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
到2010年底,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692.86畝(田117.45畝,地1,575.41畝),人均耕地1.2畝,主要種植玉米、小麥、烤菸等作物;擁有林地25,442.8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77.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11畝,主要種植核桃、梨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 23.00畝,其他面積7,086.73畝,有馬牙石、大理石、銅礦等資源。基礎設施
截至2010年底,該村委已基本實現通電、通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439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368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39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368戶;該村到鎮的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2.70公里,距離集貿市場2.70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5輛,農用運輸車20輛,拖拉機187輛,機車200輛。到2010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31戶;裝有太陽能農戶11戶;建有小水窖437口;有5個自然村已通電;有5個自然村已通路;有5個自然村已通衛星電視;有5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5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65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55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319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012.49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466.61萬元,占總收入的46%;畜牧業收入475.06萬元,占總收入的47%(年內出欄肉豬2878頭,肉牛142頭,肉羊989頭,雞12111隻);林業收入32.72萬元;工資性收入52.5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886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收入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52.52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35人,在雲南省內務工29人,到省外務工6人。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彌勒縣內;2010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79.97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18%;該村計畫大力發展經濟林果、畜牧業產業。
人口衛生
到2010年底,該村有農戶439戶,共有鄉村人口1705人,其中男性863人,女性842人;其中農業人口1704人,勞動力1343人;該村以彝族為主。
到2010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534人;享受低保46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衛生所面積為7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鄉(鎮)衛生院20公里。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793.87平方米,擁有教師8人,在校學生182人,該村國小距離鎮中學20.00公里;到2010年底,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24人,其中小學生182人,中學生42人;全村建有業餘文娛宣傳隊2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0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439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693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年末集體總收入1.98萬元,有固定資產14.51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到2010年底,該村建有黨支部4個,共有黨員61人,少數民族黨員56人,其中男黨員53人、女黨員8人;該村黨總支2005年被評為西三鎮先進基層黨組織;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散坡、哨新、牛廄房、小獨山、寶銀廠5個村民小組;該村建有團總支1個,團支部3個,共有團員104人。
人文地理
該村位於西三鎮西北部,屬高寒山區,典型的格斯特地貌,礦藏資源豐富,有銅、鐵等礦產資源,大理石、冰珠石等建築材料資源;傳統山區農業,以包穀、烤菸為主的種植業和以黑山羊,黃牛為主的養殖業為當地經濟產業支柱。
新農村建設
2010年以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規劃,總投資38萬元;內容包括生產發展、村容村貌整治、農民增收、鄉風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人畜飲水及煙區用水問題,衛生條件差,學生住宿難,農貿市場交通及村委會道路交通條件差;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加強對礦山資源開發管理,2010年內發展以核桃種植為主的經濟林果產業400畝,黑山羊發展22000隻,積極爭取飲水及煙區用水建設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