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雅丹地貌

敦煌雅丹地貌

敦煌雅丹地貌屬於古羅布泊的一部分,在敦煌這塊神奇的土地上,大自然創造出了許多奇觀異景。敦煌雅丹位於新疆、甘肅交界處,距玉門關西北80餘公里處,有一座典型的雅丹地貌群落,布局有序、造型奇特、是一座罕見的天然雕塑博物館。堪稱敦煌的又一奇觀,它是大自然鬼斧神工,奇妙無窮的天然傑作。

簡介

敦煌雅丹地貌 敦煌雅丹地貌

敦煌雅丹地貌,土質堅硬,呈淺紅色。東西長約15公里,南北寬約2公里, 與青色的戈壁灘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格外引人注目。進入雅丹,遇到風吹,鬼聲森森,夜行轉而不出,當地人們俗稱雅丹為“魔鬼城”。其整體像一座中世紀的古城堡,這座奇特的城堡,是地質變遷自然風雕沙割的結果,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傑作。整個雅丹地貌群高低不同、錯落有致、布局有序。城堡內城牆、街道、大樓,廣場、雕塑。如同巧奪天工的設計師精心布局一般。每個雅丹地貌都各具形態,千奇百怪,造型生動,惟妙惟肖。像寶塔、像宮殿、像麥垛、像昂首屹立遠眺的金孔雀、像展翅欲飛的雄鷹、像大海中乘風破浪的船隊、像怒目遠視的武士,還有的像亭亭玉立的美女… 。在這裡,千奇百怪的雅丹地貌,會使你心曠神怡,放飛思緒,浮想聯翩;在這裡你可以展開豐富的想像力,領略大自然妙造天成的神奇之美。

從敦煌市區驅車前往,穿過一大片戈壁荒漠,大約一個多小時後便抵達久負盛名的玉門關下,然後再沿曾是絲綢之路古道的疏勒河谷西行85公里即到。沿途漢代長城、烽燧遺址依稀可見,沼澤和草甸連片,湖岸上蘆葦叢生,湖面上水禽嬉戲,不時地有野鴨、大雁、天鵝等水鳥拍打著水面飛向藍天,在大漠深處的羅布麻、紅柳、胡楊、駱駝刺編織了一幅讓人賞心悅目的畫面。漸漸地,沼澤乾涸了,草甸消失了,河谷被戈壁沙漠所湮沒,周圍又是茫茫瀚海。不久,你會發現在平坦的河床上,一座座土丘峰巒突兀聳立,就像是一幢幢"建築"高低錯落,鱗次櫛比,有的象大樓,有的象教堂,有的象清真寺,有的象蒙古包;甚至連北京的天壇、西藏的布達拉宮、埃及的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等世界著名的建築都可以在這裡找到它的縮影。大漠雄獅、絲路駝隊、群龜雲海、中流砥柱……,一件件"雕塑作品"形象生動,惟妙惟肖。置身其中,宛若進入了建築藝術的展覽館,讓人目不暇接。

不同的時間進入雅丹地貌群,感受是完全不同的。清晨走進雅丹地貌,旭日東升時,登高遠眺,點點朝霞,金光四射,氣象萬千;中午走進雅丹地貌,頭頂太陽高照,身邊怪影重重,千奇百怪的雅丹群中,仿佛處處青煙繚繞;傍晚進入雅丹群中,巨大的紅日悠悠西沉,身邊徐徐清風,頭頂霞光燦爛,給人美的享受。

敦煌的雅丹地貌面積大,造型奇特。正如地質專家所言“敦煌的雅丹地貌的形成時間之久遠,地貌之奇特多樣,規模之大,藝術品位之高,堪稱世界僅有的大漠地質博物館。

大事件

一、2001年5月敦煌雅丹地貌被國家批准為國家雅丹地貌地質公園。

二、2003年8月20日,敦煌市舉辦“千年陽關尋夢,金秋敦煌”活動期間,敦煌雅丹地質公園正式揭牌開園。

形成

形成機理

雅丹專指乾燥地區的一種特殊地貌。一開始在沙漠裡有一座基岩構成的平台形高地,高地內有節理或裂隙發育,沙漠河流的雅丹地貌。

沖刷使得節理或裂隙加寬擴大。一旦有了可乘之機,風的吹蝕就開始起作用了,由於大風不斷剝蝕,風蝕溝谷和窪地逐漸分開了孤島狀的平台小山,後者演變為石柱或石墩。旅遊者到了這樣一個地方,就像是到了一個頹廢了的古城;縱橫交錯的風蝕溝谷是街道,石柱和石墩是沿街而建的樓群,地面形成似條條龍脊,座座城堡的景狀。這樣的“城”稱魔鬼城,古書中又稱為“龍城”。在柴達木盆地、準噶爾盆地內部有魔鬼城,有的規模還不小,令人驚嘆不已。

