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出版社: 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1月1日)
叢書名: 當代教育名家札記叢書
平裝: 328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65102721
條形碼: 9787565102721
尺寸: 22.6 x 17 x 2.4 cm
重量: 458 g
作者簡介
程方平,祖籍浙江衢州。1981年北京師範大學研究生畢業後進入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工作,1988年獲博士學位。曾從事教育史、教育情報、高等教育、比較教育、成人與職業教育、民族教育、教師教育等方面的研究,擔任教育與人力資源研究部、高等教育研究中心、職業與成人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及民選的中央教科所學術委員會主任。現為研究員、博士後工作站導師。主要著述有:《新師說》、《教育情報學簡論》、《隋唐五代的儒學:前理學教育思想研究》、《遼金元教育史》、《希望從這裡升起:中國的學校兒童教育》、《中國教育史》(合著)、《中國教育制度沿革》(合著)、《世界教育大系:中國教育》(合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專題史叢書:民族教育史》(合著)、《新中國教育調查回顧》(編著)、《教師問題的國際視野》(編著)、《隋唐五代教育名人小傳》、《虛靜齋藝叢》(6種)、《方寸神韻:篆刻》、《神形合體的藝術:書法》(上、下冊)、《四體四書》等。主編有:《中華文明史:教育卷》、《20世紀文庫:教育卷》、《20世紀國外教育名著譯叢》、《國外教育行政管理研究》、《國外教師問題研究》、《中國教育問題報告:入世背景下中國教育的現實問題和基本對策》、《劃時代的偉大教育家:夸美紐斯誕辰400周年紀念論集》、《佛道詩歌總匯》、《學生藝術百科詞典》、《培格曼國際最新教師百科全書》、《培格曼國際終身教育百科全書》(含《教育技術學手冊》)、《當代教師繼續教育叢書》等。
內容簡介
《教育能真正改變嗎?》囊括的是作者程方平近20年來所作的部分教育札記、隨感、時論和詩聯等,多是針對問題與時弊進行的批評與建議,也有一些發展的構想,涉及教育理念、教育法規政策、各類教育、教育教學規律、教師發展、學生問題等多個方面。
目錄
總序
自序
第一部分 教育的觀念和思想需要經常檢討
我國教育研究範式應有的特性
中國教育改革所面對的重要現實問題
面對發展變化談教育改革
中國要走自己的現代教育制度建設之路——關於“現代教育制度”的考量
教育改革要有全球觀念
重用智囊,推進政府決策機制改革
教師節談“創新”
質疑4%的教育投入依據
公平有效配置教育資源須有法可依
論西部開發中的教育安全問題
突破體制性障礙,推進教育投資體制的改革——安徽、江西等地教育調研有感
鄉村教育在城鎮化建設進程中的作用
觀2008年北京殘奧會後想到的
地方教育發展的不均衡現狀與均衡化發展的思路
學校德育改革的新思維
推進“公民科學素質行動計畫”的思考
突破體制性障礙和心理障礙——關於農村教育發展與教師問題
“標槍理論”的解說
從洋人尊孔故事想到的
中華文明綿延之道——尊師重教
促進少數民族教育發展的建議
從日本“書道”所想到的
日本的中文語言教學和考試
基礎教育應更關注本土資源
中國民辦教育的復興與發展
從民辦中國小的發展看公有制學校的教育改革
“非正規教育”解讀
第二部分 大學與職業教育的發展需要務實、科學的精神
大學精神:傳統與創新
對北師大成立教育學部的幾點感受和希望
對《高等教育法》的幾點修改意見
中國發展職業教育的思路必須調整
中等職業教育的發展期待體制改革,更期待思路調整
呼籲依法治教,建立主管職業教育的權威機構
要像建經濟特區那樣推進職業教育的創新
影響高教改革的痼疾
高等教育的發展必須注重質量
高校本科教學質量問題的初步檢討
反思新聞教育
學生問題與學生需求是高校改革關注的重要問題
第三部分 教育的勃興關鍵在於優質師資的成長
教師整體發展需要機制保障
當今中國的教師問題及解決之道究竟是什麼
教育、教學的創新沒有定式
教師立於不敗的法寶:個性化教學和愛心
素質,即是人忘掉知識後剩下的內在積澱
年輕教師的起步和潛力開發
學生對老師的“愛屋及烏”
借鑑古人的品人術評估教師
今天的學校和教師應該忙什麼?
師德第一
愛與理解
注重自己的班本文化
班主任工作的魅力
班主任的思想解放
科任教師應是“副班主任”
班主任的批評不可少
營造全班認同的班級文化
對班主任的基本素質要求
班主任的心理健康及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網路時代的班主任與學生的網癮問題
班主任如何面對學生的青春期
班級建設的創新
教師團隊
教師的本真話語形式
用創新思路提升農村教師的專業能力
解決西部民族地區雙語教師問題的建議
第四部分 教學與考試改革仍有很大空間
中外的課改,有教育理念引領
研究學生問題是一種基礎性科研
宜者為佳——也談一節好課的標準
母語、雙語與語文教學改革——關於語言文字教學改革的幾點想法
語文的教學困境
創設中國小社會實踐課的構想和方案
談談寫“下水文”
釋“悟”
基礎教育切不可忽視學生熟悉的本土資源
學生容易喜歡上鄉土教材
複式教育迫使教師少講精教
提倡學生合作學習完成作業
教育與訓練
不盡長河
用先進的教育技術迅速拓展學習化領域
擺脫“應試”困境,光靠教育部門不會奏效
為北京市2010年的高考改革助威
改革高考有賴於教育資源均衡發展
高考作文注重考人的才情、德性和判斷力
考場文化:誠信考試,誠信做人
“棄考”是對考試和教育制度的一種不信任
大多數“學困生”是由不當教育刺激所致
第五部分 走進“校本管理”時代
教育進入“校本管理”新時代
校本教師管理:和諧、高效、民主、創新
校本教研:直滲根底,解決問題
生本研究應成為校本研究的重點
課程、教材的“校本”觀
學校和教師的經驗價值備受重視
校本信息化亟須重視“潛件”建構
校本文化建設:特色課堂和優異師生的精神薰染
社區的家長和組織機構是學校的重要合作資源
校長的心靈領導力
中外的校本理念:因校制宜,發展特色
第六部分 學習和感悟是自我提升的重要基礎
在意與不在意
教師應少判“多動症”
與學生、晚輩共同成長
請家教可以提升孩子的精神世界
善於傾聽
少則得,多則惑
克服恐懼,培養膽識
由商看教:用心用情追求神聖的事業
私塾、書院的復歸:老幼智樂
思+誠:一個百年樹人的村小之道
潛件:支撐信息技術的創新思想系統
安全教育不可束縛學生生動活潑的發展
建設和諧學校:師生共生共長
和孩子一起成長
作為知識分子的教師:堅守內在道德自覺
第七部分 詩意棲居的天地
詩歌
聯句
題畫詩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