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名由來
為紀念著名國學大師陳寅恪的父親、修水籍文化名人、愛國志士陳三立先生而恢復國民革命時期本址所辦學校名稱。
陳三立(散原)
陳三立(1859~1937)字伯嚴,號散原,分寧(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義寧鎮)人,近代同光體詩派重要代表人物。晚清維新派名臣陳寶箴之子,與譚嗣同、徐仁鑄、陶菊存並稱“維新四公子”,國學大師、歷史學家陳寅恪之父,另一子陳衡恪為畫家。陳三立被譽為中國最後一位傳統詩人。
名稱沿革
1944年11月,為褒揚修水籍文化名人陳散原先生的忠烈行為,國民政府將校址在修水漫江杜家莊的“省立贛西北臨時中學”更名為“省立散原中學”,1946年元旦,遷校至縣城紫花墩,即今校址。解放後,“省立散原中學”和“修水縣立中學”合併,在此組建“修水縣聯合中學”。1953年更名“江西省修水初級中學”,1958年8月再更名“江西省修水中學(省重點)”,“文革”時期,改用“義寧鎮五七學校”、“農機廠五七學校”、“修水縣五七學校”等校名,1979年7月定名為“修水縣第一中學”。2004年4月,增掛“散原中學”校牌;2005年7月,縣一中與縣高級中學合併組建新的“修水縣第一中學”,此為“修水縣第一中學”老校區。2011年7月,縣城教育網點調整剝離縣一中國中部,與縣二中合併,成立新的“修水散原中學”。
歷史沿革
1944年(民國三十三年)7月,為紀念修水籍著名詩人、愛國人士陳散原(陳三立),以褒獎忠烈,激勵民族氣節,原國民黨修水縣黨部、縣政府、縣參議會、縣團部,聯名請求江西省政府將“省立贛西北臨時中學”改為“省立散原中學”。11月7日,省政府委員會第1713次省務會議批准成立“省立散原中學”,校址照原設在修水漫江杜家莊。
1946年元旦,省立散原中學遷至縣城紫花墩,即今校址。
1949年6月16日,修水解放,7月中共修水縣委、縣人民政府決定,將省立散原中學和修水縣立中學合併,組建修水縣聯合中學,校址設散原中學內。
1953年改為江西省修水初級中學,1958年8月再改為江西省修水中學(省重點);“文革”中,修水中學搬至小斗嶺,沿用原“共大修水分校”校名;原修水中學改稱“義寧鎮五七學校”、後改為“農機廠五七學校”、“修水縣五七學校”、“修水縣中學”;1979年7月定名為“修水縣第一中學”。
2004年4月27日,縣人民政府第十九次常務會研究決定,在修水一中增掛“散原中學”校牌。
2005年7月,經中共修水縣委、縣人民政府研究決定,將縣一中、縣高級中學合併,組建新的修水一中,撤銷縣高級中學建制,原縣一中為修水一中老校區,原高級中學為修水一中新校區。11月25日,值陳門五傑後裔11人回修省親之際,在修水一中老校區舉行“散原中學”增掛牌儀式。校牌由修水解放後首任縣長兼縣立聯合中學校長吳平題寫。
2011年7月29日,為適應城市建設與發展,使縣城教育網點布局更為合理,縣委、縣人民政府研究決定剝離縣一中國中部,與縣二中合併,在縣一中老校區重組一所初級中學,命名“散原中學”。
2011年8月17日,“修水散原中學”隆重舉行了揭牌儀式。一所新的學校在贛北大地宣告誕生。
榮譽
榮譽稱號
2011年11月,江西省教育廳授予“平安校園示範學校”
2011年終,修水縣教體局表彰2011年度德育工作、宣傳工作、目標管理考評“先進單位”和“優秀教工之家”
2012年5月,共青團九江市委授予“五四紅旗團委”
2012年6月,榮獲省教育科學研究所、省家長函授學校表彰“2011-2012學年度親職教育工作和省家長函授學校辦學工作先進教學點”。
2012年8月,榮獲中共修水縣委表彰“創先爭優先進基層的組織”。
2012年9月,榮獲九江市教育工會表彰“2012年全市教育系統師德師風建設先進集體”。
參賽榮譽
在全國中學數學學會首屆教學教研成果大獎賽中獲“優秀組織獎”
在九江市英語教師業務能力比賽中獲團體總分一等獎
在全縣初三教師業務能力比賽中獲團體第一名
在2011年全縣中小學生運動會上,獲開幕式團體操表演一等獎、運動會國中組團體總分第一名、田徑運動會國中組團體總分第一名
在第13屆世界華人學生作文大賽中榮獲優秀組織獎
2012年9月,我校盧鋼、朱春發、舒贏、車璐、楊大行、蔣俊、李小文共7位教師參加九江市數學教師基本技能比賽,榮獲校團體總分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