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卦

數字卦

數字卦 不是以數字起卦的方法,那屬筮法。區別對象是二元陰陽符號卦,及其它記號形態的卦。

定義

數字卦圖片集錦1 數字卦圖片集錦1

例圖,西周陶罐上的數字卦:

集錦2-張亞初劉雨所搜 集錦2-張亞初劉雨所搜

發現史

北宋重和元年(1118年),在今湖北孝感,出土過著名的安州六器,一件是中方鼎,其銘文最後有兩組六個數字組合的符號,宋代學者視為奇字,曾釋為“赫赫”或“十八大夫”、“八大夫”。奇字何意?八百多年一直是個謎,1932年郭沫若說是器主的族徽。

二十世紀後期,出土文物上連續發現六數組合體,中國科學院(當時沒社科院)歷史所三位重要學者步步突破性推進認識,才由張政烺認定是一種卦的形態。

1、第一次突破性認識:1956年李學勤猜對了大方向

1950年河南安陽四盤磨出土的商代卜骨有這種符號三組,1956年陝西長安張家坡出土的西周卜骨有這種符號兩組。這兩個發現對後來的研究很重要。

1956年李學勤猜測,這類符號似與《周易》的九六之數有關。

2、第二次突破性認識:1957年唐蘭認定了大多數數字

1957年著名古文字學家唐蘭《在甲骨金文中所見的一種已經遺失的中國古代文字》 ,明確指出,卜骨上的銘文是由一、五、六、七、八(“二”是誤釋)等數組成,認為數字組是數目構成的文字,是“殷和周以外一個民族的文字”。其中的合理因素是認識突破。

對於1950年殷墟四盤磨一塊卜骨,他釋為:“七八七六七六曰隗”,“七五七六六六曰魁”。張政烺等接受唐釋。

3、第三次突破性認識:1978年張政烺認定是一種卦

張政烺研究員主攻古文獻,他後來做過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古籍研究室主任,1978年12月在長春舉辦的中國古文字研究學術討論會,他發表短論《古代筮法與文王演周易》,認為是卦,引起學界重視。在1980年論文裡集中表達了新認識。

張政烺的拓荒打開了數字卦研究園地。

張政烺愛稱筮數,一般學者喜歡稱數字卦。

數字卦的張氏釋卦例:

數字卦 數字卦

改寫了上古文化史

數字卦的發現大力改變了可見文化視野里的卦的形態史,對新石器時代卦的存在問題,對殷商卦的形態問題,對陰陽哲學觀的起源史等,都有重大的認識影響,讓人們對中華上古文化有了新認知。

數字卦的本質與易卦的起源問題

1、張政烺的筮數多步演化出八卦論:其1980年在《考古學報》所發《試釋周初青銅器銘文中的易卦》 ,是數字卦研究領域的開山之作,研究二十世紀出土的一批數字卦,認為先有大量筮數(數字卦),後簡化成幾個筮數,戰國時期再由這些少量的具體數值簡化成(由一、六兩個數字表示的)二元奇偶數符(才有數符化的八卦),戰國末期至秦漢再演化為(後世通用的)抽象的二元陰陽符號(才有陰陽化的八卦),陰陽哲學觀起源很晚。此論影響大,因為與某些古籍的記載及一些相關說法矛盾巨大,對先秦古人的抽象思維能力很看低,在先秦秦漢易學史哲學史研究領域引起觀念震撼,認可的、讚賞的、懷疑的及激情反對的都有,例如,樓宇烈認可 ,王慎《〈周易〉哲學解讀》表情激烈。

2、劉林鷹的上古數字卦之用六象筮法論:其提出的六卦論、陰陽六象即陰陽六卦、六卦生八卦曾是上古漫長的卜筮歷史,合理解釋了連綿數千年的遠古數字卦的複雜現象。其《易學起源之謎新解》 提出天文六卦演化出八卦論,認為卦產生於天文學家圭測工具的預測活動,初期的卦是六卦體系,沒有坎卦和離卦,後來演化出八卦體系,其重要證據是六卦體系(如三陰三陽等)是中醫學的主幹性理論,不是八卦能解釋的,而且六卦體系在《易經》有殘跡,六象筮法用於上古數字卦。其後來的論文《商周數字卦之用六象筮法考——對張政烺先生易卦源於筮數論的初步證偽》 ,論證四象性大衍筮法在東周占統治地位之前的數千年,易的卜筮是用六象筮法,複雜的筮數只是六象的用數及其變化等,陰陽六象(六卦)生八卦曾是漫長的卜筮歷史,抽象陰陽觀起源很古;其文還分析出殷墟小屯南地四卦龜甲有三個在後天八卦位,一個在“重八宮”的宮主位,奇異的是,採用變卦為主卦,由“客遇卦”到“主體卦”,總體上屬於一種一十六變還本體的“重八宮”(後世納甲法習慣用宮主卦七變的單八宮,但清代的《易隱》存有“重八宮”,一般人不會使用)。

