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教學理論的實踐品格》對教學理論實踐本性及其歷史展現、教學理論實踐功能的生成機制和實現機制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和分析,結合我國教學理論的研究現狀,對我國教學理論的“實踐乏力”現象及成因進行了全面剖析,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文化—生活—哲學”的研究模式。《教學理論的實踐品格》論點鮮明,論證嚴謹,書中的歷史比較研究對我國當前的基礎教育改革實踐具有積極的指導作用。《教學理論的實踐品格》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論原則,合理吸收我國哲學界關於“實踐”問題的最新研究成果,對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觀作出符合其本來面目的理解和闡釋。實踐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大廈的基石,實踐的觀點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觀點。以前,我們對實踐的本質作了片面化、狹窄化的理解,僅僅把實踐解釋為外部的可感性的客觀物質活動,把實踐作為認識的內容,視為認識的環節。實際上,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和歸宿,它不僅包括人客觀的物質實踐活動,還包括人的精神實踐活動。認識是實踐活動的環節,認識的本性所表現的首先是實踐的本性,即創造性的本性。這種符合馬克思主義哲學本來面目的實踐觀,是探討教學理論的實踐品格的立論基點。以此基點,《教學理論的實踐品格》借鑑現代心理學、文化學和現代哲學(如分析哲學、現象學、解釋學複雜性理論)的思想方法,著力對教學理論的實踐本性和實踐功能諸問題進行了全面、深刻的研究,並參照對教學理論實踐本性和實踐理論的分析成果,深入剖析了我國教學理論研究與發展中所存在的“實踐乏力”現象,提出了以“文化一生活一哲學”三位一體的理論構建框架,從教學理論研究的對象維度(教學生活實踐研究和元教學理論研究)和教學理論研究者的主體維度兩方面,探討了我國教學理論的時代重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