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成長讀本·給新教師的建議

教師成長讀本·給新教師的建議

《給新教師的建議》從關於給新教師“基本素養”的建議、關於師生關係的建議、關於課堂教學的建議、關於修身養性的建議等方面出發,以新教師工作中的各種問題為出發點,採取敘議結合的方式,給出了新教師成長的各種建議。這些建議可以使新教師很快地成長起來,成為一個面對各種教育難題都能得心應手的優秀教師。 剛剛參加工作的教師都會在工作和成長中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許多時候,他們都不知道如何處理這些問題才是更好的方法,如何做才能達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內容簡介

《給新教師的建議》是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

圖書目錄

第一章 關於“基本素養”的建議
導言:在不斷學習中追求我們的理想
讓閱讀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
合理安排工作,保證閱讀時間
讀學生喜歡的書
參與教研活動,迅速提高業務水平
虛心對待師徒結對
在工作中繼續錘鍊教師基本功
在課堂上實踐教育理想
用教育隨筆記錄豐盈而真實的教育生活
“老師,我能把我的藏袍帶來嗎?”
聆聽家長心聲,尋找教育契機
做社區文化建設的推動者
把困難當做機會
穿戴整齊,衣著規範
把教育職業當做事業
處理好同事關係
停止抱怨,積極行動
言行一致,以身作則
要有一顆和學生一起成長的心
第二章 關於“師生關係”的建議
導言:愛、理解和共同成長
儘快記住孩子的姓名
善待孩子的第一次求助
學會傾聽孩子的傾訴
要善於化批評為表揚
用書信走進學生的心靈
多和學生閒聊
和學生一起走進大自然
請給孩子以生日的祝福
請學生給自己提意見
儘可能讓自己富有幽默感
第三章 關於“課堂教學”的建議
導言:讓生命因課堂而精彩
制訂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
精心備好每一堂課
上好第一堂課
怎樣調動學生的課堂情緒
把講台讓給學生
機智化解課堂的突發事件
開展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
把預習內化為學生的一種自覺行為
請重視聽課與評課
要善於在教學中進行有效的反思
注重有效的學生評價
這樣進行作業的布置和批改
合理有效地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第四章 關於“修身養性”的建議
導言:不健康的心理是教師的人生大敵
不要為批評所累
不要為小事生氣
不要希求別人感恩
積極面對困境
勇於接受最壞的情形
善待周圍的人
踏實過好每一天
學會消除不良情緒
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做享受工作和生活的幸福教師