關於連山、歸藏用七用八的問題:東漢鄭玄首倡連山、歸藏不用變而用七八,可是,劉論考證:殷墟數字卦幾例是採用變卦為主卦,動爻是用六用九。另外,霍斐然創立或發現的小成圖體系能解釋用七用八,卻不是筮法問題了。

3、張論、劉論是相反的兩個方向,都大幅超出傳統視野里的一般景觀:張論把易卦的陰陽形態拉到秦漢時期,大幅落後於傳統視野里的一般景觀。劉論則把易卦體系的一種高級形態大大拉前了,如“重八宮”這種西漢京房易體系里的高級內容、後人一般不會使用的秘傳內容(其資料目前只見於清代人編著的《易隱》),至少拉前到殷商時代(的高級巫師),大幅超前於傳統視野里的一般景觀。又,劉《揭開老子哲學的神秘源頭——先秦易學的新圖景》 ,及其《中天八卦揭秘:〈周易・說卦〉的核心內容》 ,把京易的八卦納甲使用者擴大為老聃乃至商代(的大巫),也超出傳統視野里的一般景觀。其論並非沒有任何支持:據《漢書·儒林傳》,京房易來自隱士,某種隱士珍品無法斷定其歷史是幾百年還是一千年還是更久;《易經》革卦卦辭“己日乃孚”及六二爻辭“己日乃革”,顧炎武《日知錄》雲朱熹認為此“己”應為戊己之己,即是天干,二十世紀易學大師尚秉和的《周易尚氏學》釋為離納己。但如果殷商時代的某些大巫師已有京易的基礎,則夏代乃至夏代之前,在王室或酋邦君室的高級巫師群體,八卦易學就處於發達時期了。夏代之前八卦易學是否已處於發達時期?有待連山易研究的深入。安徽凌家灘遺址里,公元前3450(±150)年的“含山玉鷹”、“含山玉版”的太極八山圖,如果是《連山》易的前身圖,則說明當時八卦體系處於比較發達的階段了。而劉提出的六卦體系若存在,應比八卦體系早出現一個漫長時期,則易卦的起源應該在萬年之前左右,這是否可能?有待更多文物的出土了。

4、黃懿陸的數字卦源於先越雞卦論:其文《安陽殷墟出土易卦卜甲上的雞卦符號解讀——從壯族及其先民雞卦看〈易〉之起源》 ,認為小屯南地甲骨里那個四卦龜甲上的(三個小短線成一橫、五組橫畫形式的)坤卦是壯族的雞卦符號,並依據《史記》等記載過“越人雞卜”及壯族至今仍在流傳使用雞卦,提出易經數字卦源於先越雞卦的新認識。當然,其論的某些關鍵環節很有議論空間,如雞卜文化何時產生雞卦還是歷史謎題。

數字卦複雜圖景的六象筮法解釋

劉氏六象筮法論認為數字卦應稱數形卦,包括數字卦和數形的陰陽符號卦,其實是區分二種數字卦。

其五種解釋對數字卦複雜圖景做了通解,複雜數形卦圖景只是六象的用數及其變化等。

數字卦複雜圖景的通解

1、六象的早期用數為一至六。

理論:論先陽後陰,震(少陽)一、兌(陽明)二、乾(太陽)三、巽(少陰)四、艮(厥陰)五、坤(太陰)六,遇三及六應該變。

實際情況: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江蘇東部海安縣青敦遺址1979年出土的幾個六爻的數字卦,只見一至六。

數字卦 數字卦

附:陰陽四象與陰陽六象比較圖

數字卦 數字卦

2、後來用數為四至九。

理論:論先陰後陽,調整為,震(少陽)七、兌(陽明)八、乾(太陽)九,遇六及九應該變。

實際情況:殷周時期的,不見二和三,而且劉氏考論,1950年出土的四盤磨三卦卜骨,及1980年出土的小屯南地四卦龜甲,都是變六變九,而且四卦龜甲刻有“阜六阜九”,康殷《文字源流淺說·釋例篇》解釋“阜”“表示升降運動”。

3、後來用數里四簡寫為一,在此特殊記號系統里熟悉者不會認錯。——後人不知則會錯譯。

4、出現過二次的十字應該是某人對七字的潦草寫法,熟悉者不會認錯。

5、所謂周代後期見“六”不見“五”,其所謂“六”(∧)字只是峰形陰符。四象筮法不用五和六,取代了六象筮法。

出版的出土文獻顯示:王家台秦簡《易占》陰符寫作“∧”,馬王堆帛易陰符用另外的記號“┛”。可見人們表述方式的靈活性。

驗證一:四盤磨“隗魁”卦骨例

該卦骨 是1950年在殷墟四盤磨出土的三塊卦骨(未必是為了“卜”)之一,刻有數字組及系文,唐蘭解釋為“七八七六七六曰隗”、“七五七六六六曰魁”,一般學者接受此釋。

