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通過工夫修養實現人性教化,是儒學的宗旨之一;本其工夫體驗所得以成說立教,是儒學(尤其是心性論儒學)發展的重要途徑;相應地,對工夫問題的論說也就成為儒學的基本組成部分。陳多旭編著的《教化與工夫——工夫論視域中的陽明心學系統》以陽明心學為切入點,從工夫論的視角探討儒學之倡導由道德工夫踐履實現人性教化的價值取向和文化精神。《教化與工夫——工夫論視域中的陽明心學系統》首述王陽明如何經作聖工夫之踐履形成其心學理論,其次從心性與義理、道德與知識等方面討論陽明心學由工夫以成教化之旨趣,再次分析陽明心學基於對才質氣性問題的獨特見解而主張的實現人性教化之工夫進路,最後評述陽明心學討論到的具體修養工夫。綜上所論,說明由工夫踐履證顯道德本體,實現人格教養和人性化成,是陽明心學乃至整個心性論儒學之精義。編輯推薦
陳多旭編著的《教化與工夫——工夫論視域中的陽明心學系統》第一章即通過梳理陽明本人的作聖工夫歷程與其心學工夫論的形成經過,一方面對其學說的產生、形成及其理論特質作一個歷史的、總體的把握,另一方面也可讓我們藉助陽明的作聖經歷這一個案,了解儒學教化理念的內涵及其具體套用;在第一章所作分析的基礎上,第二章專門探討陽明“心學”工夫論之道德教化的內涵;以心性本體的教養為一切事為的本原,就必然探尋實現這一教養目的的途徑,第三章即討論陽明在這方面的觀點;第四章分析了陽明提及的立志、靜坐、事上磨鍊等幾項工夫。本書的主旨不是要展示其具體的修養工夫及其體驗效果,而是要探討在此工夫理論和實踐中彰顯出來的普遍的道德教化意涵。
本書目錄
序
緒言
一 教化與工夫——一個解讀儒學的視角
二 本文的研究目標與寫作思路
第一章 王陽明的作聖之路及其工夫論的形成
第一節 青年時期的作聖之功
一 聖人志向的確立和踐行
二 出入佛、老的影響
三 歸正聖賢之學及初論作聖工夫
第二節 龍場悟道
一 龍場悟道的環境
二 從《五經臆說》看所悟道的理論內涵及其工夫意義
第三節 從龍場悟道到悟致良知之旨
一 為學的進境
二工夫論的演化、完善
第二章 成德之教——陽明心學工夫論的旨趣
第一節 學貴“自得”
第二節 心性與義理
一 心即性,性即理——對本心即善的形上說眇
二 心外無理、心外無物——至善本心的發用呈
三 成已成物——良知靈明是實現原理
第三節 道德與知識
一 成德與求知
二 內聖與外王
第三章 工夫進路——實現德性教化的途徑
第一節 才質氣性與工夫進路
一 孔、孟、《中庸》之理論先導
二 宋儒的分歧
三 陽明的觀點
第二節 四句教所示工夫的兩種進路
一 四句教及其首句釋義
二 由心、意、知、物關係看四無與四有兩種工夫進路
第三節 兩種進路的會通
一 相取為用
二 致良知的精_王夫
第四章 工夫的具體展開——教化的實現過程
第一節 立志
一 立志的意義
二 如何立志
第二節 靜中工夫
一靜悟性體
二 靜中省察克治
第三節 事上工夫
一 事上磨鍊工夫的意義
二 事上磨鍊工夫的套用
第四節 動靜合一
結語 於工夫教化中所見本體——陽明心學本體論的理論特色
附錄 從工夫論視角看戴震對宋明理學的反思及其得失
參考文獻
後記
作者簡介
陳多旭,1979年生,貴州仁懷人。2007年6月於北京師範大學獲中國哲學專業博士學位,現任教於天津大學。主要研究方向為儒學與中國傳統文化。