石柱(如前所述,有的石柱就是風成的)繼續遭受風的吹蝕而變成各種形狀。如果岩層近於水平且硬、軟岩層相間,軟岩層容易被剝蝕掉,硬岩層相對突出,象屋檐那樣,稱石檐。如果軟、硬層相間的岩層是陡傾斜的,那么就形成鋸齒狀的雅爾當地形。

如果組成石柱的岩石下軟上硬,兼之低處的風攜帶的沙多且沙粒粗大,高處的風攜帶的沙少且沙粒細小,風的吹蝕和磨蝕作用在石柱的上部和下部表現出明顯不同的結果:下部變得很細,象磨菇把,上段則成了蘑菇傘,形成蘑菇石。最後的結果,蘑菇把也被剝蝕掉了,蘑菇傘只靠著很小的一點接觸面積坐落在基岩上,看上去搖搖晃晃的,稱搖擺石。在球狀風化的配合下,兩塊圓古隆冬的大石頭只靠一個切點互相接觸,上面的圓石似乎風都吹得動,叫風動石,如福建東山島的花崗岩風動石。

雅丹地貌被認為是世界一大奇觀。

地球的外貌是內營力與外營力共同作用的結果,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內因與外因。地貌的內營力是地球內部結構變化在外表的反應,而外營力則類型很多,最重要的就是流水和風力。

許多年來,在地理讀物和教科書中,雅丹一直被解釋為一種風蝕地貌,認為雅丹的形成是風力吹蝕的結果,與另一類風蝕地貌——沙漠地貌相似。其實這是不準確的。風,絕不是形成雅丹的全部外營力。

在羅布荒原的北部、東部和西部,分布著面積廣達3000平方公里的雅丹,是中國雅丹地貌第二大分布區。

在羅布窪地中有這樣大面積的雅丹分布,是因為在這裡具有發育這種地貌的地質基礎,即所謂內營力。古羅布泊時期,為這裡留下大面積、深厚的湖相沉積。這種以土為主的沉積結構複雜,其中含有大量粉沙、細沙,同時夾有堅硬的泥岩層和石膏膠結的沙層。 雅丹地貌的形成

大自然中的風、水,雖來勢洶洶,卻也欺軟怕硬,風颳、水蝕,不過逐層搬運走第四紀沉積物中疏鬆的沙層,對堅硬的泥岩或石膏膠結層,在一定程度上也無可奈何。於是,在荒原中留下一片片土堆,形成一種凹凸相間的奇特外貌,即我們所稱的雅丹。

雅丹地貌有各種各樣類型,形狀不同,但形成過程卻大致相似。

最初,是地表的風化破壞。羅布窪地,曾經是一個大湖,而留下的湖相沉積,是在地質歲月中形成的,曾經發生的反覆的水進水退,使湖底形成一層泥、一層沙,又一層泥、又一層沙交錯成層結構。其中的泥岩層結構緊密堅硬,一般不易遭受風水的侵蝕,但是,它卻抵禦不住溫差的作用。在羅布荒原旅行,常會聽見突發的“辟拍”聲,有時似鞭炮,有時似狼嚎,難怪當年行經此地的法顯和尚毛骨悚然,稱“沙河中多有惡鬼熱風”,酈道元也在《水經注》中稱此處“少禽多鬼怪”了。其實,這種“惡鬼”和“鬼怪”,都是雅丹地貌在作怪。羅布泊地區處於極端乾旱區,晝夜溫差變化劇烈,常達30°C~40°C以上。熱脹冷縮的效應,使外露的岩石崩裂發出聲響。連被稱為“頑固不化”的花崗岩,在這種氣候環境中也只能頑而不固,逐漸崩裂成碎塊,又何況泥岩哩!不過,泥岩不會像花崗岩那樣成塊狀崩裂,因它的結構是層片狀,崩裂也是一層層剝離脫落,形成許多水平狀或垂直狀的外觀,使夾在泥岩層之間的沙層逐漸暴露在地表,為雅丹形成的第二階段創造了條件。