劉氏《商周數字卦之用六象筮法考》分析:“七八七六七六曰隗”,為遇未濟之大有,“七五七六六六曰魁”,為遇否之乾;隗、魁是釋義或特殊的吉凶占辭;隗為高山,表示高大,與嵬、巍相近,而《周易·序卦傳》以“大”釋大有,一致;魁為首領,而“乾”為首為首領,一致。證明殷易也變六變九,但其特點是以變卦為“主”卦,由“客遇卦”到“主體卦”。

古文獻的兩種解釋,在此一致,其解釋很圓順。而張論不能解釋此“隗魁”的出現理由。

驗證二:小屯南地四卦龜甲例

1980年在殷墟小屯南地發掘出四卦龜甲,比較二種解釋,六象筮法論的解釋才符合刻文“阜”字的含義。

四卦:甲首為上頂,左上為七七六七六六(旁刻“貞吉”),左下為五組橫畫(旁刻“”字,為“友”字一種上古寫法),右上為六七八九六八,右下為六七一六七九。甲首下部的中間刻有“阜六阜九”字。

馮時《殷墟“易卦”卜甲探索》 解釋:以數字卦翻譯的常規,奇數對陽爻,偶數對陰爻,對應周易卦名,右上“六七八九六八”為“蹇”,右下“六七一六七九”為“兌”,左上“七七六七六六”為“漸”,左下五組橫畫,對照《易經》坤卦“朋”字,依據“朋”、“友”同義,釋為“坤”卦,“阜”釋為大。馮氏認為卦甲是古代栻盤。

劉氏《商周數字卦之用六象筮法考》解釋:依據六象筮法論,右上“六七八九六八”為“遇蹇之渙”,右下“六七一六七九”為“遇節之巽”,其中“一”是“四”的簡寫,左上“七七六七六六”為“遇漸之乾”,左下五組橫為“坤”卦,“阜”釋為“梯變”。又分析:“巽”、“乾”、“坤”三卦在後天八卦位,“渙”在“重八宮”的艮宮方位;該龜甲屬於水龜、北龜,使用時應該是甲首向北;“重八宮”屬於京房易(《漢書》雲“京房……獨得隱士之說”),後世一般易術者不知,但清代人編寫的《易隱》有保存。

甲首的“阜六阜九”,“阜”字:康殷《文字源流淺說·釋例篇》解釋為“表示升降運動”。是變化,只有六象筮法論能提供一致的解釋,在學術論證上是一種驗證。學術論證看解釋力高低。

寶物上數字卦的功能:符咒卦

為什麼陶罐等重要器物上刻著數字卦?這種數字卦與記錄性數字卦本質不同,其存在是個謎題,沒有議論過,但劉氏《商周數字卦之用六象筮法考》提出“符咒卦當大量存在於巫教社會”,實際是解答這種問題。

八卦寶鏡在後世長期流行,用作辟邪鎮宅,就有符咒卦的因素,只是沒有那么複雜罷了。

數字卦 數字卦

商周某器物上數字卦附有禱文:

上古數字卦的筮法黑箱問題

上古數字卦的筮法問題,多年裡是黑箱問題。有些學者不了解劉氏理論,至今對複雜的筮數現象茫然不已。數字卦之用六象筮法論,提供了解釋數字卦複雜圖景的理論,但是否完全解決了這個黑箱問題,還有待學界進一步研究。

“清華簡”《筮法》篇發現數字卦

《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6月21日第465期“數字卦存在發現新例證—“清華簡”《筮法》篇或提供證據”報導:李學勤介紹,《筮法》篇的內容為數字卦,且十分令人費解,對研究者提出了新的難題。該篇簡長45厘米,共63支,有數字編號,整理者暫時將其分成36節,各節間有密切關聯。每節都有卦例,且都是數字卦。該篇詳細記述了占筮的理論和方法,並且列舉了許多數字卦作為占卜實例。這些數字卦的結構,與天星觀簡、包山簡、葛陵簡等楚簡所記載實占的數字卦形式基本一致,因此,該篇的出現可能為數字卦的研究打開新的局面,也將給易學研究的進展帶來新的契機。此外,《歸藏》的卦名在該篇均可找到,楚簡中的筮法與《歸藏》的關係值得研究。 《筮法》編入《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第四輯,於2013年底出版。

“爻”的甲骨文字形記錄的是數字八卦

蘇州大學徐山在論文《釋“爻”》中認為:

考釋了“爻”的形義和聲義,指出“爻”的字形記錄的是數字八卦,“爻”在漢語言譜系中所屬的根詞是“雨”。符號八卦的原型為描繪“雨”狀的圖畫。在八個三畫單卦和六十四個六畫重卦之前,有原始的四個二畫單卦和十六個四畫重卦的存在。八卦的八個卦名皆圍繞著雷神崇拜而來,其中的功利目的則是求雨。從具體的雷神本源抽象出《周易》的“太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