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化城市管理

數位化城市管理

數位化城市管理,是指綜合套用計算機技術、無線網路技術、信息化技術等數位技術,通過建立城市管理信息系統和創建新的城市管理體制,採用“萬米單元格線管理法”、“城市部件管理法”、“城市事件管理法”等新方法而形成的城市管理運行的新架構。

(圖)數位化城市管理 數位化城市管理

簡介

簡單地說,就是管理對象數位化,管理過程數位化,管理監控手段數位化,管理績效評估數位化。其新模式的精髓,一是套用了成熟的數位化技術,二是建立了新的城市管理體制。“新模式”在新的歷史時期的提出,是對城市管理工作的管理理論創新、管理機制創新、技術套用創新和工作格局創新,是對解決城市管理問題新方法的總結、歸納和理論提升。而通常說城市格線化管理實質是包含在數位化城市管理中的一種方法。數位化含義更廣一些,數位化強調的是運用科技手段,格線化強調的是管理方法。

簡介

從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的狹義角度看,數字城市可概括為"633"。即"地理數據6D化;地圖數據3維化;規劃規設3維化"。地理數據6D化指,城市空間基礎地理信息資料庫由數字線劃圖(DLG)、數字柵格地圖(DRG)、數字高程模型(DEM)、數字正射影像地圖(DOM)、屬性數據(DA)、元數據(DM

(圖)數位化城市管理 數位化城市管理

);地圖數據3維化指,地圖數據由現在的2維結構轉換為3維結構;規劃規設3維化指,規劃設計和規劃管理在6D數據和3維地圖的數據和技術支撐下,將現有的2維作業對象升級為3維作業對象。

比如,人類DNA結構的三維可視化表達,氣象雲圖的四維可視化表達,城市規劃和地下管線的三維可視化表達等實事說明,數字城市可視化的表現能力,能夠將人類歷史上只能抽象思維的事物,以虛擬現實的方式可視化表現出來,在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之外構建出虛擬現實世界。數字城市不僅為人類提供觀察物質和精神世界的新途徑,而且很可能輔助或參與人類智力有關的創造活動。

產生背景

數字城市的概念提出歷史不足三年。迄今為止,數字城市還是一個正在發展和演變的概念。從信息化廣義角度看,數位化城市即是空間化、網路化、智慧型化、和可視化的技術系統。實在城市是物質城市在信息世界的反映和升華。特別需要強調的是,數字城市或信息城市不僅僅是物質世界在信息世界的機械反映。數字城市是實現城市信息化的一個重要方面,數位化城市管理就是在城市的規劃、建設、管理和生產、生活中,充分利用數字信息和通信網路技術,將城市的各種數字信息和信息資源加以整合併充分利用。

科學性質

數位化城市管理是地理科學與信息科學技術高度綜合的學科,是兩者結合的邊緣學科。

研究對象

與城市有關的信息理論、信息技術計信息套用模型。

研究方法

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包括遙感遙測資料庫、信息系統、寬頻網、仿真和虛擬現實技術的融合;包括信息化的全過程。

管理內容

城市基礎設施數位化:基礎地理信息設施、市政基礎設施、交通設施、金融服務設施、工業服務設施、文教服務設施、安全應急設施、政府服務設施、規劃管理設施、文教衛生設施、安全應急設施等

城市信息和交換共享化:數據通訊三網合一、網上分散式運算網上分散式數據庫、數據倉庫、數據中心、數據處理平台、數據共享平台等。

城市生活和管理網路化:網上商務、網上金融、網上社會、網上教育、罔上醫療、網上政務等

目的

數位化城市管理新模式使城市管理者對管理對象做到一清二楚,為維護城市公共安全提供了可靠保障。新模式將城市管理部件準確定位並編碼,通過城市管理監督員全天候不間斷巡查,不僅可以及時發現並上報各種城市管理部件和事件信息,還可以在很短時間內完成對某類城市管理對象的專項普查;不僅可以及時發現問題,而且可以及時處理問題,有效防止各種安全事故的發生,從而為維護城市公共安全提供了可靠保障。

一方面提高了城管部門的辦事效率,節約了管理成本;另一方面也方便了居民,民眾反映的問題能迅速得到解決。

作用

新模式運用信息化技術實現了城市管理全過程信息的實時傳遞與處理;實現了技術支撐體制、體制保障技術套用的良性互動;支撐了整個系統流程再造,系統的內生評價;支撐了精確、敏捷管理方式的實現,擺脫了過去為信息化而信息化、信息化與生產和管理很大程度上脫節的怪圈,做到了需求引導信息化建設,信息化建設帶動政府管理效率的提高,使信息化建設“落地”。

特色

為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的知識創新與理論深化研究創造了實踐條件,是城市科學技術的研究和開發的科學實驗基地。

參考資料

[1] 新浪網  http://www.ty12319.gov.cn/readzt.asp?id=44

[2] 崑山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 http://www.kscg.com/page.asp?SysID=2007413154129776409327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