地表風化破壞後,風、水即有了肆虐的對象。在風的吹蝕或水流沖刷下,堆積在地表的泥岩層間的疏鬆沙層,被逐漸搬運到了遠處,原來平坦的地表變得起伏不平、凹凸相間,雅丹地貌的雛形即宣告誕生。

雛形的雅丹地貌更有利於風化剝蝕作用。在沙層暴露後,風、水等外力繼續施加作用,使低洼部分進一步加深和擴大;突出地表的部分,由於有泥岩層的保護,相對比較穩固,只是外露的疏鬆沙層受到侵蝕,由此塑造出千奇百怪的形態。至此,雅丹地貌最後形成了。

自然,雅丹在形成後,也不可能一勞永逸地保持原來的面貌,因為包括風和水在內的外營力的作用永不會終止,使雅丹外貌也出現常變常新。隨侵蝕作用的繼續,凹地會越來越大,而凸起的土丘則會日漸縮小,並逐漸孤立,最終必然崩塌消失。這種情況,在羅布泊東岸的阿奇克谷地中比比皆是,說明雅丹地貌在這裡已度過了它的最盛時期,開始走上消亡之路。

我國學者陳宗器等在30年代考察羅布泊時,將雅丹地貌分為兩種大類型,並分別予以命名:一種高不過1米,形成年代較淺的,稱為“雅丹”;另一種高10~30米的,年代古老,稱為“邁賽”。實際上,這兩種類型不過是雅丹的初級階段和高級階段。

形成關鍵

雅丹地貌的形成有兩個關鍵因素。 一是發育這種地貌的地質基礎,即湖相沉積地層;二是外力侵蝕,即荒漠中強大的定向風的吹蝕和流水的侵蝕。

乾旱區的湖泊,在形成歷史中往往包括反反覆覆的水進水退,因而發育了上下疊加的泥岩層和沙土層。風和流水可以帶走疏鬆的沙土層,對堅硬的泥岩層和石膏膠結層卻作用有限。不過緻密的泥岩層也並非堅不可摧,荒漠區變化劇烈的溫差產生的脹縮效應將導致泥岩層最終發生崩裂,暴露出來的沙土層被風和流水帶走,演變為凹槽狀;依然有泥岩層覆蓋的部分相對穩固,形成或大或小的長條形土墩,雅丹地貌的形態逐漸凸現出來。

形成雅丹地貌的外力因素,一般認為是強大的盛行風在起主導作用,但這並不是單一的主導因素。比如在阿奇克谷地東段的三隴沙雅丹,其走向是南偏東,與盛行的西北風向垂直,而與山地洪水流的方向一致,這就說明在這一片雅丹地貌中,洪水起了主導作用;另外有的雅丹,是風和流水共同作用形成的,比如龍城雅丹。

在冷湖1.7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雅丹地貌的面積占到94%以上。柴達木的雅丹地貌,是7500萬年前第三紀晚期和第四紀早期的湖泊沉積物,由於地質運動抬高而脫離水體,期間的鹽和沙凝結地殼被西風侵蝕雕塑而成。它們廣布於柴達木西北部,是世界最大最典型的雅丹景觀之一,尤其是南八仙,一里坪一帶,分布面積達千餘平方公里。因其奇特怪誕的地貌,飄忽不定的狂風,由於地形奇特而生成的詭秘瑟人的風聲,再加上當地岩石富含鐵質,地磁強大,常使羅盤失靈,導致無法辨別方向而迷路,被世人視為魔鬼城,迷魂陣,別具一格。這裡的雅丹林總面積約2.1萬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260米,是迄今國內發現最大的風蝕土林群。

雅丹林的高度,低的約四五米,高的有二三十米,長寬由幾十米到數百米不等。其整體,有的酷似古城堡、廟宇、帝王墳、千軍帳;有的類似“鯨群戲沙海”,“百萬海獅朝陽”、“萬龍布陣”......,千姿百態,十分壯觀。從近處看來它們也是氣象萬千:有的土堆就像一艘艘鼓滿風帆的戰船即將遠航;有的像雄赳赳的大公雞,正伸脖打鳴;有的像小橋流水裡的亭台樓閣,有的象駿馬、駱駝、大象、獅、虎、鯨、龍、鳥等可愛的動物。一切都給人神秘莫測、奇幻萬千之感。

