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
唐王勃《滕王閣序》:敢竭鄙誠,恭疏短引,一言均賦,四韻俱成。
敢竭鄙誠:是一句很謙虛的話。
相當於(斗膽)竭誠奉上我的一片真心。(有因為卑微輕賤,本不值得奉上的意思,正因為心理不敢,所以面對群公而膽敢奉上一片真心的,正是因為自己的“誠”。)
敢:膽敢,斗膽,是謙辭。此古文處本就應該是“敢於”的意思,雖然暗含不敢的心理本意,但於辭而言正應是“敢”。解釋成“不敢”如何說得通?
1.有勇氣,有膽量:勇~。果~。~闖。~死隊。~作~為。~怒而不~言。
2.謙辭,“不敢”的簡稱,冒昧的意思:~問。~請。~煩。
3.方言,莫非:~許。~怕。~是哥哥回來了?
竭:◎盡,用盡:~誠。~盡。~力。~澤而漁。枯~。衰~。聲嘶力~。用之不~。
鄙:謙辭,用於自稱:~人。~老。~見。
1.中國周代地方組織單位之一,五百家為一鄙:~師(古官名,周制每縣五鄙,“鄙師”掌其鄙之政令祭祀)。
2.郊野之處,邊遠的地方:邊~。
3.粗俗:~陋。~俗。~夫。~近(庸俗淺近)。
4.輕蔑,看不起:~視。~夷。~棄。~薄。
5.品質低劣:卑~。
6.謙辭,用於自稱:~人。~老。~見。
7.吝嗇:~吝。~詐(貪吝詐偽)。
誠:真心:
1.真心:~懇。~朴。~實。~摯。忠~。心悅~服。
2.實在,的確:~然。~有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