調製系統抗噪聲性能分析

4.4.4 預加重/去加重技術

4.4.5 模擬調製系統性能比較

4.5 載波同步原理

4.5.1 載波相位誤差對相干解調性能的影響

4.5.2 載波同步方法

4.5.3 載波同步性能分析

習題

第五章 信源編碼技術

5.1 取樣定理

5.1.1 低通信號的取樣定理

5.1.2 帶通信號的取樣

5.2 脈衝振幅調製

5.2.1 自然取樣

5.2.2 平頂取樣(瞬時取樣)

5.3 量化

5.3.1 均勻量化

5.3.2 非均勻量化

5.3.3 13折線數字壓擴技術

5.4 脈衝編碼調製

5.4.1 二進制編碼方案

5.4.2 脈衝編碼調製

5.4.3 PCM一次群幀結構

5.4.4 PCM系統性能分析

5.5 增量調製

5.5.1 增量調製原理

5.5.2 △M與PCM系統的比較

5.5.3 增量脈碼調製(DPCM)

5.5.4 自適應增量編碼調製

5.6 語音壓縮編碼

5.6.1 語音壓縮編碼方法

5.6.2 語音壓縮編碼標準

5.7 圖像壓縮編碼

5.7.1 圖像壓縮編碼的兩類基本方法

5.7.2 H.261建議及其圖像壓縮編碼方法

5.7.3 函式變換壓縮編碼

5.7.4 Zig-Zag遊程編碼

5.7.5 嫡編碼

5.7.6 預測編碼

5.7.7 H.26X標準介紹

習題

第六章 數字基帶信號傳輸

6.1 數字基帶傳輸系統

6.2 數字基帶信號

6.2.1 數字基帶信號常用波形

6.2.2 數字基帶信號的碼型

6.2.3 數字基帶信號的頻譜特徵

6.3 碼問干擾及無碼間干擾的條件

6.3.1 數字基帶信號傳輸

6.3.2 碼間干擾

6.3.3 無碼間干擾的條件

6.4 部分回響基帶傳輸系統

6.4.1 I類部分回響系統

6.4.2 部分回響系統的實現

6.4.3 部分回響系統的一般形式

6.5 數字基帶傳輸系統抗噪聲性能分析

6.6 眼圖

6.7 均衡

6.8 位同步

6.8.1 外同步

6.8.2 自同步

習題

第七章 數字調製技術

7.1 概述

7.2 二進制數字調製

7.2.1 二進制幅度鍵控

7.2.2 2ASK信號的抗噪性能

7.2.3 二進制頻率鍵控

7.2.4 2FSK的抗噪性能

7.2.5 二進制相位鍵控

7.2.6 二進制差分相位鍵控

7.2.7 2PSK及2DPSK系統的抗噪聲性能

7.2.8 二進制數字調製性能比較

7.3 多進制調製系統

7.3.1 多進制幅度鍵控(MASK)和多進制頻率鍵控(MFSK)

7.3.2 多進制相位調製原理(MPSK)

7.4 改進型數字調製技術

7.4.1 最小頻率鍵控

7.4.2 幅相鍵控方式

7.4.3 偏移四相相移鍵控(OQPSK)

7.5 鍵控信號的等效基帶法

7.5.1 帶通信號表示法

7.5.2 幾種調製方式的復包絡與正交展開

7.6 數字調製技術在通信系統中的套用

習題

第八章 復用與多址技術

第九章 差錯控制編碼

第十章 最佳接收原理

第十一章 通信網基礎

習題

參考文獻

附錄

編輯推薦與評論:

本書全面系統地介紹了通信系統的原理與技術。全書共分11章,內容包括通信概念、信號分析與資訊理論基礎、信道與噪聲、模擬調製技術、信源編碼技術、數字基帶信號傳輸、數字調製技術、復用與多址技術、差錯控制編碼、最佳接收原理和通信網基礎。每章配有習題,並且書末附有習題參考答案。

在保持一定理論深度的基礎上,本書儘可能地簡化數學分析過程,突出對概念、新技術的介紹,增加例題和實際系統的聯繫。涵蓋國內通信原理教學的全部基本內容,適合每周3~6學時的教學使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