50年代有8位南方來的女地質隊員,為尋找石油資源進入這裡,因迷失方向而犧牲,所以這裡有個地名叫“南八仙”。風蝕地貌是青海一大天然奇觀。

在中國的分布

雅丹是地理學上的名詞,專指乾燥地區古河湖像土狀堆積物被風吹蝕、形態多姿的土丘。20世紀初西方探險家在新疆羅

布泊考察時,便看到古湖周圍有許多成群分布的覆舟狀土丘,一般高6米左右,按當地維吾爾的稱呼寫成Yardangs,從此Yardang一詞便流傳於國外地學界。

中國的雅丹地貌面積約2萬多平方公里,主要分布於青海柴達木盆地西北部,疏勒河中下游和新疆羅布泊周圍。新疆的雅丹地貌僅3000—4000平方公里,規模小,典型的雅丹高4—5米,10—20米高的雅丹又稱為mesa(麥薩),即方台地。非洲查德盆地的特貝斯荒原的雅丹群範圍最大,約26萬平方公里。而最高大的雅丹在伊朗的盧特荒漠東南部,約2萬平方公里,雅丹高200米,風蝕谷寬500米,雅丹呈壠脊狀延伸,長數公里至十幾公里。而敦煌古海雅丹高20—100米,屬於中大型雅丹群,而且風蝕谷狹窄,雅丹造型豐富多彩,高密集型為世界所少見。它距離敦煌很近,交通方便,具有優良的區位優勢,是旅遊、科研的寶地。

從安西縣城東北行265公里即到嘉峪關市,沿途戈壁風光獨特。其中,縣城東45公里處的布隆基鄉,公路兩側到處是造型各異、犬牙交錯的風蝕灘地,為典型的雅丹地貌奇觀。雅丹地貌以羅布泊附近雅丹地區的風蝕地貌最為典型而得名。布隆吉一帶由於千萬年的風吹日曬,使地表平坦的砂岩層形成風蝕壁翕、風蝕蘑菇、風蝕柱、風蝕壟槽和風蝕窪地、殘丘、城堡等各種地貌形態,風景壯觀,令人無不稱奇。安西縣素有“世界風庫”之稱,這裡地處兩山之間類似狹管的走廊地帶,海拔僅1170米,地勢低平。當空氣流入後,狹管起到了加速氣流運動的作用,故常形成大風。風沙長期以來危及安西居民生活和3000畝耕地。全縣有6個沙漠據點,占地30多萬畝。這種巨風天氣往往使雅丹地貌的姿態發生巨大變化,形態各異。

在中國內陸荒漠裡,有一種奇特的地理景觀,它是一列列斷斷續續延伸的長條形土墩與凹地溝槽間隔分布的地貌組合,被稱為雅丹地貌。上世紀國中外學者進行羅布泊聯合考察時,在羅布泊西北部的古樓蘭附近,發現這種奇特的地貌,並根據維族人對此的稱呼來命名,再譯回中文就成了“雅丹地貌”。

雅丹地貌在世界上許多的乾旱區都可以找到,在中國也並不僅限於新疆。從青海的魚卡向西通往南疆的公路沿途非常荒涼,在南八仙到一里平公路道班之間都可以看到“雅丹地貌 ”,是西北內陸的最大一片“雅丹地貌”分布區;但新疆的雅丹地貌分布最多,除了羅布泊和古樓蘭一帶的雅丹地貌 外,克拉瑪依的“魔鬼城”、奇台的“風城”等也都是典型的雅丹地貌。

“雅丹”是維吾爾語言,原意是“具有陡壁的小丘”,後泛指風蝕壟脊,土墩,風蝕溝槽及窪地的地貌組合。乾旱地區的湖積平原和沖積平原常因乾縮而龜裂,在定向風的長期吹蝕下,裂縫逐漸擴大而成為溝槽,溝槽之間常出現高達5-10米的壟脊。這種地貌在我國的塔里木盆地的羅布泊地區最為典型。

相關電影

電影《英雄》、《天脈傳奇》、《齊天大聖孫悟空》等影視

片中可領到敦煌雅丹地貌的神奇景觀,敦煌雅丹地貌是敦煌自然景觀的又一亮點。

門票價格

敦煌雅丹地質公園:門票70元(坐觀光車需另交費20元),全天開放。

敦煌雅丹地貌 敦煌雅丹地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