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萱堂記

"築彼黌宇,表我衷腸。 弦歌悠揚,臨濮之光。 2.見背:背

敬萱堂 Memorial Hall to Mother
敬萱堂記
孔夫子重孝悌、申教化,是以中華美德世代相傳。今敬萱堂之興建,既為桑梓教育略盡綿薄,亦寓崇敬慈母之意。
家母陳氏莧祖籍晉江古厝。余幼年,家父遠渡菲島謀生。太平洋戰爭起,僑匯斷絕。家母上山落田,買賣估衣,以侍奉高堂,以一裹足婦女獨挑全家生活重擔,及至抗戰勝利。越年,家父自菲旋里,修祖屋,築新廈,揚教育,敦梓里,真維桑與梓也!孰料天妒英才,僅兩三年間,慈父見背。時餘年九歲,舍妹出世僅兩月。孤兒寡母相依為命。端賴家母心誠志堅,含苦茹辛而養育成長。每念及此,感激涕零,深感母愛之偉大。爰立敬萱堂以表寸心。贊曰:
春暉脈脈,懿范堂堂。
五中銘記,三生難忘。
築彼黌宇,表我衷腸。
弦歌悠揚,臨濮之光。
【注釋】
1.《詩經•小雅•小弁》:“維桑與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桑與梓是古代家宅旁邊常栽的樹木,見到桑與梓容易引起對父母的懷念。後即用桑梓作故鄉的代稱。
2.見背:背,離開,謂父母去世。李密《陳情表》:“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慈父見背”為古漢語陳述句中強調賓語時賓語前置形式。當“見”、“相”作賓語時,最易出現這種情形,如“慈父見背”、“兒童相見不相識”(兒童見我不識我)。
3.贊,文體的一種,一般用於頌揚,多用韻文寫成。這個意義一般寫作“贊”。
4.黌,hóng,古代稱學校。
5.濮,所謂“濮上”源於衛靈公濮上聽樂的故事。
衛靈公將之晉,至濮水之上,夜聞鼓新聲者,說之,使人問之,左右皆報弗聞。召師涓而告之曰:“有鼓新聲者,使人問,左右盡報 弗聞,其狀似鬼,子為我聽而寫之。”師涓曰:“諾。”因靜坐撫琴而寫之。明日報曰:“臣得之矣,然而未習,請更宿而習之。”靈公曰:“諾。”因復宿。明日已習,遂去之晉。 (《論衡卷第二十二•紀妖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