文摘

教研活動是教師分析教材,探討教學方法,實踐教學手段,提高教育教學水平的一種業務活動。它能不斷推動教學改革,加快教師的專業成長,提高業務水平。教研活動是所有教師必須定期參加的教學活動。它是教師繼續教育的舞台,更是架設在新教師的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之間的橋樑。新教師應該積極參與各級各類教研活動,迅速成為教育教學的能手。
教研活動按組織單位可分為省、市、區、學校等各級教研活動。省市級教研活動主要是在巨觀上整體把握本省、本市的教學走向和教學動態,推廣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經驗。如成都市教科所組織的全市的大型教研活動,一般是一學期一次,時間是在開學的初期。其內容主要是分析上學期全市調研考試的情況,布置本學期的教學任務,分析本學期教材的重點難點,示範學校介紹教學經驗等。區級教研活動主要是結合本區的教學特點進一步深化教學工作。一般是一個月一次,貫穿於整學期。其內容主要是推出本區的優質課和示範課,通過課堂詮釋教育理念,本區的學校作教學經驗交流等。學校的教研活動更為具體,一般是每周一次,在教研組長的帶領下,分析每一個單元的教學,每一篇文章的教學,把教學目標具體化,落實教學方法,統一教學進度。還要針對一些教學細節進行討論,如怎樣高效地批改作業,怎樣指導學生的朗讀,怎樣落實文言文的翻譯,怎樣規範學生的書寫等。這些問題雖小,但非常實在,教師們見仁見智的意見,能迅速提高教育教學水平。細節是魔鬼也是天使,教育教學活動就是由無數細節組成的。我們注重了這些細節,也就會使教學日趨完美。
教研活動的形式有聽講座,主要是聆聽專家講解教育理論和教學經驗。這些講座學術性很強,有助於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還有聽示範課,主要是由優秀教師展示課堂教學風采,有助於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我們應學習優秀教師是怎樣分析把握教材的,是怎樣調控課堂,引導學生的。優質課能給我們提供非常直觀和有效的學習機會。另外,教研活動的形式還有沙龍式的經驗交流,在這種形式中,教師的參與性最強,圍繞教學中某些具體問題,人人發表意見,暢所欲言,在交流中進發出思維的火花,產生教學的靈感,此時人人都成了教育專家。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教研活動的形式也越來越多樣化,教師也在多樣化的教研活動中激發出更高的教學熱情,不斷提升教學水平。
新教師如何有效地參與教研活動呢?
在思想觀念上要高度重視,虛心學習,認真對待每一次教研活動。我清晰地記得第一次去參加教研活動的情景。那次教研活動的地點距離我校很遠,交通極不方便。我原本想以此為藉口就不去參加教研活動了,於是就去向組長請假。我們語文教研組組長是一位已有三十多年教齡的德高望重的教師,聽了我的要求,他非常詫異,只說了一句話:“明天我用腳踏車載你去。”第二天,他用腳踏車載著我在凹凸不平的小路上顛簸了一個多小時才到達目的地。教研完後,又急忙冒著雨回學校,因為還有下午的課要上。下車時,我雙腳發麻,組長也已累得氣喘吁吁,說話聲音也比往常小了許多。我對他說:“林老師,憑你的資歷完全沒有必要參加這次教研活動了吧?”他告訴我:“年輕人,只要你是教師,就應該認真參加教研活動,一次也不能落下啊!”這次教研活動的內容我早已不記得了。但是積極參加教研活動的態度一直保留了下來。
新教師對待教研活動是參與而不僅是參加,因為參與更能體現主動性。我們觀摩完優質課後,應仔細思考,哪些方面是值得自己學習的,自己的不足在什麼地方。評課的時候,大膽發表自己的觀點。新教師在教研活動中的角色不是觀眾而是參與者。我們要珍惜每一次教研活動的機會,儘可能把教研活動當做展示自己的舞台。如果有機會上研究課,就一定要上,不要怕暴露自己的缺點,多上研究課能使自己的教學迅速地從稚嫩走向成熟。如果能參加賽課,就更應該珍惜。賽課可以打磨教學藝術,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展現個性化的教學風格。許多優秀的青年教師正是通過賽課脫穎而出。李鎮西老師在1997年10月四川省青年語文教師課堂大賽上,以一堂《孔乙己》征服了所有聽課教師,產生了轟動效應,獲得了第一名。他“舉重若輕,行雲流水”般的教學風格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他的教學才華。我校郭繼紅老師在參加工作的第一年,就參加了成都市賽課,全國西南三省賽課,她上的《天上的街市》《人民英雄紀念碑》均獲一等獎。賽課的成功,極大地鼓舞了年輕的郭老師,短短几年郭繼紅老師就成為了成都市優秀青年教師、市級骨幹教師。回憶這次賽課,她說: “為了一堂課,我真是達到了夜不能寐、寢食難安的地步。”“這堂課在我心中上了無數次,我覺得賽課真是太鍛鍊人了。”無數年輕教師正是通過賽課獲得了自信,走向了成功。
我們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應善於思考,把遇到的問題記錄下來,以便在教研活動中,帶著問題去與經驗豐富的教師交流,加強教研活動的針對性,從而使教研活動成為提高自己教學水平的有效途徑。
在教研活動中,我們要用一個專用筆記本作好記錄,千萬不可東一篇,西一篇,丟三落四。記錄清楚:活動時間、地點、負責人、參加人員、主要內容。教研活動結束後要寫教研活動反思,主要是明確可供自己借鑑的地方。要有資料保存意識,保管好教研活動記錄本。
高效的教研活動,在我們的教育教學中,發揮著重大的作用。它成為教師之間互相交流和學習的平台:在這裡,新教師完成了從學生到教師的轉變;在這裡,中青年教師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教學風格;在這裡,老教師把自己的教學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承給後來者。教研活動成為無數把教育當做事業的教育工作者的精神家園。

序言

這本小冊子是寫給剛參加工作的年輕教師的。是我和我的同事對年輕同行的真誠建議。
在所有建議中,我們認為最重要的建議是——做一個反思型教師。
我認為,對一個教師來說,推動其教育事業發展的應該有兩個輪子,一個叫做“情感”,一個叫做“思考”。教育情感使他熱愛孩子,忘我地工作,並從中體驗到奉獻的自豪;教育思考使他明確自己的教育方向,科學而理性地設計、實施自己的教育,同時,不斷地總結、提煉、升華自己的教育實踐。
可以說,絕大多數教師都有著真誠的教育情感,因而發自內心地熱愛孩子、熱愛自己的職業。但作為一項事業,教育僅僅有感情是不夠的,至少是不完美的。我們不能僅僅是向學生奉獻心血、青春乃至畢生的年華,不能僅僅是因學生的成長和成功而喜悅,我們還應該在教育學生的同時,提升自己的事業境界和人生品位。在學生成長和成功的同時,我們自己也在不斷成長並走向成功,從中體驗到人生的快樂,為自己的生命喝彩。從這個意義上說,教師不只是一個純粹奉獻的崗位,也是一種有所獲取的職業;教師不是一支默默流淚的蠟燭,而是一輪燦爛耀眼的太陽!
要達到這個境界,我們就必須做反思型的教師。何謂“反思型教師”?通俗地說,就是通過思考、解剖自己日常教育實踐而不斷超越和提升自己教育境界的教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